三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考试试卷
高二生物 答案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60分)。
1.下列选项中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
A. 豌豆是严格闭花受粉的植物
B. 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C. 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D. 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答案】C
2.下列以豌豆进行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交实验中,须在开花时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处理
B. 孟德尔在豌豆遗传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并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测交、自交和杂交
C. 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D. 自然条件下,以豌豆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都是显性个体
【答案】C
3.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
B. 人的体重与身高
C. 豌豆的红花与白花
D. 水稻的糯性与非糯性
【答案】B
4.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
A.Yy:rr=1:1 B.Yr:yr=1:1
C.Y:y=1:1 D.Y:y:r=1:1:2
【答案】B
5.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②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答案】C
6.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1自交后,F2出现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
B.对F2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比例都接近3:1
C.F2的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接近9:3:3:1
D.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
【答案】D
7.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如图为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其中圆代表磷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形可能代表A、T、C、U四种含氮碱基
B.两个圆可用别针(代表共价键)连接,以形成DNA的侧链
C.别针(代表共价键)应连接在一个核苷酸的五边形和另一个核苷酸的圆上
D.如果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别位于链的两侧,两个模型方向相同
【答案】C
8.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用订书钉代表氢键,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模型( )
A.粗细相同,A与T之间3个钉,C与G之间2个钉
B.粗细相同,A与T之间2个钉,C与G之间3个钉
C.粗细不同,A与T之间3个钉,C与G之间2个钉
D.粗细不同,A与T之间2个钉,C与G之间3个钉
【答案】B
9.下列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的是( )
A.几乎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水
【答案】D
10.科学家根据血红蛋白α链中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推测“鲤→马→人”的蛋白质分子进化速率,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 )
A.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生物化学证据
D.古生物化石证据
【答案】C
11.如图显示了鸟类和爬行动物早期的胚胎,其中①②③结构具有很大相似性,这证明了两者
A.生殖方式相同
B.生活环境相似
C.来自共同的祖先
D.食物来源相似
【答案】C
12.如图所示为某雄性哺乳动物某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其上的部分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B. 该细胞在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 该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D. 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有2种或3种
【答案】C
13.某基因缺失了4个碱基,从而导致肽链合成的提前终止。这种变异来源属于(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A
14.下列各项中可以导致基因重组现象发生的是( )
A. 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B.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C.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C
15.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 )
A. 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B. 在生殖过程中都能发生
C.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 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
【答案】D
16.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如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 该细胞肯定发生过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C. A与a的分离仅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
【答案】D
17.在某一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得某种性状的基因型为DD、Dd、dd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10%、85%、5%,但是由于某种环境的变化,基因型为dd的个体被逐渐淘汰。在这个种群中,D、d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55.3%,44.7%
B. 52.5%,47.5%
C. 47.5%,52.5%
D. 55%,45%
【答案】A
18.下列哪一项不是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作用( )
A. 自然选择作用于生物的变异,使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
B. 自然选择使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自然选择使生物的变异发生定向改变
D. 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
【答案】C
19.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A. 9/800
B. 1/22
C. 7/2 200
D. 1/88
【答案】D
20.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如图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3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 600且存在地理隔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种群①在第25代时基因型为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B. 个体的死亡对种群③的A基因频率影响最小
C. 第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
D. 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填空题(40分)。
21.(12分)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一只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8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可知亲本雌蝇的表现型为____,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
(2)理论上,子代中18只黑身大翅脉果蝇中纯合子有______只。
(3)亲本雌蝇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_,其理论比例为____________。
(4)让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得到的子代中灰身小翅脉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答案】(1)灰身大翅脉 Bbee
(2)0
(3)4种 1:1:1:1
(4)2/9
22.(12分)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叫做________,操作②叫做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__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__色。
(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_,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且比值为____________。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答案】(1)白花豌豆 红花豌豆 (2)去雄 传粉 要在花粉成熟之前进行 要干净、全部、彻底 要外套罩子(袋子) (3)红 (4)3∶1 AA、Aa、aa 1∶2∶1 性状分离
23.(16分)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______________,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_______________。
(2)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发洪水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了,这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在3代自交后,群体中AA、Aa、aa的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在这三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______________,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
(5)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________。
(6)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答案】(1)种群 基因库 (2)75% 25% 不是
(3)72.5% 5% 22.5% 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4)AA=Aa>aa A (5)物种 (6)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三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考试试卷
高二生物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60分)。
1.下列选项中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
A. 豌豆是严格闭花受粉的植物
B. 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C. 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D. 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2.下列以豌豆进行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交实验中,须在开花时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处理
B. 孟德尔在豌豆遗传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并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测交、自交和杂交
C. 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D. 自然条件下,以豌豆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都是显性个体
3.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
B. 人的体重与身高
C. 豌豆的红花与白花
D. 水稻的糯性与非糯性
4.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
A.Yy:rr=1:1 B.Yr:yr=1:1
C.Y:y=1:1 D.Y:y:r=1:1:2
5.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②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6.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1自交后,F2出现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
B.对F2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比例都接近3:1
C.F2的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接近9:3:3:1
D.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
7.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如图为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其中圆代表磷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形可能代表A、T、C、U四种含氮碱基
B.两个圆可用别针(代表共价键)连接,以形成DNA的侧链
C.别针(代表共价键)应连接在一个核苷酸的五边形和另一个核苷酸的圆上
D.如果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别位于链的两侧,两个模型方向相同
8.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用订书钉代表氢键,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模型( )
A.粗细相同,A与T之间3个钉,C与G之间2个钉
B.粗细相同,A与T之间2个钉,C与G之间3个钉
C.粗细不同,A与T之间3个钉,C与G之间2个钉
D.粗细不同,A与T之间2个钉,C与G之间3个钉
9.下列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的是( )
A.几乎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水
10.科学家根据血红蛋白α链中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推测“鲤→马→人”的蛋白质分子进化速率,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 )
A.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生物化学证据
D.古生物化石证据
11.如图显示了鸟类和爬行动物早期的胚胎,其中①②③结构具有很大相似性,这证明了两者
A.生殖方式相同
B.生活环境相似
C.来自共同的祖先
D.食物来源相似
12.如图所示为某雄性哺乳动物某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其上的部分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B. 该细胞在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 该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D. 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有2种或3种
13.某基因缺失了4个碱基,从而导致肽链合成的提前终止。这种变异来源属于(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14.下列各项中可以导致基因重组现象发生的是( )
A. 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B.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C.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5.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 )
A. 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B. 在生殖过程中都能发生
C.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 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
16.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如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 该细胞肯定发生过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C. A与a的分离仅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
17.在某一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得某种性状的基因型为DD、Dd、dd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10%、85%、5%,但是由于某种环境的变化,基因型为dd的个体被逐渐淘汰。在这个种群中,D、d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55.3%,44.7%
B. 52.5%,47.5%
C. 47.5%,52.5%
D. 55%,45%
18.下列哪一项不是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作用( )
A. 自然选择作用于生物的变异,使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
B. 自然选择使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自然选择使生物的变异发生定向改变
D. 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
19.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A. 9/800
B. 1/22
C. 7/2 200
D. 1/88
20.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如图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3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 600且存在地理隔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种群①在第25代时基因型为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B. 个体的死亡对种群③的A基因频率影响最小
C. 第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
D. 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填空题(40分)。
21.(12分)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一只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8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可知亲本雌蝇的表现型为____,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
(2)理论上,子代中18只黑身大翅脉果蝇中纯合子有______只。
(3)亲本雌蝇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_,其理论比例为____________。
(4)让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得到的子代中灰身小翅脉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22.(12分)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叫做________,操作②叫做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__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__色。
(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_,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且比值为____________。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23.(16分)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______________,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_______________。
(2)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发洪水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了,这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在3代自交后,群体中AA、Aa、aa的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在这三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______________,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
(5)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________。
(6)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