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今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圣彼得堡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举行会晤。普京邀请习近平共同乘船游览涅瓦河。习近平和普京共同登上曾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听取有关历史介绍。
导入新课
有人说“对俄国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句号;对世界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感叹号。”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三单元 一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1.掌握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经过、结果和巩固政权的措施。
2.学会多个角度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3.比较中俄革命道路的不同,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4.认识到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材料一:俄国1861年改革后工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
棉纺织品 钢铁 煤炭 铁路
76% 190% 131% 增加到32000公里
材料一、二反映了俄国什么经济状况?
(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2)与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很落后。
1.经济状况:
革命背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一战前夕,各国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1)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加速革命的到来。
2.战争影响下的社会状况:
革命背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俄军伤亡数百万人; 1916年全国播种面积下降85%。到1917年,150万人死于战争,400万伤残。 战争让俄国大量企业倒闭,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
俄国无产阶级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多小时,工资只相当于美国工人的1/3。
材料反映了一战期间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
材料一:
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少数大地主和金融资本家紧密勾结,维护着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1)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2)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政治状况:
革命背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相关史事:
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30多万人举行了反战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游行发展为武装起义,得到士兵的支持。革命迅速扩及全国,各地相继成立苏维埃,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正在前线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
尼古拉二世
时间
地点
目的
口号
革命性质
结果
1917年3月(俄历2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4.二月革命
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②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彼得格勒
掌握全国政权
革命背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打到沙皇”、“打倒战争”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
苏维埃:俄语“代表会议”或会议的意思,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需求
临时政府举措
我们要面包!
我们要土地!
我们要和平!
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
饥荒来了,每人能有一小块面包就不错了!
正打仗呢,你还想种田?!
革命背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镇压暴动人民。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政策
政策:
结果:
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思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俄国人民的要求,产生了什么后果?
后果一:
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惨败;随后经济濒于全面崩溃。
后果二:
1917年7月,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士兵上街示威游行,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
革命背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4月17日,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列宁发表了演说(《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任务。
《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口号:“ 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权力归苏维埃,工作归失业工人。”
和平土地面包
革命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政策:
革命背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政策
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在车站受到工人士兵的热烈欢迎
1.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2.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依据材料分析苏维埃的政策和革命任务
和平方式完成过渡
1917年7月1日,临时政府下令前线俄军进攻,妄图以战争消灭革命,但这次冒险进攻遭到惨败。1917年7月17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要求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遭到临时政府血腥镇压,造成了400余人伤亡 ,即七月流血事件。到此,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宣告结束,政权完全落入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布尔什维克转入地下活动,列宁被通缉)
武装夺权
转折点
七月流血事件——抛幻想
知识拓展:七月流血事件
情况已经万分紧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
——列宁
革命背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和平夺权?
列宁指出全国已处于“大难临头”的困境,“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也已完全成熟”,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革命背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列宁在各种场合的演讲
1.经济上: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依然很落后。
5.外交上:临时政府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4.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3.政治上:沙皇残暴统治,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革命背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2.军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斯莫尔尼宫
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胜利的信号
第二天攻下冬宫,推翻临时政府,革命胜利。
时间
地点
领导者
目的
总指挥部
革命道路
结 果
性 质
标志
政党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17年11月(俄历10月)
列宁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彼得格勒
斯莫尔尼宫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希望曙光:十月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布尔什维克党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该舰用炮声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涅瓦河畔。
攻占冬宫
希望曙光: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
七月流血:和平走向暴力革命
四月提纲:提出和平夺权
希望曙光: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十月革命的过程总结
“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列宁
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尼尔宫正式开幕。
人民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内容
人民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917年11月7日晚
斯莫尔尼宫
①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③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成,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自学课文结合下列提示,将下列信息补充完整。
措施 影响
政治 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工兵代表苏维埃)
经济 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军事 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外交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社会主义性质
满足了人民的和平愿望
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的土地愿望
人民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产生人民军队,加强军事实力
想一想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和临时政府的措施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苏维埃政权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国外
国内
联合起来
三年内战
(1917——1921)
不甘失败!
制度不同!
苏俄单独退出一战!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人民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新政权面对的时局:
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国内的地主,资本家
新政权对应措施:
内外交困:中外联合势力想要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时间 1918~1920年(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目的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内容 ⑴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⑵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
⑶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结果 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叛乱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作用 积极:对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消极: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存在许多弊端。
人民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目的
性质
结果
影响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
苏维埃政权
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根据所学,比较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
材料一: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岳麓书社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材料二: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结束
建立
为了
开启
了俄国的现代化强国进程。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对俄国
照耀世界:十月革命的影响
了地主阶级在俄国的统治,
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为快速实现工业化奠基。
材料三:
十月革命前的世界:19世纪早期,提出空想社会主义;1848年,提出科学社会主义;1871年,成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918年1月,芬兰建立苏维埃政权;1919年3月,匈牙利成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到1923年间,中国、朝鲜、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蒙古、伊朗、埃及等国先后兴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节选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照耀世界:十月革命的影响
对世界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1、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材料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照耀世界:十月革命的影响
对中国
根本原因: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工农联盟。
主要原因: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重要原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
外部原因: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客观环境。
希望曙光:十月革命
思考:分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发?
不同:
原因:
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相同:
都代表人民的利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等。
启示:
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胜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1924年1月21日18时50分,列宁在戈尔基村逝世,终年53岁。有90余万人出席追悼大会时瞻仰了列宁的遗体并默哀。
一个政党
一个国家
一个主义
①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②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俄国,后改名为苏联。
③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要指望我回来。我离开后,你们就是我。人民万岁! ——列宁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列宁?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新中国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理想到现实
一国到多国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
事件
社会主义
地位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二月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
《四月
提纲》
继续
战争
七流血月事件
十月革命
政治压迫,经济落后,一战灾难
十月革命
的影响
苏维埃政权建设及巩固
课堂梳理
资产阶级革命
提出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和平方式破灭,转以暴力方式
世界上第一个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
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B
基础练习
2.“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基础练习
D
3.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4.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基础练习
D
5.《莫斯科吟》中写道:“十月革命,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基础练习
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