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课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课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7 16:1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长江三角洲地区
“鱼米之乡”
第①课时
运用地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学习目标(新课标要求)
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
交汇之地
江海
地理位置与范围
地理位置
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地理位置与范围
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范围
地形
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多在10米以下
地形
以平原为主,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
地形
鱼米之乡
自然地理条件
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河湖
鱼米之乡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气候
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稻米
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淡水鱼
鱼米之乡
地理位置优越性
联系内陆
联系沿海
联系沿海
通往世界港口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海洋,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实现了江海联动
地理位置优越性
江海交汇之地
可通过长江干支流和京杭运河联系我国广大的内陆地区
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通过沿海航线联系我国广大沿海地区;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长江的下游入海口
江海联运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了江海联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性
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
……
有利影响:
6. 河流塑造了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为人们提供生存空间。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1. 提供水源
( 1 )为沿岸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 2 )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 3 )为沿岸工业提供了工业生产用水。
2. 提供水产品。利用河流发展水产养殖业。
3. 提供水能资源。在河流落差大、水量大的河段,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发电为区域发展提供必需的能源。
4. 提供便利的水中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5. 提供旅游资源。河流上游,常形成峡谷景观,如长江三峡;长江下游水乡风貌,如西塘古镇。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
河流流量的不稳定,易造成旱涝灾害,危及河流两岸特别是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修建水利工程可有效减少旱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河流的航运价值
河流的航运价值与流域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密切关系,有以下特点的河流航运价值高:
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结冰期短
江阔水深
水陆联运,江海联运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切,运量大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利:提供灌溉水源
弊:水量不稳定,容易形成旱涝灾害
都江堰有效的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为成都平原农业发展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使成都平原免受旱涝灾害。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上游:河流主要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区域农业的发展。
下游:河流主要提供便利的通航条件,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发展和对外联系。
议一议
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