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4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下列各项检查指标不属于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内容的是
A.尿素氮 B.胃蛋白酶 C.总胆固醇 D.血清葡萄糖
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无关
B.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组分保持稳定不变
C.内环境处于稳态时人体不会生病
D.尿毒症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关
3.下图图中字母表示体液,序号表示相应的内环境中液体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B.组织细胞代谢旺盛时,b的液体会减少
C.①流出液体的量与②流入液体的量不相等
D.与b、c相比,a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人在情绪压抑的情况下,呼吸变慢、心跳减速是由于
A.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B.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C.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D.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5.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如图是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婴儿由于缺失a途径导致大脑不能控制排尿
B.脊髓中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节
C.b途径和c途径对膀胱的收缩效应是协同的
D.牵张感受器兴奋后而产生的尿意属于非条件反射
6.在对警犬进行“安静”训练时,训练员会以细微的动作靠近犬,当犬欲叫时,训练员发出“静”的口令,同时轻击犬嘴,禁止犬叫令其保持安静,当犬安静后立即给予奖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训练中,轻击犬嘴属于一种条件刺激
B.上述训练能够成功依赖于反射弧的完整性
C.上述条件反射一旦形成,会终生保持
D.警犬听到口令后安静下来,与大脑皮层活动有关
7.下图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突触小泡中含有乙酰胆碱,已知乙酰胆賊酯酶能对乙酰胆碱进行降解。将灵敏电表的两极置于两神经元膜外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刺激a点,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B.在缩手反射的效应器中,甲膜是神经元上的树突膜
C.乙酰胆碱传递到甲膜时,甲膜会出现外正内负的动作电位
D.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会使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发挥作用的时间延长
8.下列有关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以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需要淀粉酶、蔗糖酶及麦芽糖酶的参与
B.②⑥过程在肝脏细胞和骨恪肌细胞中进行
C.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促进⑤⑥⑦过程
D.胰岛素受体异常可能使④的数值增大
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液中的CO、NO都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级慢
C.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准确
D.动物的生命活动都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10.2022年国庆节期间,受寒流影响,我国多个省份大幅度降温。在寒冷的室外,人体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刺激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C.寒冷环境中,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D.寒冷环境中,皮肤通过辐射散失的热量增多
11.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可引起感染者出现发热、背痛、剧烈头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戴口罩能减少病毒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B.注射用灭活猴痘病毒制成的疫苗能预防猴痘
C.猴痘病毒侵入机体后可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D.淋巴结起到清除侵入机体的猴痘病毒的作用
12.体液免疫是以浆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字母表示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①是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B.细胞①接受抗原刺激后就能被激活
C.物质a、b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一个细胞③只分泌一种特异性的物质c
13.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是
A.若机体失水过多可能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能促进A合成抗利尿激素
C.结构B能直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D.饮食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尿量减少
14.诊断对于应对新冠疫情至关重要,目前检测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包括以PCR核酸检测为代表的核酸分子检测(检测病毒RNA)、抗原快速检测(检测病毒蛋白)和抗体检测(检测抗体IgG和IgM)。下图表示利用其中两种方法检测感染者后出现的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感染者清除新冠病毒的过程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
B.某人检测出IgG和IgM,说明其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C.新冠病毒进入机体后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暴露其抗原
D.新冠病毒含有多种抗原,因此新冠病毒感染者才可能出现两种抗体
15.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不表现为
A.巨噬细胞能摄取和加工抗原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侵入机体的某些抗原能被清除 D.机体仍能产生B细胞
16.甲状旁腺是人体最小的器官,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PTH可促进骨钙的溶解、小肠对钙的吸收以及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降钙素能抑制骨钙的溶解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TH和降钙素的作用相反
B.降钙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人体出现抽搐现象
C.PTH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D.血钙浓度过低会促进甲状旁腺分泌PTH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17.(14分)新冠病毒感染者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微血管内的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加大了组织间隙液体聚积,当组织液生成速度超过组织液回流速度时,就会出现间质性肺水肿,继而引发肺泡皮细胞结构改变;使蛋白质和液体渗入肺泡而出现肺泡水肿。回答下列问题:
(1)组织液的生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当新冠病毒感染者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时,组织液渗透压会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感染新冠病毒后,患者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这说明____________,患者在恢复内环境稳态过程中,主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
(3)对于肺水肿的治疗建议是小剂量缓慢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达到初步消肿的目的。静脉注射的甘露醇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注射的甘露醇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会被代谢,据此分析,甘露醇进入血浆后,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_,促使水分子____________,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
18.(16分)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于2022年6月24日经表决通过,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中增设“反兴奋剂”的专门规定。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而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下图是可卡因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兴奋传递方向是由_____________(填“神经元A→神经元B”或“神经元B→神经元A”)。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
(2)释放到突触间隙的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的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在未受到可卡因的作用时,多巴胺在发挥作用后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
(4)受到可卡因的作用后,可卡因会作用于____________,抑制__________,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从而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19.(14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主要原因是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雄激素增高,以慢性无排卵、卵巢增生肿胀、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下图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病机制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胰岛素由____________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抵抗是指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PCOS患者血浆胰岛素浓度_____________(填“较高”、“较低”或“正常”),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_(填“较高”、“较低”或“正常”)。
(2)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来调节雌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推测血浆中雌激素浓度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正等于”)促性腺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只,中即出个四u
(3)小鼠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有____________(答出两种)。
20.(16分)树突状细胞被活化后会移至淋巴组织中与T细胞或B细胞互相作用,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刺激与控制适当的免疫反应。结合下面的免疫调节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G属于抗原呈递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细胞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在免疫反应中细胞B可由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注射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内,有助于患者康复,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能促进_____________过程。若内环境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减少,则会导致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_____________。
(4)细胞E与靶细胞F接触后,引起靶细胞F裂解,释放出的病毒最终被____________清除。
贵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B2.D3.B4.A5.B6.C7.D8.B9.D10.C11.C12.B13.C14.B15.B16.B
17.(1)血浆(2分) 升高(2分)
(2)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分)
(3)血浆(2分) 升高(2分) 由组织液向血浆转移(2分)
18.(1)神经元A→神经元B(2分) 电信号→化学信号(2分)
(2)多巴胺受体(或特异性受体)(2分) 由正电位转变为负电位(2分)
(3)通过多巴胺转运体回收进神经元A(2分)
(4)多巴胺转运体(2分) 神经元A回收多巴胺(2分) 增加(2分)
19.(1)胰岛B细胞(2分) 较高(2分) 较高(2分)
(2)分级调节(2分) 大于(2分) 分级调节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2分)
(3)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2分)
20.(1)B细胞(2分) 巨噬细胞(2分)
(2)浆细胞(2分) B细胞、记忆B细胞(2分) 康复者的血清中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该抗体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后会使病毒失活(2分)
(3)B细胞的分裂、分化(2分) 降低(2分)
(4)其他免疫细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