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1.C 2.A3.D 4.B5.C 6.C 7.A8.D 9.C10.D 11.A12.B 13.B 14.D15.A 16.D17.C 18.D19.C 20.A21.B 22.A23.A 24.C 25.C26.A 27.C 28.D29.D 30.C
31.(1)纬度低属于热带、位于滨海、海拔较低等。
(2)纬度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节约发射成本;靠近港口,可运输大型卫星设备,运输方式经济可靠。
(3)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靠近海洋,雨季长阴天多;夏季多雷电、强降雨等天气;空气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偏低;容易受台风等灾害的影响。
32.(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形。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U”形
(2)冲积扇 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
(3)沿河、沿海岸分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
33.(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2)乙国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东部沿海降水多。
(3)西北风。成因: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勃利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古典音乐界一年一度重要的文化盛事。201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于2018年1月1日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区时)10:15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如期举行。据此回答问题。
1.音乐会开始时,北京时间为( )
A.2018年1月1日10:15 B.2018年1月2日18:15
C.2018年1月1日18:15 D.2018年1月1日2:15
2.音乐会开始时,日期处于2017年的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 )
A.3/40 B.1/8 C.1/4 D.1/2
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9月23日(秋分日)日落后3小时30分钟(北京时间21时58分),对当地地理纬度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要想知道该地的地理坐标,除了材料提供的信息外,还需要测出( )
A.北极星到地平面的距离 B.树的高度
C.地形的起伏 D.北极星的仰角
4.观测者面前小路的延伸方向是( )
A.南北向转为东西向 B.西北-东南走向转为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转为东南-西北走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用于指导农业耕种,同时也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天恰逢“立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独特设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读“二十四节气图”和地球公转轨道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立春”这天升旗时间大致相同的节气是( )
A.立夏 B.立秋 C.立冬 D.冬至
6.右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大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至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图中最可能表示大寒节气时地球公转位置的是( )
A.a B.b C.c D.d
7.右图中晨昏线与经线夹角最大,且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一位摄影爱好者由昆明(25°02'N,102°42'E)乘飞机飞往成都(30°39'N,104°30'E),途中拍摄日出并对过程做了记录:“北京时间7:20飞机起飞,此时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壮观极了!”下图示意该摄影爱好者所乘飞机的部分座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摄影爱好者为了选择最佳角度拍摄日出,其座位最可能是( )
A.22A B.23B C.24E D.25F
9.该日昆明的昼长最接近( )
A.9小时20分钟 B.10小时20分钟 C.11小时20分钟 D.12小时20分钟
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表示大理岩形成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只参与了②③环节 B.⑥⑦⑧为熔化作用
C.甲类岩石中常能找到化石 D.最常见的乙类岩石是花岗岩
下图为某地地层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①②③④处岩层,形成年代最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判断此地经历的大规模沉积—侵蚀作用的次数( )
A.1 B.2 C.3 D.4
14.对图中钟乳石形成影响最弱的因素是( )
A.岩性 B.气候 C.岩石节理 D.植被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
A.②坡和④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①坡和②坡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坡流速快 B.③坡以侵蚀为主 C.②坡流速慢 D.④坡坡度陡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下图为“地震发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7.图中地质构造为(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凹陷
18.地震发生时,合理避灾的方法是( )
A.躲避在高大建筑物附近 B.通过电梯及时转移
C.跳楼逃生 D.有序撤到空旷地带
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
A.河道较弯曲 B.年降水量丰富 C.水流汇集快 D.地质条件复杂
20.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打通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使大山深处的小镇脱贫奔小康。曾经的这里是“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如今山里的蜜桃飞向了京、沪,城里的游客纷至沓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打通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方式及布局要求是( )
A.高铁 连接重要乡镇,快捷出行 B.公路 沿山谷延展,沿途曲折
C.运河 尽量连接河流,减少工程量 D.铁路 沿山谷延展,隧道相通
22.小镇脱贫奔小康的主要条件是( )
A.扶贫政策 B.劳动力丰富 C.广阔市场 D.资源丰富
厦门机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端,三面临海。2016年4月16日晚,厦门机场遗遇流雾,近百个航班被迫取消。该日15:00在同安湾海面一带形成了一条“冷舌”(槽状低温区),并逐渐加强,形成地面冷平流。研究表明,此次“冷专甲的形成与海陆温差有关,对机场正常运行有较大影响。下图示意2016年4月16日17:00厦门及周边地区气温(单位:℃)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该日17:00,机场最可能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24.机场东北面“冷舌”的形成有利于( )
A.促进机场大气垂直运动 B.增加机场附近的降水量
C.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 D.提高机场地面保温效应
25.同安湾冷舌的形成( )
A.利于机场浓雾消散 B.冬季多于夏季
C.夜晚强度可能减弱 D.阴雨天气多发
下图为某大陆四地一年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时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四地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 D.丁丙乙甲
27.下列关于四地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B.乙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C.丙气候在欧洲分布范围最广
D.丁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
28.图中甲、丁对应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图中虚线为锋线。读图,完成小题。
29.此时M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30.图中丁地现在的天气状况是( )
A.狂风暴雨 B.大风降温 C.天气晴朗 D.阴雨连绵
二、综合题(三小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卫星发射中心的选址需考虑纬度、交通、发射安全性等因素,而卫星发射窗口则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等影响。
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该发射中心可以发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作为低纬度滨海发射基地,文昌航天发射场不仅可用于满足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需要,还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减少(同型号火箭运载能力可增加10%),亦可通过海运解决巨型火箭运输难题并提升残骸坠落的安全性。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以及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示
(1)与其他发射中心相比,说出文昌独特的地理条件(2分)。
(2)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区位(4分)。
(3)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6分)。
32.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指出图中A、B两处河谷形态的区别并分析原因(4分)。
(2)说出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类型并说明其成因(6分)。
(3)从自然角度说明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33.读“甲、乙两国部分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6分)。
(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4分)。
(3)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