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3章神经调节选择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2课时 反射与反射弧)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e→d→a→b→c
B.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C.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
2.(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2课时 反射与反射弧)下列属于反射的是( )
A.触碰含羞草的叶,其叶下垂合拢
B.听到电话铃声接电话
C.草履虫游向有肉汁的一侧
D.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转动
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2课时 反射与反射弧)下列反射活动中,不是人类特有的是( )
A.听说妈妈买了酸杏,小玲流出了口水
B.聋哑人用手语“演唱”,观众感动流泪
C.看一篇感人的文章,小明流下了眼泪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4.(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图所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是细胞体,③和④是树突
B.它能接受刺激、并自动有节律地收缩
C.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③进行传导
5.(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图所示的器官属于人体神经系统的是( )
A.肾 B.胃
C.脑 D.肺
6.(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植物人只有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其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7.(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下表所示的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脊髓 反射、传导
B 大脑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 小脑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D 脑干 调节心跳、血压、呼吸、运动等
A.A B.B C.C D.D
8.(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小张是一名建筑工人,在一次工作中,不小心从3 m 高的脚手架上掉下,原来视力正常的他,却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经过医生检查,确认他的眼睛没有受伤。请据此判断,他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
A.躯体感觉中枢 B.眼球结构
C.脑干 D.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9.(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接受刺激作出反应的整个过程是( )
A.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
B.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
C.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
D.产生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
10.(2021八上·淳安期末)运动员比赛时, 图中起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2022八上·婺城期末)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被针扎缩手 B.听故事大笑
C.见强光闭眼 D.吃青杏流口水
12.(2022八上·缙云期末)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小科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
B.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打针时,小科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3.(2021八上·椒江期末)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触碰后,含羞草的叶片会闭拢,这是反射现象
B.植物向光生长的现象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有关
C.正常人饭后血糖水平基本稳定,这与胰岛素的分泌有关
D.人醉酒后,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与脑干受到酒精刺激有关
14.(2021八上·嘉兴期末)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研究表明,人体的各类感受器均与神经元紧密相关,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大多数神经元细胞都较长
B.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导信息的功能
C.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
D.神经元中信息的传递方向是:轴突→细胞体→树突
15.(2021八上·乐清期中)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B.信息在神经元中传输方向是:轴突→细胞体→树突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16.(2021八上·萧山月考)图①②③④⑤组成的神经结构称为( )
A.神经元 B.神经中枢 C.反射弧 D.神经系统
17.(2020八上·西湖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后天学习行为是后天训练而成,与遗传因素无关
B.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甲亢
C.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内的传递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
D.温度降低时皮肤血管会收缩,主要是为了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18.(2020八上·拱墅月考)下列选项中,甲、乙、丙和丁之间的关系与如图所示一致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神经中枢 脑 脊髓 视觉中枢
B 人体的激素 生长素 胰岛素 甲状腺激素
C 反射 向地性 望梅止渴 杯弓蛇影
D 脑 大脑 小脑 脑干
A.A B.B C.C D.D
19.(2020八上·新昌月考)以下有关生命活动调节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喝醉酒的人往往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
B.用针刺手,手会迅速缩回,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人体在炎热环境中,汗液分泌量增加,此时人体产热量远高于散热量
D.激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因此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不大
20.(2020八上·杭州月考)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B代表脊髓
B.若该图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
C.若该图表示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的鼓膜
D.若该图表示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则B代表的神经中枢是小脑
21.(2020八上·椒江月考)上月我校进行了消防演习。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D.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增强,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加
22.(2020八上·温州月考)大火发生时,人们惊慌失措。在此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活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快速奔跑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呼吸加深加快,人体兴奋
D.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增强,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加
23.(2020八上·椒江期中)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C.小明没复习,考试时紧张出汗,这是激素和神经共同作用的结果
D.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大脑没有受到损伤
24.(2020八上·嘉兴期中)如下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念图,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大脑
B.③能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
C.④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D.⑤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
25.(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3.3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依次是( )
A.神经元、反射弧 B.神经元、反射
C.神经中枢、神经细胞 D.神经、神经细胞
26.(浙教八上 第三章 复习题)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看电影《焦裕禄》时感动得落泪
B.狗吃骨头时分泌唾液
C.植物的根向地生长
D.婴儿一打针就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缩回,然后才感觉到痛。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我们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像完成缩手反射活动那样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解答】A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器,d传入神经,e感受器,神经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B缩手反射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性反应,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Cb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就无法接收信息导致无法缩手,但是神经中枢接收到了刺激,会将刺激传到大脑皮层而有感觉;
D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地反应,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解答】A含羞草叶子被触碰叶子下垂,是叶子受到外界刺激,属于感性运动;
B听到电话声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到大脑,大脑做出处理,去接听电话,属于反射;
C草履虫受到了外界的刺激做出了反应,没有通过神经系统做出的反应不是反射;
D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动,是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植物没有神经,不是通过神经系统做出的应答,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人的学习行为更加复杂。人不仅能对环境中声、光、味、触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并能以语言、文字代替具体刺激,作出反应。例如,人们在看见美味食品的文字介绍时,就会分泌唾液(流口水)。这都是因为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
【解答】A听到妈妈买了酸杏,刺激小玲的大脑,味觉刺激作出反应流口水;
B 聋哑人用手语“演唱” , 观众大脑皮层受到刺激感动流泪,是因为人类具有发达的大脑;
C看一篇感人的文章,小明大脑皮层受到刺激,而流下了眼泪,是人类独有的特点;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反射。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在眼的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在鼻黏膜上有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在味蕾中有能接受化学物质刺激的味觉细胞等,这些细胞都属于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
【解答】图中为一个神经元,①为树突,②为细胞核,③为轴突,④为轴突分支;A错误;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并且传递信息的功能,B说法错误;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C说法正确;神经冲动传到细胞体,细胞体接受刺激再传导到轴突,不是只能由轴突传导。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和脑神经。
【解答】肾是泌尿系统的;胃属于消化系统;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肺属于呼吸系统的结构。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人的大脑皮层还能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因而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它使人成了世界上的万物之灵;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解答】 植物人只有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 控制心跳、呼吸的为脑干;小脑负责人体的动作协调性,植物人不能自主活动,小脑有损伤;没有意识,说明大脑也是有所损伤,脊髓是低级中枢,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而自主活动无法进行,说明脊髓也是有所损伤。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人的大脑皮层还能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因而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它使人成了世界上的万物之灵。因此,保护好我们的大脑十分重要;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脊髓是由许多神经元组成的,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脊髓除了能对身体内外的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外,还能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解答】A脊髓中有许多的神经元构成,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信息,A正确;
B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B正确;
C小脑是主要负责人体的协调性,保持身体的平衡,C正确;
D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的活动,呼吸、心跳、咳嗽等,不控制运动,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8.【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人的大脑皮层还能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因而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它使人成了世界上的万物之灵。因此,保护好我们的大脑十分重要;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解答】脑是调控机体各种机能的中枢,具有学习、记忆、语言、情绪、意识、思维等高级功能,眼睛没有受伤却看不见说明是脑出现了问题,而大脑皮层上面有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的中枢,说明受损部位为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非洲草原上生活着的斑马,能敏锐地觉察到环境的变化,如遇到狮子袭击时,能及时发现,并迅速逃离,从而得以生存。人在走路碰到障碍物时,也会迅速地绕开障碍物。因此,生物在接受了环境变化的信息后,还需要能迅速处理信息并作出决定,根据决定快速行动。人体的脑和脊髓承担着处理信息的重任。
【解答】人们在感知环境中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B。
10.【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大脑: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
脑干: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如呼吸和血液循环;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
图中甲为大脑,乙为脑干,丙为小脑,丁为脊髓。
【解答】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被针扎缩手”、“见强光闭眼”、“吃青杏流口水”,都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听故事大笑”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
故选B。
12.【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解答】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正确。
B: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正确。
C:打针时,小科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正确。
D: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错误。
故选D。
13.【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胰岛素与血糖含量;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体现在植物的感应性,包括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解答】A、含羞草被触碰后叶片会合拢这是植物的感性运动,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植物向光生长的现象是由于生长素向背光一侧移动,即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有关,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正常人饭后血糖水平基本稳定,是因为饭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降低,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醉酒后,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控制心跳和呼吸的神经中枢都在脑干,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元即神经元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解答】A: 大多数神经元细胞都较长,正确。
B: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导信息的功能,正确。
C: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正确。
D:神经元中信息的传递方向是: 树突→细胞体→轴突,错误。
故选D。
15.【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和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知识来答题。
【解答】A、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或大脑,A错误;
B、 信息在神经元中传输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B错误;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C错误;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激素分布不足引起的,D正确。
答案:D。
16.【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弧是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过程是如下进行的: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解答】A.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细胞,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故不选。
B.神经中枢是一个功能概念,即中枢神经中的某些功能区域的相互间建立了一定联系并协同完成一定神经信号的接收、分析、综合和最终处理结果的外传.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分,色泽灰暗,所以叫灰质.在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功能,这部分结构就叫做神经中枢(nervecenter).如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故不选。
C.反射弧是由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中①②④④组成的神经结构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的反射弧,故选择.
D.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 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故不选.
故选C。
17.【答案】C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甲减;分泌过多,会患甲亢;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通过突触结构;
环境温度降低,为了维持体温的稳定,血管收缩为了减少散热 .
【解答】A、后天学习行为需要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也就是与遗传因素有关,A错误;
B、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才会引起甲亢,B错误;
C、神经元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冲动传导是从树突传递给细胞体,细胞体在传递给轴突的方向,C正确;
D、血管收缩主要是减少散热,并没有增加产热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18.【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解题时从脑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反射的功能方面切入即可。
【解答】A、神经中枢是指汇集在中枢神经系统里的许多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而大脑皮层是许多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激素包括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B不符合题意;
C、植物向光生长,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性,不是反射,C不符合题意;
D、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答案】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对人体作用如下: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
肾上腺素——促使心跳加快
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胰岛素——加速血糖的分解
性激素——调节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解答】A、人喝醉了酒,说话语无伦次,说明酒精麻醉了大脑皮层中的语言中枢,A不符合题意;
B、用针刺手,手会迅速缩回,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因为脊髓在完成简单反射的同时,会将冲动传到大脑,使人产生感觉,B符合题意;
C、人体在炎热环境中,汗液分泌量增加,此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不符合题意;
D、激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因此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很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弧是生物体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解答】A、若此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于膝跳反射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所以B代表脊髓,A不符合题意;
B、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感受器即为视网膜,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A不符合题意;
C、若此图表示学生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这属于高级的反射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耳蜗能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感受器即为耳蜗,C符合题意;
D、若此图表示使运动协调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由于小脑具有协调身体平衡,维持身体运动的功能,所以B代表小脑的神经中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答案】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解答】A、由图可知,警报声、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肌肉;警报声、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内分泌腺、肌肉;共两条反射弧,涉及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故A正确;
B、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故B错误;
C、脑包含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故C正确;
D、人在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肾上腺素能够使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产热也会增加;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2.【答案】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A、由图可知,人类听到警报声后存在两条反射弧,一条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肌肉,这个过程是神经调节,还有一条达到内分泌腺,分泌急速,该过程是激素调节,所以整个过程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符合题意;
C、快速奔跑时,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呼吸会加快;吸气时,肺部压强减小,膈肌下降,C不符合题意;
D、肾上腺激素增多,会使人体的呼吸、心跳加速、代谢加快,产生的能量增加,耗氧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3.【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浓度,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降低;
3、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一些生理活动一般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4、控制呼吸和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中。
【解答】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错误;
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B错误;
C:小明没复习,考试时紧张出汗,这是激素和神经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体能完成统一的整体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共同调节作用,C正确;
D: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大脑没有受到损伤。控制呼吸和心跳的神经中枢在脑干,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脑干没有受到损伤,D错误。
故选C
24.【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图中①位周围神经系统,②为脑,③为大脑,④为神经元, ⑤为突起。
【解答】A.中枢神经系统包含脑和脊髓,所以②是脑,故A措误。
B.人体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的结构是脑干,故B错误。
C.④是神经元,神经元包含细胞体和突起,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C错误。
D. ⑤为突起,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
故选D。
25.【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 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解答】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类型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故答案为:B26.【答案】A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
【解答】A、看电影《焦裕禄》时感动得落泪,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也是人类所特有的。A正确,符合题意;
B、狗吃骨头时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属于植物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婴儿在护士打针时哭,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会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3章神经调节选择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2课时 反射与反射弧)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e→d→a→b→c
B.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C.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
【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缩回,然后才感觉到痛。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我们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像完成缩手反射活动那样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解答】A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器,d传入神经,e感受器,神经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B缩手反射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性反应,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Cb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就无法接收信息导致无法缩手,但是神经中枢接收到了刺激,会将刺激传到大脑皮层而有感觉;
D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地反应,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故答案为:D。
2.(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2课时 反射与反射弧)下列属于反射的是( )
A.触碰含羞草的叶,其叶下垂合拢
B.听到电话铃声接电话
C.草履虫游向有肉汁的一侧
D.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转动
【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解答】A含羞草叶子被触碰叶子下垂,是叶子受到外界刺激,属于感性运动;
B听到电话声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到大脑,大脑做出处理,去接听电话,属于反射;
C草履虫受到了外界的刺激做出了反应,没有通过神经系统做出的反应不是反射;
D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动,是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植物没有神经,不是通过神经系统做出的应答,错误。
故答案为:B。
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2课时 反射与反射弧)下列反射活动中,不是人类特有的是( )
A.听说妈妈买了酸杏,小玲流出了口水
B.聋哑人用手语“演唱”,观众感动流泪
C.看一篇感人的文章,小明流下了眼泪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答案】D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人的学习行为更加复杂。人不仅能对环境中声、光、味、触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并能以语言、文字代替具体刺激,作出反应。例如,人们在看见美味食品的文字介绍时,就会分泌唾液(流口水)。这都是因为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
【解答】A听到妈妈买了酸杏,刺激小玲的大脑,味觉刺激作出反应流口水;
B 聋哑人用手语“演唱” , 观众大脑皮层受到刺激感动流泪,是因为人类具有发达的大脑;
C看一篇感人的文章,小明大脑皮层受到刺激,而流下了眼泪,是人类独有的特点;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反射。
故答案为:D。
4.(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图所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是细胞体,③和④是树突
B.它能接受刺激、并自动有节律地收缩
C.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③进行传导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在眼的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在鼻黏膜上有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在味蕾中有能接受化学物质刺激的味觉细胞等,这些细胞都属于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
【解答】图中为一个神经元,①为树突,②为细胞核,③为轴突,④为轴突分支;A错误;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并且传递信息的功能,B说法错误;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C说法正确;神经冲动传到细胞体,细胞体接受刺激再传导到轴突,不是只能由轴突传导。
故答案为:C。
5.(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图所示的器官属于人体神经系统的是( )
A.肾 B.胃
C.脑 D.肺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和脑神经。
【解答】肾是泌尿系统的;胃属于消化系统;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肺属于呼吸系统的结构。
故答案为:C。
6.(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植物人只有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其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人的大脑皮层还能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因而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它使人成了世界上的万物之灵;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解答】 植物人只有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 控制心跳、呼吸的为脑干;小脑负责人体的动作协调性,植物人不能自主活动,小脑有损伤;没有意识,说明大脑也是有所损伤,脊髓是低级中枢,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而自主活动无法进行,说明脊髓也是有所损伤。
故答案为:C。
7.(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下表所示的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脊髓 反射、传导
B 大脑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 小脑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D 脑干 调节心跳、血压、呼吸、运动等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人的大脑皮层还能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因而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它使人成了世界上的万物之灵。因此,保护好我们的大脑十分重要;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脊髓是由许多神经元组成的,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脊髓除了能对身体内外的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外,还能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解答】A脊髓中有许多的神经元构成,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信息,A正确;
B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B正确;
C小脑是主要负责人体的协调性,保持身体的平衡,C正确;
D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的活动,呼吸、心跳、咳嗽等,不控制运动,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8.(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小张是一名建筑工人,在一次工作中,不小心从3 m 高的脚手架上掉下,原来视力正常的他,却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经过医生检查,确认他的眼睛没有受伤。请据此判断,他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
A.躯体感觉中枢 B.眼球结构
C.脑干 D.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人的大脑皮层还能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因而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它使人成了世界上的万物之灵。因此,保护好我们的大脑十分重要;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解答】脑是调控机体各种机能的中枢,具有学习、记忆、语言、情绪、意识、思维等高级功能,眼睛没有受伤却看不见说明是脑出现了问题,而大脑皮层上面有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的中枢,说明受损部位为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答案为:D。
9.(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接受刺激作出反应的整个过程是( )
A.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
B.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
C.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
D.产生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
【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非洲草原上生活着的斑马,能敏锐地觉察到环境的变化,如遇到狮子袭击时,能及时发现,并迅速逃离,从而得以生存。人在走路碰到障碍物时,也会迅速地绕开障碍物。因此,生物在接受了环境变化的信息后,还需要能迅速处理信息并作出决定,根据决定快速行动。人体的脑和脊髓承担着处理信息的重任。
【解答】人们在感知环境中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B。
10.(2021八上·淳安期末)运动员比赛时, 图中起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大脑: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
脑干: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如呼吸和血液循环;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
图中甲为大脑,乙为脑干,丙为小脑,丁为脊髓。
【解答】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
故选C。
11.(2022八上·婺城期末)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被针扎缩手 B.听故事大笑
C.见强光闭眼 D.吃青杏流口水
【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被针扎缩手”、“见强光闭眼”、“吃青杏流口水”,都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听故事大笑”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
故选B。
12.(2022八上·缙云期末)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小科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
B.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打针时,小科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解答】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正确。
B: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正确。
C:打针时,小科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正确。
D: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错误。
故选D。
13.(2021八上·椒江期末)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触碰后,含羞草的叶片会闭拢,这是反射现象
B.植物向光生长的现象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有关
C.正常人饭后血糖水平基本稳定,这与胰岛素的分泌有关
D.人醉酒后,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与脑干受到酒精刺激有关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胰岛素与血糖含量;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体现在植物的感应性,包括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解答】A、含羞草被触碰后叶片会合拢这是植物的感性运动,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植物向光生长的现象是由于生长素向背光一侧移动,即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有关,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正常人饭后血糖水平基本稳定,是因为饭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降低,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醉酒后,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控制心跳和呼吸的神经中枢都在脑干,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2021八上·嘉兴期末)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研究表明,人体的各类感受器均与神经元紧密相关,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大多数神经元细胞都较长
B.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导信息的功能
C.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
D.神经元中信息的传递方向是:轴突→细胞体→树突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元即神经元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解答】A: 大多数神经元细胞都较长,正确。
B: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导信息的功能,正确。
C: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正确。
D:神经元中信息的传递方向是: 树突→细胞体→轴突,错误。
故选D。
15.(2021八上·乐清期中)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B.信息在神经元中传输方向是:轴突→细胞体→树突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和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知识来答题。
【解答】A、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或大脑,A错误;
B、 信息在神经元中传输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B错误;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C错误;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激素分布不足引起的,D正确。
答案:D。
16.(2021八上·萧山月考)图①②③④⑤组成的神经结构称为( )
A.神经元 B.神经中枢 C.反射弧 D.神经系统
【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弧是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过程是如下进行的: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解答】A.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细胞,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故不选。
B.神经中枢是一个功能概念,即中枢神经中的某些功能区域的相互间建立了一定联系并协同完成一定神经信号的接收、分析、综合和最终处理结果的外传.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分,色泽灰暗,所以叫灰质.在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功能,这部分结构就叫做神经中枢(nervecenter).如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故不选。
C.反射弧是由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中①②④④组成的神经结构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的反射弧,故选择.
D.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 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故不选.
故选C。
17.(2020八上·西湖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后天学习行为是后天训练而成,与遗传因素无关
B.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甲亢
C.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内的传递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
D.温度降低时皮肤血管会收缩,主要是为了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答案】C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甲减;分泌过多,会患甲亢;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通过突触结构;
环境温度降低,为了维持体温的稳定,血管收缩为了减少散热 .
【解答】A、后天学习行为需要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也就是与遗传因素有关,A错误;
B、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才会引起甲亢,B错误;
C、神经元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冲动传导是从树突传递给细胞体,细胞体在传递给轴突的方向,C正确;
D、血管收缩主要是减少散热,并没有增加产热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18.(2020八上·拱墅月考)下列选项中,甲、乙、丙和丁之间的关系与如图所示一致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神经中枢 脑 脊髓 视觉中枢
B 人体的激素 生长素 胰岛素 甲状腺激素
C 反射 向地性 望梅止渴 杯弓蛇影
D 脑 大脑 小脑 脑干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解题时从脑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反射的功能方面切入即可。
【解答】A、神经中枢是指汇集在中枢神经系统里的许多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而大脑皮层是许多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激素包括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B不符合题意;
C、植物向光生长,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性,不是反射,C不符合题意;
D、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2020八上·新昌月考)以下有关生命活动调节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喝醉酒的人往往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
B.用针刺手,手会迅速缩回,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人体在炎热环境中,汗液分泌量增加,此时人体产热量远高于散热量
D.激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因此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不大
【答案】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对人体作用如下: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
肾上腺素——促使心跳加快
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胰岛素——加速血糖的分解
性激素——调节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解答】A、人喝醉了酒,说话语无伦次,说明酒精麻醉了大脑皮层中的语言中枢,A不符合题意;
B、用针刺手,手会迅速缩回,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因为脊髓在完成简单反射的同时,会将冲动传到大脑,使人产生感觉,B符合题意;
C、人体在炎热环境中,汗液分泌量增加,此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不符合题意;
D、激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因此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很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020八上·杭州月考)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B代表脊髓
B.若该图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
C.若该图表示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的鼓膜
D.若该图表示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则B代表的神经中枢是小脑
【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弧是生物体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解答】A、若此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于膝跳反射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所以B代表脊髓,A不符合题意;
B、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感受器即为视网膜,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A不符合题意;
C、若此图表示学生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这属于高级的反射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耳蜗能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感受器即为耳蜗,C符合题意;
D、若此图表示使运动协调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由于小脑具有协调身体平衡,维持身体运动的功能,所以B代表小脑的神经中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2020八上·椒江月考)上月我校进行了消防演习。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D.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增强,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加
【答案】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解答】A、由图可知,警报声、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肌肉;警报声、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内分泌腺、肌肉;共两条反射弧,涉及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故A正确;
B、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故B错误;
C、脑包含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故C正确;
D、人在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肾上腺素能够使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产热也会增加;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2.(2020八上·温州月考)大火发生时,人们惊慌失措。在此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活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快速奔跑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呼吸加深加快,人体兴奋
D.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增强,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加
【答案】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A、由图可知,人类听到警报声后存在两条反射弧,一条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肌肉,这个过程是神经调节,还有一条达到内分泌腺,分泌急速,该过程是激素调节,所以整个过程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符合题意;
C、快速奔跑时,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呼吸会加快;吸气时,肺部压强减小,膈肌下降,C不符合题意;
D、肾上腺激素增多,会使人体的呼吸、心跳加速、代谢加快,产生的能量增加,耗氧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3.(2020八上·椒江期中)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C.小明没复习,考试时紧张出汗,这是激素和神经共同作用的结果
D.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大脑没有受到损伤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浓度,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降低;
3、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一些生理活动一般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4、控制呼吸和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中。
【解答】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错误;
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B错误;
C:小明没复习,考试时紧张出汗,这是激素和神经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体能完成统一的整体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共同调节作用,C正确;
D: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大脑没有受到损伤。控制呼吸和心跳的神经中枢在脑干,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脑干没有受到损伤,D错误。
故选C
24.(2020八上·嘉兴期中)如下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念图,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大脑
B.③能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
C.④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D.⑤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图中①位周围神经系统,②为脑,③为大脑,④为神经元, ⑤为突起。
【解答】A.中枢神经系统包含脑和脊髓,所以②是脑,故A措误。
B.人体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的结构是脑干,故B错误。
C.④是神经元,神经元包含细胞体和突起,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C错误。
D. ⑤为突起,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
故选D。
25.(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3.3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依次是( )
A.神经元、反射弧 B.神经元、反射
C.神经中枢、神经细胞 D.神经、神经细胞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 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解答】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类型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故答案为:B26.(浙教八上 第三章 复习题)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看电影《焦裕禄》时感动得落泪
B.狗吃骨头时分泌唾液
C.植物的根向地生长
D.婴儿一打针就哭
【答案】A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
【解答】A、看电影《焦裕禄》时感动得落泪,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也是人类所特有的。A正确,符合题意;
B、狗吃骨头时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属于植物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婴儿在护士打针时哭,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会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