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农业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2021八上·射洪期末)畜牧业分为 畜牧业和 畜牧业两类。
2.(2020八上·永吉期末)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杂交水稻之父”是 。
3.(2021八上·江北期末)我国棉花集中分布在 、 中下游地区。
4.(2019八上·太原月考)我国农业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 部和 部的差异,其中西部主要以 业为主,分布着我国的四大牧区,它们分别是 牧区、 牧区、 牧区和 牧区。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分布着80%以上的耕地,以 业为主。
5.(2019八上·太原月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北方
南方
二、单选题
(2021八上·昆明期末)我国地城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发,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下表为我国2012-2018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表,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耕地面积(亿亩) 20.27 20.27 20.26 20.25 20.24 20.23 20.22
粮食产量(万吨) 58957 60194 60710 62144 61624 61791 65789
6.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①毁林开荒②城市建设③围湖造田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我国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粮食产量稳中有升,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减少 B.气候条件优越
C.走科技兴农之路 D.耕地面积广大
8.(2021八上·覃塘期末)下列产业中,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的是( )
A.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农业
9.(2021八上·覃塘期末)东北地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油菜 B.甜菜 C.甘蔗 D.小麦
10.(2021八上·大连期末)气候影响到农业耕作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的作物熟制一般是( )
A.一年三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一熟
11.(2021八上·朝阳期末)下列四个地区中,农业生产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2.(2021八上·昆明期末)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地区种植蔬菜瓜果 B.B地区种植小麦
C.C地区种植果树 D.D地区发展渔业
(2021八上·陇县期末)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甲乙丙丁四条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1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①④两河汛期的水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2021八上·岚皋期末)近年来,无人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无人机的质量非常小且性能优越,人们可以灵活调整无人机的飞行路线、飞行速度、喷洒高度,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可以更好地提高农药喷洒均匀度,避免农药浪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上述资料反映出我国( )
A.耕地面积广阔 B.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
C.农业历史悠久 D.农业只能依靠无人机
16.下列地区中,需要无人机作业,避免农药浪费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21八上·岚皋期末)重庆大足区首次试种“巨型稻”取得成功。该水稻高度有2米多,预计亩产在1500斤到1800斤之间。结合巨型稻景观图和重庆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巨型稻”预计亩产在1500斤到1800斤之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土壤肥力 B.种植经验 C.农业技术 D.资金实力
18.和东北平原相比,重庆市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B.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C.地形平坦,黄土广布 D.经济发达,消费需求更大
19.(2021八上·襄汾期末)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环境
B.砍伐与植树造林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加大对森林资源的开发
D.山区急流多水能资源,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2021八上·铁西期末)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读我国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位于( )
①我国第二阶梯 ②我国第三阶梯 ③黑河—腾冲一线以西 ④黑河—腾冲一线以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1.“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新疆南疆三地州可以继续发展文化产业优势,最适宜展示的民族艺术是( )
A.苗族的飞歌 B.藏族的《格萨尔》史诗
C.傣族的孔雀舞 D.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
22.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的西藏自治区,将继续在防止返贫、推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坚持因地制宜重点发展(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林业 D.渔业
(2021八上·深圳期末)由广东深圳某科技公司研制,在广东东莞制造的植保无人机,可应用于农作物喷洒农药、农田勘测等方面,成为广大农民生产、经营中的“新宠”。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3.上述材料说明,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 )
A.增大了农业生产的人力投入 B.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C.改变了耕地的耕作制度 D.减少了农作物的类型
24.该无人机产地位于我国(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5.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是我国无人机企业数量最多的聚集区。影响我国无人机企业分布地区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劳动力数量 C.人才和技术 D.交通运输
26.(2021八上·双台子期末)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是许多地形区的分界线,读“我国沿某纬线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是黄土高原 B.②区域最适宜发展畜牧业
C.③区域耕地以旱地为主 D.④区域属于半干旱区
(2021八上·双台子期末)近20年来,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的冬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28.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 B.纬度海陆 C.土壤地形 D.土壤海陆
29.图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面大致与此界线吻合的是( )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降水量线③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④水资源南丰北缺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0.(2021八上·朝阳期末)下列地区和农作物的搭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的是( )
A.四川盆地—甘蔗、水稻、油菜
B.东北平原—甜菜、冬小麦、大豆
C.华北平原—春小麦、苹果、花生
D.长江中下游平原—甜菜、棉花、甘蔗
三、综合题
31.(2021八上·锦州期末)国庆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节目,广大电视观众跟随摄制组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国之美。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山川壮美,地形多样,图中山脉A是 。
(2)坐上哈大高铁,可以欣赏 (填地形区)十月金秋的丰收景象,田野里小麦、玉米和 (填“大豆”或“花生”)成熟了,这里的大多数农作物都是 (填作物熟制)。
(3)如果想要到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应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这里夏季气温较低,原因是
(4)坐上京沪高铁沿途会看到祖国的“母亲河” 及我国最长的河流 。
32.(2021八上·昆明期末)读“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我国东部种植业区南北差异明显。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耕地类型是 。
(3)我国四大牧区中A是 牧区,该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作物的熟制是 。
(4)我国河湖众多,渔业资源丰富,淡水渔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流域,海洋渔业集中在东部、南部海域,图中B是 渔场。
33.(2021八上·陇县期末)读中国小麦与水稻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存在明显差异,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
(2)东部地区的耕地,耕地类型北方以 为主,南方以 为主。因此,饮食习惯可见北方主食是 ;南方主食 多。
(3)秦岭—淮河以北是 (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是 (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
34.(2021八上·襄汾期末)读下图,完成以下小题。
(1)读图1,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的四大牧区,其中A为 牧区、B为 牧区:四大牧区主要位于我国的 (季风区/非季风区),图中箭号代指的 季风(冬或夏)难以到达该区域,因此降水较少且多在 mm以下,大部地区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填干湿地区),植被以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主,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读图2,长江黄河发源于我国 高原,它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有“世界屋脊”之称。
(3)图2中A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主要经过我国的 (山脉)、 (河流),它与我国1月份 ℃等温线、 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此线以北的河流冬季 (有/无)结冰期。
四、图文分析题
35.(2022八上·罗湖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1世纪初,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确定,北京市的农业按照“生态、安全、优质、集约、有效”的都市型现代化发展方向,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
材料二 延庆县平均海拔500米左右,近年试种并扩大新兴品种“水果玉米”的种植,该品种生长周期短,甜度高,农民收益大。当地政府及农业机构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销售服务,推动该特色产业发展。北京市顺义县距离北京城区仅35千米,是北京较早形成的蔬菜种植基地之一。当地提供的绿色蔬菜可以通过便捷的运输第一时间到达北京市民的菜篮子。
材料三 下图是北京市农业分布图和延庆县与顺义区气候资料比较表。
比较项 延庆县 顺义区
气温℃ 平均温 8.5 14.0
日较差 13.1 11.1
年降水量(毫米) 434.6 683
(1)延庆县位于北京市的 部,地形以 为主。
(2)延庆县气温日较差比顺义区 ,有利于“水果玉米”糖分积累,所以玉米甜度高。影响延庆县“水果玉米”销往北京城区的主要因素是 (气候/市场),销往北京城区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3)简述延庆县“水果玉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原因, 、 。
(4)与延庆县相比较,顺义区发展蔬菜种植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五、问答题
3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海,地势低洼,容易被水淹浸的地方,筑堤挡水,以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稻田。明清时期,圩田更由长江下游向长江中游发展,在鄱阳湖和洞庭湖都有大片圩田的分布,使这些地区成为新的粮食供应基地,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梯田,就是在山区、丘陵区坡地上,筑坝平土,修成许多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的半月形田块,上下相接,有防止水土流失的功效,也有的地方称它为雷鸣田。主要是靠天吃饭,一旦天不下雨,就容易干旱。
你有没有在电视上、报刊上看过与上则材料类似的内容 请谈谈上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牧区;农耕区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主要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点评】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区别于自给自足家畜饲养,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畜牧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它包括牲畜饲牧、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
2.【答案】袁隆平
【知识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 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故答案为:袁隆平。
【点评】本题考查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牢记即可。
3.【答案】黄河;长江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牢记我国的棉产区,不难得出答案;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水田,小麦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玉米则生长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甜菜生长在北方,甘蔗生长在南方。油料作物包括大豆和花生生长在北方,油菜生长在南方,纤维作物以棉花为主,生长在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4.【答案】东;西;畜牧;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种植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解: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使得我国农业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受水资源影响,其中西部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分布着我国的四大牧区,它们分别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分布着80%以上的耕地,以种植业为主。
【点评】农业东西部差异
(1)东西部分界线:以400mm(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我国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5.【答案】小麦;花生;甜菜;旱地;一年一熟;水稻;油菜;甘蔗;水田;一年两熟/三熟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解: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作物熟制一年二熟或三熟。
【点评】农业地区分布
1、东西部差异
(1)东西部分界线:以400mm(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我国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农业南北差异
(1)东南部以800mm(秦岭-淮河线)为界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自的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2)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 ”的格局。
(3)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4)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
(5)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6)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答案】6.D
7.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
6.毁林开荒和围湖造田会增加耕地面积,①③错误;城市建设会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②正确;退耕还林还草,耕地变为林地和草地,耕地面积减少,④正确。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
7.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粮食产量稳中有升,C正确;自然灾害和气候条件没有变化,AB错误;耕地面积广大,不是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的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C。
8.【答案】D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我国的国民经济包括许多行业,其中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住的资料,尤其是粮食生产十分重要,是重中之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选项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我国实现了现代化。
9.【答案】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甜菜属于糖料作物,喜温凉,适宜东北种植,B正确;油菜和甘蔗是我国南方的经济作物,AC错误;小麦属于粮食作物,不属于经济作物,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水田,小麦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玉米则生长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甜菜生长在北方,甘蔗生长在南方。油料作物包括大豆和花生生长在北方,油菜生长在南方,纤维作物以棉花为主,生长在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10.【答案】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求,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11.【答案】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部门应该是种植业,故A不符合题意。内蒙古高原草原辽阔,农业生产部门应以畜牧业为主,故B符合题意。东南丘陵的农业应以种植经济林为主,故C不符合题意。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应以种植业和渔业为主,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12.【答案】B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读图,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A地距离城市近,适合种植蔬菜瓜果,故A正确;B地区是平原,位于我国东南部,是亚热带,适合种植水稻,故B不正确;C地区是丘陵,适合种植果树,C正确; D地区是海洋,适合发展渔业,D正确。根据题意选B。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我国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放在适宜它发展的地方,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这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内容。而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安全农业,是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道路。
【答案】13.B
14.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也称胡焕庸线。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气候界线:
①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③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3.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13.甲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A错误。乙线为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B正确。丙线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该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C错误。丁线为秦岭—淮河线,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D错误。故答案为:B。
14.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不高,故A不符合题意。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B符合题意。④塔里木河全长2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故C不符合题意。④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支流少,流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答案】15.B
16.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现代新型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村镇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进一步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5.题干中的材料,“”近年来,无人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说明了在农业生产中,科技投入越来越多,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故答案为:B。
16.读题干可知,“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可以更好地提高农药喷洒均匀度,避免农药浪费”,而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黄土高原地区,地形较为复杂,适宜无人机作业。故答案为:C。
【答案】17.C
18.A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现代新型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村镇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进一步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7.农业科学技术使得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设备更加具有智能技术,可有效提高劳作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巨型稻”预计亩产在1500斤到1800斤之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农业技术,故答案为:C。
18.重庆市地处南方地区,热量更充足,降水更丰富,A正确;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B错误;重庆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没有黄土分布,C错误;经济发达,消费需求更大,这不属于自然条件,D错误,故答案为:A。
19.【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山区风景秀丽,应该保护环境,开发生态旅游等,故A正确;砍伐与植树造林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环境;B正确;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加大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会破坏生态环境,C不正确;山区急流多水能资源,积极建设小水电站,有利于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发展,D正确。根据题意选C。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答案】20.D
21.D
22.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0.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一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读图可知,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黑河—腾冲一线以东,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答案为:D。
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节属于新疆维吾尔族文化杰出代表。2005年维吾尔的“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故答案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2.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这里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植被以草原为主,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该地区要进行乡村振兴上下功夫,应该重点发展畜牧业;该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种植业、林业和渔业,故答案为:A。
【答案】23.B
24.D
25.C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1)科技兴农是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一种战略措施。基本内容有:因地制宜地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如选择适用良种,改进栽培办法,推广机械深耕和平衡施肥等;农业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攻关,普及增产显著的综合性栽培技术,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模式化栽培等;实行耕地、草原、造林综合治理,抓好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是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基地建设;(4)普及农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 。
(2)我国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其中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科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23.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农业生产的人力投入。但不会改变耕地的耕作制度和减少农作物的类型。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4.根据题意可知,该无人机产地位于我国广东省,属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5.无人机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因此影响我国无人机企业分布地区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人才和技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6.【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故A错误。②是大兴安岭,适合发展林业,故B错误。③是东北平原,以半湿润区为主,耕地以旱地为主,故C正确。④处离海近,降水丰富、以湿润区为主,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农业分布现状:
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形成东耕西牧的格局主要是因为降水多少问题。
【答案】27.B
28.A
29.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以及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秦岭淮河是: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一月份0度等温线 ;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的分界线 ;中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27.图中所示冬小麦集中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属于温度带中的暖温带,该地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故答案为:B。
28.由材料“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可知,甲和乙是华北平原,甲、乙两地纬度差异大,造成了热量差异;丙、乙位于山脉两侧,乙是华北平原,丙是黄土高原,地形差异造成了热量差异。故答案为:A。
2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降水量线都从该界线穿过,还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等,①③正确。故答案为:C。
30.【答案】A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从因地制宜的原则看,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甘蔗、水稻、油菜等农作物,故A正确。东北平原以中温带为主,适合种植甜菜、春小麦、大豆等,故B错误。华北平原以暖温带为主,适合种植冬小麦、苹果、花生等农作物,故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适合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农作物,不适合种植甜菜,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放在适宜它发展的地方,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这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内容。而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安全农业,是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道路。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把农业部门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核心,例如在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展林业,在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在城市郊区发展乳制品等行业。
31.【答案】(1)太行山脉
(2)东北平原;大豆;一年一熟
(3)帕米尔高原;地势(海拔)高,气温低
(4)黄河;长江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山脉A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太行山。
(2)哈大高铁自哈尔滨到大连,途经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因此十月金秋能看到这些农作物的丰收景象,东北平原地处中温带,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
(3)我国领土的西至点为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帕米尔高原气温低的原因是海拔高。
(4)京沪高铁经过我国两条主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黄河被誉为我国的“母亲河”,长江是我国的第一长河。
【点评】(1)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2)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3)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32.【答案】(1)400
(2)小麦;旱地
(3)西藏;一年一熟
(4)长江中下游;舟山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根据我国农作物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属于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是水稻,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属于半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3)读图可知,A是我国的西藏牧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
(4)我国的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是我国淡水渔业的分布地区,东部和南部海域是我国海洋渔业的分布地区。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点评】(1)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2)我国的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以三河牛三河马为主、新疆牧区以新疆细毛羊为主、青海牧区以牦牛为主、西藏牧区以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为主。
(3)我国海域自南向北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大陆架面积广阔,海水温度适中,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的繁衍,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丰富,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四大海产,还有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四大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同时,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在我国近海有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且不断地有新油气资源被发现,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33.【答案】(1)畜牧;种植
(2)旱地;水田;面食;米饭
(3)小麦;水稻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存在明显差异,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
(2)东部地区的耕地,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的主食是面食;南方地区的主食主要是米饭。
(3)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秦岭—淮河以南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四川盆地既是小麦集中产区,又是水稻集中产区。
【点评】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水稻,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广大地区;玉米,华北东北分布较多;棉花,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新疆的南疆;花生,主要分布在东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 油菜,主要在长江流域;甘蔗,主要在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分布较多;甜菜,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茶叶,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
34.【答案】(1)新疆;西藏;非季风区;夏;400
(2)青藏;一
(3)秦岭;淮河;0;800;有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1)读图1 ,图中阴影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图中箭头符号代指的夏季风,由于距海遥远加上山脉的阻隔,难以到达该区域,因此降水较少,且多在400毫米以下,大部地区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里主要发展畜牧业,分布着我国的四大牧区,其中A为新疆牧区,B为西藏牧区,C为内蒙古牧区,还有青海牧区。
(2)长江黄河都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该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3))图2中A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就干、湿状况而言,其南侧多为湿润区,北侧为半湿润区,它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此线以北的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
【点评】我国四大牧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别是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①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草原面积13.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各种牧草近千种。畜种以三河马,三河牛最为出名。
②新疆牧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原面积12亿亩,草场类型多样,牧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给多种畜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细毛羊最为出名。
③西藏牧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草场面积约8亿亩,在全国居第三位。由于自然条件高寒,草场质量以藏东南的山地峡谷较好,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羊、藏马等。
④青海牧区是我国第四大牧区,草场面积10.8亿亩,滩羊最为出名。
35.【答案】(1)西北;山地
(2)大;市场;公路运输
(3)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引导,当地政府的推动;农业机构的优质服务;市场需求量大等
(4)年均温更高,热量条件更好;年降水量更多,水分条件更好;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距离市场(或北京市区)更近;发展较早,产业基础较好。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读材料三的图可知,延庆位于北京的西北部,属于山区农业,地形以山地为主。
(2)读材料三的表格可知,延庆区比顺义区的年平均气温偏低,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水果和玉米糖分的积累,所以玉米的甜度高。北京城区人口稠密,市场大,所以影响延庆县“水果玉米”销往北京城区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北京时区距离延庆距离较近,而且水果玉米等属于新鲜果品,故公路运输最合适。
(3)读材料一和二可知,延庆县“水果玉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引导,当地政府的推动;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业机构的优质服务;市场需求量大等。
(4)读图可材料分析比较可知,从自然条件看,顺义区的年均温更高,热量条件更好;年降水量更多,水分条件更好;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从社会经济条件看,顺义区距离北京更近,市场更广阔;发展较早,产业基础较好。
【点评】延庆县地处北京市西北部,为北京市郊区县之一。东邻北京怀柔区,南接北京昌平区,西与河北省怀来县接壤,北与河北省赤城县相邻,县城距北京德胜门74公里。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气候独特,冬冷夏凉,素有北京"夏都"之称。2013年9月,延庆以独特的地质遗迹、历史人文和生态环境资源,北京延庆地质公园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被授予"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36.【答案】围湖造田改良了土地,保证了农业的生产增产,这也是长江中下游自古以来是产粮大区的原因之一。但是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吞吐能力,导致长江排洪不畅;梯田对于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使天然植被受到了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减小,数量减少。
【点评】此材料说明了有关围湖造田的相关内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农业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2021八上·射洪期末)畜牧业分为 畜牧业和 畜牧业两类。
【答案】牧区;农耕区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主要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点评】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区别于自给自足家畜饲养,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畜牧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它包括牲畜饲牧、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
2.(2020八上·永吉期末)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杂交水稻之父”是 。
【答案】袁隆平
【知识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 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故答案为:袁隆平。
【点评】本题考查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牢记即可。
3.(2021八上·江北期末)我国棉花集中分布在 、 中下游地区。
【答案】黄河;长江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牢记我国的棉产区,不难得出答案;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水田,小麦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玉米则生长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甜菜生长在北方,甘蔗生长在南方。油料作物包括大豆和花生生长在北方,油菜生长在南方,纤维作物以棉花为主,生长在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4.(2019八上·太原月考)我国农业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 部和 部的差异,其中西部主要以 业为主,分布着我国的四大牧区,它们分别是 牧区、 牧区、 牧区和 牧区。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分布着80%以上的耕地,以 业为主。
【答案】东;西;畜牧;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种植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解: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使得我国农业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受水资源影响,其中西部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分布着我国的四大牧区,它们分别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分布着80%以上的耕地,以种植业为主。
【点评】农业东西部差异
(1)东西部分界线:以400mm(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我国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5.(2019八上·太原月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北方
南方
【答案】小麦;花生;甜菜;旱地;一年一熟;水稻;油菜;甘蔗;水田;一年两熟/三熟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解: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作物熟制一年二熟或三熟。
【点评】农业地区分布
1、东西部差异
(1)东西部分界线:以400mm(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我国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农业南北差异
(1)东南部以800mm(秦岭-淮河线)为界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自的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2)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 ”的格局。
(3)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4)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
(5)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6)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二、单选题
(2021八上·昆明期末)我国地城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发,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下表为我国2012-2018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表,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耕地面积(亿亩) 20.27 20.27 20.26 20.25 20.24 20.23 20.22
粮食产量(万吨) 58957 60194 60710 62144 61624 61791 65789
6.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①毁林开荒②城市建设③围湖造田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我国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粮食产量稳中有升,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减少 B.气候条件优越
C.走科技兴农之路 D.耕地面积广大
【答案】6.D
7.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
6.毁林开荒和围湖造田会增加耕地面积,①③错误;城市建设会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②正确;退耕还林还草,耕地变为林地和草地,耕地面积减少,④正确。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
7.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粮食产量稳中有升,C正确;自然灾害和气候条件没有变化,AB错误;耕地面积广大,不是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的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C。
8.(2021八上·覃塘期末)下列产业中,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的是( )
A.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农业
【答案】D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我国的国民经济包括许多行业,其中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住的资料,尤其是粮食生产十分重要,是重中之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选项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我国实现了现代化。
9.(2021八上·覃塘期末)东北地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油菜 B.甜菜 C.甘蔗 D.小麦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甜菜属于糖料作物,喜温凉,适宜东北种植,B正确;油菜和甘蔗是我国南方的经济作物,AC错误;小麦属于粮食作物,不属于经济作物,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水田,小麦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玉米则生长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甜菜生长在北方,甘蔗生长在南方。油料作物包括大豆和花生生长在北方,油菜生长在南方,纤维作物以棉花为主,生长在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10.(2021八上·大连期末)气候影响到农业耕作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的作物熟制一般是( )
A.一年三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一熟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求,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11.(2021八上·朝阳期末)下列四个地区中,农业生产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部门应该是种植业,故A不符合题意。内蒙古高原草原辽阔,农业生产部门应以畜牧业为主,故B符合题意。东南丘陵的农业应以种植经济林为主,故C不符合题意。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应以种植业和渔业为主,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12.(2021八上·昆明期末)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地区种植蔬菜瓜果 B.B地区种植小麦
C.C地区种植果树 D.D地区发展渔业
【答案】B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读图,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A地距离城市近,适合种植蔬菜瓜果,故A正确;B地区是平原,位于我国东南部,是亚热带,适合种植水稻,故B不正确;C地区是丘陵,适合种植果树,C正确; D地区是海洋,适合发展渔业,D正确。根据题意选B。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我国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放在适宜它发展的地方,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这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内容。而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安全农业,是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道路。
(2021八上·陇县期末)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甲乙丙丁四条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1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①④两河汛期的水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答案】13.B
14.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也称胡焕庸线。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气候界线:
①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③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3.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13.甲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A错误。乙线为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B正确。丙线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该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C错误。丁线为秦岭—淮河线,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D错误。故答案为:B。
14.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不高,故A不符合题意。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B符合题意。④塔里木河全长2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故C不符合题意。④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支流少,流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021八上·岚皋期末)近年来,无人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无人机的质量非常小且性能优越,人们可以灵活调整无人机的飞行路线、飞行速度、喷洒高度,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可以更好地提高农药喷洒均匀度,避免农药浪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上述资料反映出我国( )
A.耕地面积广阔 B.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
C.农业历史悠久 D.农业只能依靠无人机
16.下列地区中,需要无人机作业,避免农药浪费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15.B
16.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现代新型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村镇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进一步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5.题干中的材料,“”近年来,无人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说明了在农业生产中,科技投入越来越多,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故答案为:B。
16.读题干可知,“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可以更好地提高农药喷洒均匀度,避免农药浪费”,而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黄土高原地区,地形较为复杂,适宜无人机作业。故答案为:C。
(2021八上·岚皋期末)重庆大足区首次试种“巨型稻”取得成功。该水稻高度有2米多,预计亩产在1500斤到1800斤之间。结合巨型稻景观图和重庆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巨型稻”预计亩产在1500斤到1800斤之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土壤肥力 B.种植经验 C.农业技术 D.资金实力
18.和东北平原相比,重庆市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B.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C.地形平坦,黄土广布 D.经济发达,消费需求更大
【答案】17.C
18.A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现代新型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村镇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进一步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7.农业科学技术使得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设备更加具有智能技术,可有效提高劳作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巨型稻”预计亩产在1500斤到1800斤之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农业技术,故答案为:C。
18.重庆市地处南方地区,热量更充足,降水更丰富,A正确;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B错误;重庆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没有黄土分布,C错误;经济发达,消费需求更大,这不属于自然条件,D错误,故答案为:A。
19.(2021八上·襄汾期末)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环境
B.砍伐与植树造林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加大对森林资源的开发
D.山区急流多水能资源,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山区风景秀丽,应该保护环境,开发生态旅游等,故A正确;砍伐与植树造林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环境;B正确;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加大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会破坏生态环境,C不正确;山区急流多水能资源,积极建设小水电站,有利于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发展,D正确。根据题意选C。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021八上·铁西期末)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读我国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位于( )
①我国第二阶梯 ②我国第三阶梯 ③黑河—腾冲一线以西 ④黑河—腾冲一线以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1.“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新疆南疆三地州可以继续发展文化产业优势,最适宜展示的民族艺术是( )
A.苗族的飞歌 B.藏族的《格萨尔》史诗
C.傣族的孔雀舞 D.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
22.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的西藏自治区,将继续在防止返贫、推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坚持因地制宜重点发展(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林业 D.渔业
【答案】20.D
21.D
22.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0.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一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读图可知,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黑河—腾冲一线以东,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答案为:D。
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节属于新疆维吾尔族文化杰出代表。2005年维吾尔的“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故答案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2.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这里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植被以草原为主,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该地区要进行乡村振兴上下功夫,应该重点发展畜牧业;该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种植业、林业和渔业,故答案为:A。
(2021八上·深圳期末)由广东深圳某科技公司研制,在广东东莞制造的植保无人机,可应用于农作物喷洒农药、农田勘测等方面,成为广大农民生产、经营中的“新宠”。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3.上述材料说明,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 )
A.增大了农业生产的人力投入 B.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C.改变了耕地的耕作制度 D.减少了农作物的类型
24.该无人机产地位于我国(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5.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是我国无人机企业数量最多的聚集区。影响我国无人机企业分布地区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劳动力数量 C.人才和技术 D.交通运输
【答案】23.B
24.D
25.C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1)科技兴农是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一种战略措施。基本内容有:因地制宜地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如选择适用良种,改进栽培办法,推广机械深耕和平衡施肥等;农业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攻关,普及增产显著的综合性栽培技术,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模式化栽培等;实行耕地、草原、造林综合治理,抓好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是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基地建设;(4)普及农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 。
(2)我国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其中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科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23.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农业生产的人力投入。但不会改变耕地的耕作制度和减少农作物的类型。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4.根据题意可知,该无人机产地位于我国广东省,属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5.无人机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因此影响我国无人机企业分布地区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人才和技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6.(2021八上·双台子期末)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是许多地形区的分界线,读“我国沿某纬线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是黄土高原 B.②区域最适宜发展畜牧业
C.③区域耕地以旱地为主 D.④区域属于半干旱区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故A错误。②是大兴安岭,适合发展林业,故B错误。③是东北平原,以半湿润区为主,耕地以旱地为主,故C正确。④处离海近,降水丰富、以湿润区为主,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农业分布现状:
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形成东耕西牧的格局主要是因为降水多少问题。
(2021八上·双台子期末)近20年来,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的冬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28.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 B.纬度海陆 C.土壤地形 D.土壤海陆
29.图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面大致与此界线吻合的是( )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降水量线③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④水资源南丰北缺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27.B
28.A
29.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点评】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以及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秦岭淮河是: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一月份0度等温线 ;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的分界线 ;中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27.图中所示冬小麦集中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属于温度带中的暖温带,该地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故答案为:B。
28.由材料“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可知,甲和乙是华北平原,甲、乙两地纬度差异大,造成了热量差异;丙、乙位于山脉两侧,乙是华北平原,丙是黄土高原,地形差异造成了热量差异。故答案为:A。
2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降水量线都从该界线穿过,还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等,①③正确。故答案为:C。
30.(2021八上·朝阳期末)下列地区和农作物的搭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的是( )
A.四川盆地—甘蔗、水稻、油菜
B.东北平原—甜菜、冬小麦、大豆
C.华北平原—春小麦、苹果、花生
D.长江中下游平原—甜菜、棉花、甘蔗
【答案】A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从因地制宜的原则看,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甘蔗、水稻、油菜等农作物,故A正确。东北平原以中温带为主,适合种植甜菜、春小麦、大豆等,故B错误。华北平原以暖温带为主,适合种植冬小麦、苹果、花生等农作物,故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适合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农作物,不适合种植甜菜,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放在适宜它发展的地方,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这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内容。而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安全农业,是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道路。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把农业部门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核心,例如在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展林业,在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在城市郊区发展乳制品等行业。
三、综合题
31.(2021八上·锦州期末)国庆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节目,广大电视观众跟随摄制组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国之美。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山川壮美,地形多样,图中山脉A是 。
(2)坐上哈大高铁,可以欣赏 (填地形区)十月金秋的丰收景象,田野里小麦、玉米和 (填“大豆”或“花生”)成熟了,这里的大多数农作物都是 (填作物熟制)。
(3)如果想要到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应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这里夏季气温较低,原因是
(4)坐上京沪高铁沿途会看到祖国的“母亲河” 及我国最长的河流 。
【答案】(1)太行山脉
(2)东北平原;大豆;一年一熟
(3)帕米尔高原;地势(海拔)高,气温低
(4)黄河;长江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山脉A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太行山。
(2)哈大高铁自哈尔滨到大连,途经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因此十月金秋能看到这些农作物的丰收景象,东北平原地处中温带,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
(3)我国领土的西至点为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帕米尔高原气温低的原因是海拔高。
(4)京沪高铁经过我国两条主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黄河被誉为我国的“母亲河”,长江是我国的第一长河。
【点评】(1)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2)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3)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32.(2021八上·昆明期末)读“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我国东部种植业区南北差异明显。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耕地类型是 。
(3)我国四大牧区中A是 牧区,该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作物的熟制是 。
(4)我国河湖众多,渔业资源丰富,淡水渔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流域,海洋渔业集中在东部、南部海域,图中B是 渔场。
【答案】(1)400
(2)小麦;旱地
(3)西藏;一年一熟
(4)长江中下游;舟山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根据我国农作物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属于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是水稻,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属于半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3)读图可知,A是我国的西藏牧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
(4)我国的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是我国淡水渔业的分布地区,东部和南部海域是我国海洋渔业的分布地区。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点评】(1)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2)我国的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以三河牛三河马为主、新疆牧区以新疆细毛羊为主、青海牧区以牦牛为主、西藏牧区以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为主。
(3)我国海域自南向北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大陆架面积广阔,海水温度适中,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的繁衍,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丰富,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四大海产,还有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四大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同时,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在我国近海有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且不断地有新油气资源被发现,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33.(2021八上·陇县期末)读中国小麦与水稻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存在明显差异,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
(2)东部地区的耕地,耕地类型北方以 为主,南方以 为主。因此,饮食习惯可见北方主食是 ;南方主食 多。
(3)秦岭—淮河以北是 (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是 (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
【答案】(1)畜牧;种植
(2)旱地;水田;面食;米饭
(3)小麦;水稻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存在明显差异,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
(2)东部地区的耕地,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的主食是面食;南方地区的主食主要是米饭。
(3)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秦岭—淮河以南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四川盆地既是小麦集中产区,又是水稻集中产区。
【点评】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水稻,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广大地区;玉米,华北东北分布较多;棉花,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新疆的南疆;花生,主要分布在东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 油菜,主要在长江流域;甘蔗,主要在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分布较多;甜菜,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茶叶,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
34.(2021八上·襄汾期末)读下图,完成以下小题。
(1)读图1,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的四大牧区,其中A为 牧区、B为 牧区:四大牧区主要位于我国的 (季风区/非季风区),图中箭号代指的 季风(冬或夏)难以到达该区域,因此降水较少且多在 mm以下,大部地区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填干湿地区),植被以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主,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读图2,长江黄河发源于我国 高原,它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有“世界屋脊”之称。
(3)图2中A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主要经过我国的 (山脉)、 (河流),它与我国1月份 ℃等温线、 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此线以北的河流冬季 (有/无)结冰期。
【答案】(1)新疆;西藏;非季风区;夏;400
(2)青藏;一
(3)秦岭;淮河;0;800;有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1)读图1 ,图中阴影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图中箭头符号代指的夏季风,由于距海遥远加上山脉的阻隔,难以到达该区域,因此降水较少,且多在400毫米以下,大部地区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里主要发展畜牧业,分布着我国的四大牧区,其中A为新疆牧区,B为西藏牧区,C为内蒙古牧区,还有青海牧区。
(2)长江黄河都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该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3))图2中A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就干、湿状况而言,其南侧多为湿润区,北侧为半湿润区,它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此线以北的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
【点评】我国四大牧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别是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①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草原面积13.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各种牧草近千种。畜种以三河马,三河牛最为出名。
②新疆牧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原面积12亿亩,草场类型多样,牧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给多种畜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细毛羊最为出名。
③西藏牧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草场面积约8亿亩,在全国居第三位。由于自然条件高寒,草场质量以藏东南的山地峡谷较好,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羊、藏马等。
④青海牧区是我国第四大牧区,草场面积10.8亿亩,滩羊最为出名。
四、图文分析题
35.(2022八上·罗湖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1世纪初,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确定,北京市的农业按照“生态、安全、优质、集约、有效”的都市型现代化发展方向,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
材料二 延庆县平均海拔500米左右,近年试种并扩大新兴品种“水果玉米”的种植,该品种生长周期短,甜度高,农民收益大。当地政府及农业机构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销售服务,推动该特色产业发展。北京市顺义县距离北京城区仅35千米,是北京较早形成的蔬菜种植基地之一。当地提供的绿色蔬菜可以通过便捷的运输第一时间到达北京市民的菜篮子。
材料三 下图是北京市农业分布图和延庆县与顺义区气候资料比较表。
比较项 延庆县 顺义区
气温℃ 平均温 8.5 14.0
日较差 13.1 11.1
年降水量(毫米) 434.6 683
(1)延庆县位于北京市的 部,地形以 为主。
(2)延庆县气温日较差比顺义区 ,有利于“水果玉米”糖分积累,所以玉米甜度高。影响延庆县“水果玉米”销往北京城区的主要因素是 (气候/市场),销往北京城区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3)简述延庆县“水果玉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原因, 、 。
(4)与延庆县相比较,顺义区发展蔬菜种植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答案】(1)西北;山地
(2)大;市场;公路运输
(3)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引导,当地政府的推动;农业机构的优质服务;市场需求量大等
(4)年均温更高,热量条件更好;年降水量更多,水分条件更好;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距离市场(或北京市区)更近;发展较早,产业基础较好。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1)读材料三的图可知,延庆位于北京的西北部,属于山区农业,地形以山地为主。
(2)读材料三的表格可知,延庆区比顺义区的年平均气温偏低,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水果和玉米糖分的积累,所以玉米的甜度高。北京城区人口稠密,市场大,所以影响延庆县“水果玉米”销往北京城区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北京时区距离延庆距离较近,而且水果玉米等属于新鲜果品,故公路运输最合适。
(3)读材料一和二可知,延庆县“水果玉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引导,当地政府的推动;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业机构的优质服务;市场需求量大等。
(4)读图可材料分析比较可知,从自然条件看,顺义区的年均温更高,热量条件更好;年降水量更多,水分条件更好;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从社会经济条件看,顺义区距离北京更近,市场更广阔;发展较早,产业基础较好。
【点评】延庆县地处北京市西北部,为北京市郊区县之一。东邻北京怀柔区,南接北京昌平区,西与河北省怀来县接壤,北与河北省赤城县相邻,县城距北京德胜门74公里。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气候独特,冬冷夏凉,素有北京"夏都"之称。2013年9月,延庆以独特的地质遗迹、历史人文和生态环境资源,北京延庆地质公园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被授予"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五、问答题
3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海,地势低洼,容易被水淹浸的地方,筑堤挡水,以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稻田。明清时期,圩田更由长江下游向长江中游发展,在鄱阳湖和洞庭湖都有大片圩田的分布,使这些地区成为新的粮食供应基地,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梯田,就是在山区、丘陵区坡地上,筑坝平土,修成许多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的半月形田块,上下相接,有防止水土流失的功效,也有的地方称它为雷鸣田。主要是靠天吃饭,一旦天不下雨,就容易干旱。
你有没有在电视上、报刊上看过与上则材料类似的内容 请谈谈上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围湖造田改良了土地,保证了农业的生产增产,这也是长江中下游自古以来是产粮大区的原因之一。但是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吞吐能力,导致长江排洪不畅;梯田对于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使天然植被受到了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减小,数量减少。
【点评】此材料说明了有关围湖造田的相关内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