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7 16:10:50

文档简介

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学科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1 2 3 4 5 6 7 8
C B C B A C B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D B B C D A 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52 分。
17.(15分)
(1)教育:传统的儒学教育、近代西式教育。(2分)
作用:使董竹君具备了儒家思想的传统美德;培养了爱国救亡的使命感;唤醒了争取妇女权益的本能。(6分)
(2)意识:家国情怀、洁身自好、与时俱进、拥有谋生技能、亲近自然和社会、人格独立。(任意两点得4分,照抄材料不得分)
背景: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军阀割据,社会动荡;日本侵略势力深入,民族危机加深;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任意三点得3分)
18.(12分)
信息 (2分) 材料1: 明清时期江南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市镇。 材料2: 大运河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主题 (2分) 从古代重要水运交通枢纽发展成现代输水通道。
阐述 (8分) 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加强南北经济交流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因大运河而兴起繁荣;大运河还推动了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6分)
近代随着漕运业的衰落和铁路事业发展,大运河逐渐走向衰落。当代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修建南水北调工程,使大运河重新焕发生机。(2分)
19. (14分)
(1)对应联系:
①主张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体现“天赋人权”;②主张按人口比例分配席位,体现“自由平等”;③主张国会的权力直接来源自民众,体现“人民主权”;④认为宪法是人民签署的授权委托书,体现“社会契约”;⑤主张宪法分立法、执法与司法部门,体现“三权分立”。(任意三点3分,没有对应主张,直接回答启蒙思想内涵不得分。)
简评运用情况:确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防止了专制;妇女、黑人未获得自由平等的权利。(3分)
(2)特点:①将民权与救亡图存相结合;②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③将民权和君主专制对立;④否定过早给予国人享受自由平等的权力。(任意三点3分)
原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民族矛盾加剧;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③未能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缺乏群众基础。(3分)
(3)实践特点:具有妥协性(局限性)。(2分)
20.(11分)
评分细则:
分值 要素 说明
论题 2分 论题需要体现学生的观点和价值判断。 1.陈述性的论题不得分:如“二战”“新航路开辟”“丝绸之路” 2.宽泛的论题不得分:如“当代美国的发展”“中西方历史发展”“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等。 3.不体现二者之间关联的论题不得分。 从不同角度确立论题。有论题2分,无论题0分。
论据 (史实) 2分 论述过程列举两个或以上相关史实2分,要求史实与论题相关。 “从表中提取” “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论证 6分 论证过程层次框架要明晰,列举一个史料,然后论证;再列举一个史料,再论证。 无论证,不得分。
总结 1分 结尾要再进行简要总结,回扣论题。 无总结不得分。
示例1:
论题:新航路开辟给明朝的双重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加。一条鞭法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致使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所有这些导致明朝有人力和财力修筑长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
但北方长城的修筑并不能阻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海上的侵略,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占据台湾,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
总之,新航路开辟给明朝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长城不能抵御来自海上的殖民侵略。
示例2:
论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开启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与竞争的时代。
二战后建立的以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以及美苏冷战,对战后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
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如著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综合以上,20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示例3:
论题:世界市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欧洲各国由此开始殖民扩张,历经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贸易也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经济大危机从美国纽约股市崩溃到席卷全球,说明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一个紧密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期间各国实行货币贬值,进行汇率战、贸易战,激化了国际、国内矛盾,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战后西方国家吸取教训,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新航路开辟和经济大危机都是推动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因素,世界市场的形成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通州区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历 史
注 意 事 项 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作答非选择题 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
一 、选择题:本部分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先秦时期是古代人性论思想的形成阶段,荀子认为“古者圣王是以为之起礼仪,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韩非子认为“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 ……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由此可知二者
A.有相同的人性处理方式 B. 都认为人性不可以改变
C. 积极探索国家治理方式 D.都强调君主教化的作用
2.表1是东汉、三国时期官方登记在册户、口数数据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表一
时间 户数 口数
东汉 157年 10677960 56486856
魏 263年 663423 1466423 4432881 7672881
蜀 263年 280000 940000
吴 280年 523000 2300000
A. 自然灾害多发和严重 B. 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C. 西北少数民族的内迁 D. 北方人口大批量南迁
3.图1是南通博物苑的镇苑之宝。器形上既保留了马上生活器物的逼真造型,又浑圆饱满,雍容大度、简洁利落,成为独具特色的工艺制品。据此可见
A.唐制瓷技艺大放异彩
B.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C.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唐代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4.8月7日,在202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上,宜布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 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经过700年的城市发展建设,如今中轴线串起了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14处各级文物。可见“中轴线”
A.是古代君主专制强化产物 B. 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
C.是北京城独有的都城模式 D. 始建于明朱棣的迁都
5. 图2是现存朱元璋画像的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近来有学者提出,明成祖试图用相学理论重新阐述开国历史,从而启动了朱元璋容貌变异的进程。据此可知
图 2
现有史料无法还原其真实面貌 B. 立场不同影响历史人物的描绘
C. 史料互证才能揭示历史的真相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6.1832年英国新国会通过法案:自1834年起,废止东印度公司在华专利权,所有英国臣民均得于印度洋、太平洋自由经商,设商务监督于广州,管理在华英商,并有裁判权和征 税权。该法案表明
A. 英国放弃对华贸易垄断权 B. 英国扩大对华鸦片走私
C. 中英关系上升为政府关系 D. 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7. 图3是1891年克虏伯公司驻华代表包尔宴请清廷官员的菜单。该图最能说明
图 3
A.洋务派侧重于军工制造 B.晚清官员的不正之风
C.近代中餐饮食走向世界 D.德成功向华出售军火
8.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于北平后,段祺瑞决定举行国葬,唐绍仪、章炳麟联名致电主张暂缓。后《申报》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中山先生国葬由未来之正式政府举行,现由 国民党举行‘党葬’。如国民皆愿为中山举行‘国民葬’,则党葬即与国民葬之仪式,同时并举。”这主要反映出
A.训政体制下的个人崇拜 B.国民政府最终达成共识
C.葬礼有崇德报功的考虑 D.社会凝聚程度还很不够
9.当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时,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 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这场运动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B.具有反帝反封建色彩
C.引起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 D.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
10.1935年5月26日,毛泽东一行赶到安顺场的渡口察看,红军三只小船一次只能渡几十 人。毛泽东说:“蒋介石要我们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使红军像太平军一样在这里全军覆灭。但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此后红军
A.四渡赤水河 B. 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
11.阿拉伯帝国时期,麦阿里的散文《宽恕书》与但丁的《神曲》结构类似,都是以天堂、 地狱为背景。同时期的阿拉伯哲学著作中也有关于先知夜间旅行和登霄的说法,与《神曲》的叙事方式相似。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基督教的东传路线 B文艺复兴运动的渊源
C.阿拉伯帝国的疆域 D.亚欧文化的交流互动
12.1896年欧洲某国举办殖民展览会,展览共分为两个部分:“科学一商业”区包括殖民 大厅、机器大厅、工业和出口大厅等建筑;“土著人展览”区包括其殖民地的人种、建筑、生活习俗等内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B.科技发展推动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科学成就 D.不同地域文明间的差异
13.欧洲有部著作这样写道:“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 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 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 联系了。”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总结了欧洲工人运动斗争的经验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C.揭露民主自由掩盖下的价值扭曲 D.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启发
14.图4为二战期间某战役形势图,该战役
图4
A.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B.英军击溃北非德意联军
C.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扭转苏德战场攻守之势
15.诺瓦胡塔是波兰钢都,剧变前与西欧相比,唯一的重要优势是因工资低而形成的价格竞争力。但是,1992年订立的《欧共体与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协定》,在推动东西欧贸易的同时,却把钢铁业作为“敏感领域”而划为例外,并大谈出口限额与反倾销义务,诺瓦胡塔的上空一时阴云笼罩。这反映出
A.欧洲内部不同的利益诉求 B. 欧洲向政治一体化迈进
C.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冲突 D. 贸易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16.杭州在《马可·波罗行记》里被描述为“千桥之城”,桥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符号。2016年G20杭州峰会会标由20根等粗等距,两端不封闭的光纤,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在色彩上选用了蓝色和绿色。该创意重在表达
A.全球信息化已成时代潮流 B.中国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
C.合作共赢中促发展的理念 D.倡导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小题,满分52分。
17. (15分)董竹君,祖籍江苏海门东灶港,近代知名女企业家,曾为当时中共地下组乡 做了许多工作,建围后把一手创办的上海锦江大饭店无偿献给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
日期 生平
1900年 出生于上海洋泾沃畔的一个贫民腐里,父亲以拉黄包车为生。
1906年 入私塾读书。
1912年 为了生计,父母不得已要将女儿送去卖唱。董竹君想着读过的《二十四孝图》、《孝经》,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分担家庭重担。
1914年 与时任四川副都督夏之时相遇,并随其赴日留学,后从东京御茶之水女子 高师毕业(日本近代第一所针对女性开设的官立高等教育机构)。
1921年 夏之时就任四川都督后,她也从日本回国助夫革命。
1929年 因军阀派系斗争,夏之时脾气变化且染上吸食鸦片等陋习。董竹君选择净身出户,带着备受轻视虐待的四个女儿离开四川来到上海,创办群益纱管厂,成为上海当时唯一的女老板。
1935年 锦江川莱馆正式挂牌营业。
——摘编自董竹君《一个世纪的传奇》
材料二 在上海,董先生给女儿们讲些人生和爱国的道理,找些进步文艺读物给她们看, 让她们学做家务、热爱劳动,培养她们善良热诚、助人为乐、先人后已、大公无私的高尚 品德,还让她们多接近大自然,养成胸怀开朗和爱美的兴趣习性。教育她们:为人做事要 有责任感,要光明正直。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董先生时,问她教育孩子的成功“秘诀”。 她说,第一,思想要正,要跟上历史潮流;第二,要刻苦学习,练就本事,以免将来有事 “做不来”。
—摘编自闻悦《董竹君的育儿经》(2009年)
(1)据材料一指出董竹君的成长受到哪些教育的影响,并说明其所起的浸润作用。(8分)
(2)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女性所具有的现代思想意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7分)
1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3 明清时期江南6府市镇统计
地区 明代市镇数 清代市镇数
松江 62 100
常州 57 67
杭州 44 86
嘉兴 41 49
湖州 22 56
苏州 91 121
——乔媛《水运交通对经济的影响——以京杭大运河的兴衰为例》
材料二
图 5 《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
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提取一个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京杭大运河的角色转变。(要求:明确列出信息,阐述主题明确,论证有据,表述清晰。)
19.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詹姆斯 ·威尔逊是美国立宪建国的领袖, 他在费城制宪会议上的发言多达160余 次。认为国会的权力直接来源自民众,而非来自各州的让渡,要求两院议员都由人民选举, 并以人口为基础平均分配议席。提出自由的威胁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专制,另一个是放荡 堕落。为了阻止后者,应该给予政府适当的权力,但是为了预防前者,还应当合理地划分这 些权力。宪法分立法、执法与司法部门,使它们相互牵制,就是为了实现后一个目的。宪法 更像是人民签署的授权委托书,他们委托代表行使权力,并保留收回委托的权力。
—摘编自胡晓进:《詹姆斯 ·威尔逊与美国宪法》
材料二 近代梁启超是宣传民权思想较多的思想家。他提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表” 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他详细介绍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热情称颂《人权宣言》。他指斥 “霸者私天下为一姓之产而奴隶盗贼吾民”,还认为“人人生而有应得之权利,即人人生而 有应尽之义务,二者其量应相均”。但又说在中国当时条件下“民质不良”,“自由之说入, 不以之增幸福,而以之破秩序;平等之说入,不以之荷义务,而以之蔑制裁; ……权利之说 入,不以之图公益,而以之文私见”。
——徐怀东、张茂泽: 《评维新派的“民权”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尔逊的主张与启蒙思想的对应联系,并简评1787 年宪法实际运用的情况。(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民权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3)据以上材料,指出资产阶级对启蒙思想理论的实践特点。(2分)
20. (11分》历史事件(物)发生的时间无论是短还是长、主观意图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 的,其共同的特点是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表10个重大历史事件(物) 及所持续的时间,回答问题。
表4
1.公元前2950年—公元前30年,埃及法老统治长达2920年。
2.公元前7世纪—1568年,中国长城的建造长达2000余年。
3.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为503年。
4.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海,71天。
5.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4年3个月零15天。
6. 1922-1991年,苏联存在的时间为69年零2天。
7. 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6天。
8. 1945年,记者拍摄到美军攻占硫磺岛后升旗的一瞬间,用时1/400秒。
9. 1963年,马丁 ·路德 ·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用时16分零1秒。
10.2001年,“9 · 11”恐怖袭击,持续1小时42分5秒。
——摘编自黄牧航《“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反思》《历史教学》2022年第5期
通过解读表4中相互关联的历史事物(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相互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