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读不完的大书》同步试卷
一、基础运用
1.(2022三下·源城期末)看拼音,写词语。
ōu zhōu zhì huì shè jì yǔ zhòu
pǔ tōng jiāo ào bǎo cún jì xù
2.下面画横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盘旋(xuàn) 春笋(sǔn) 敬佩(pèi)
B.忠贞(zhēn) 柚子树(yó) 棕榈(lǔ)
C. 姿态(zī) 凉爽(shuǎng) 奥秘(bi)
D. 倒映(dào) 遐想(xiá) 尺寸(cùn)
3.“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这种鸟。
B.刺猬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C.枣树上一颗颗红枣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天空 的大地 的样子
的细语 的乐趣 的日子
5.照样子,写词语。
例:粉红色 蔚蓝色(表示颜色的)
例:翩翩起舞(AABC式)
6.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澜 阔 凝 静
恍 悟
蹑 蹑
①这道题太难了,经过老师的讲解,我 。
②我 地走进屋子里,谁也没有发现我。
③姐姐 地欣赏着这幅油画。
7.修改句子。
(1)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缩句)
(2)“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呢喃着。(改为提示语在前)
(3)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改为转述句)
(4)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改为反问句)
(5)风是音乐家(扩句)
二、阅读理解
8.课内阅读。
灰
雀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体现了( )
A.列宁很喜欢这三只灰雀。
B.列宁平时没什么事做,很清闲。
C.列宁经常重复地做这些动作。
(2)男孩和列宁都_______灰雀,列宁_______的方式是_______,男孩_______的方式是_______。由此可见,_______才是真正的爱鸟人。( )
A.喜爱;喜爱;给它自由;喜爱;占有己为,让它失去自由;男孩
B.喜爱;喜爱;给它自由;喜爱;捉住它,带它回家;男孩
C.喜爱;喜爱;给它自由;喜爱;占有己为,让它失去自由;列宁
(3)细细地读第一自然段,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方面来写灰雀的。( )
A.颜色、动作、神态 B.神态、动作、声音 C.颜色、动作、叫声
(4)列宁为什么认为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多选)
A.男孩听了列宁的话,被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所感染,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肯定地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是个明辨是非的孩子。
B.第二天灰雀果然如男孩所说的那样“飞回来”了,表明男孩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是个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C.男孩答应列宁要帮忙找回灰雀,他最后做到了。
课外阅读拓展。
奇妙的植物世界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苔。毛毡苔的叶子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香气和味道。 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毛毡苔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个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放交响乐。日子久了,他竟然发现他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稻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稻田里没有听过交响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平均株高超过了30厘米。
此外,还有可以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
9.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排泄 枯萎
10.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毛毡苔叶子上的小绒毛能分泌出很甜很香的液体, 小虫,然后 它们。
②听音乐的花木、水稻比没有听音乐的同样的花木、水稻长得 。
11.短文介绍的植物的奇妙之处有 、 、 、 、 。
12.短文主要介绍了 和 的奇妙之处,简略介绍了奇妙的 、 和 。
13.短文中结尾的省略号表示 。
三、语言表达
14.拓展题
仿照课文2-5自然段,说一说大自然还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写下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欧洲;智慧;设计;宇宙;普通;骄傲;保存;继续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欧洲”的“洲”不要写成形近字“洲”,“宇宙”的“宇”不要写成形近字“宁”,“骄傲”的“骄”不要写成同音字“娇”,“保存”的“存”不要写成形近字“在”。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欧洲、智慧、设计、宇宙、普通、骄傲、保存、继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盘旋(xuàn 改xuán)
B:柚子树(yó改yòu )、棕榈(lǔ 改 lǘ)
C:奥秘(bi 改 mì)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题干把“动物”比作“大自然的歌手”是比喻。
A、B:没用修辞。
C:把“枣树上一颗颗红枣”比作“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是比喻。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答案】高远;广阔;超凡脱俗;温柔;无尽;秋高气爽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高远、广阔、超凡脱俗、温柔、无尽、秋高气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5.【答案】鲜红;深紫;津津有味;洋洋得意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通过分析例词可知,加点的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先写出表示颜色的两字词语,然后加上“色”字。“翩翩起舞”属于AABC式词语,即第一、二相同的四字词语,根据自己的积累各写两个。
故答案为:鲜红色;深紫色;津津有味;洋洋得意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
6.【答案】波;壮;神;气;然;大;手;脚;恍然大悟;蹑手蹑脚;凝神静气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故答案为:波、壮、神、气、然、大、手、脚、恍然大悟、蹑手蹑脚、凝神静气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7.【答案】(1)大自然有声音
(2)父亲呢喃着:“林子里有不少鸟。”
(3)父亲说,那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4)难道动物不是大自然的歌手吗?
(5)轻柔的微风是一位温柔的音乐家。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改变词语顺序。提示语在前时,在“提示语”后用冒号。
(3)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4)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5)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故答案为:(1)大自然有声音
(2)父亲呢喃着:“林子里有不少鸟。”
(3)父亲说,那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4)难道动物不是大自然的歌手吗?
(5)轻柔的微风是一位温柔的音乐家。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2)改变词语顺序,使句意不变,一定要理解句意。
(3)、(4)掌握引述句改转述句、陈述句变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8.【答案】(1)A
(2)C
(3)C
(4)A;B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2)C;(3)C;(4)A 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答案】9.吸收;茂盛(旺盛)
10.粘住;消化吸收;更加茂盛
11.能吃虫;会听音乐;能预报地震;能净化水;会“咬人”
12.毛毡苔;水稻;山芋藤;水葫芦;漆树
13.还有许多奇妙的植物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文阅读。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9.本题考查找反义词的能力。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再从文中找出反义词即可。“排泄”指的是流走;指把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文中其反义词是“吸收”。“枯萎”指的是因干枯而萎缩,文中其反义词是“茂盛”。
故答案为:吸收;茂盛
10.本题考查了根据文章内容填空。仔细阅读文章第二段可知,①毛毡草能分泌出含有很甜的味道和香气的液体,粘住小虫,然后消化吸收小虫。仔细阅读文章第三段可知,②听音乐的花木、稻子比没听音乐的同样的花木、稻子长得更加茂盛。
故答案为:粘住;消化吸收;更加茂盛
11.本题考查理解短文内容。仔细阅读短文,可知短文围绕“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介绍了植物能吃虫、植物还会听音乐、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质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的五大奇妙之处。
故答案为:能吃虫;会听音乐;能预报地震;能净化水;会“咬人”
12.本题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短文重点介绍了毛毡草、水稻的奇妙之处,简略地介绍了奇妙的山芋藤、水葫芦、漆树。
故答案为:毛毡苔;水稻;山芋藤;水葫芦;漆树
13.本题考查的是省略号的作用。结合“还有可以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可知,这是作者简单介绍(列举)了奇妙的植物,后面应该还有并没有写完,因此省略号在这里表示的是列举的省略。
故答案为:还有许多奇妙的植物
14.【答案】我家门前种了很多蔬菜,有辣椒、茄子、西红柿,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刚从地里采摘下的蔬菜,格外新鲜。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课文2-5自然段,把大自然里好玩的东西写下来,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我家门前种了很多蔬菜,有辣椒、茄子、西红柿,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刚从地里采摘下的蔬菜,格外新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读不完的大书》同步试卷
一、基础运用
1.(2022三下·源城期末)看拼音,写词语。
ōu zhōu zhì huì shè jì yǔ zhòu
pǔ tōng jiāo ào bǎo cún jì xù
【答案】欧洲;智慧;设计;宇宙;普通;骄傲;保存;继续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欧洲”的“洲”不要写成形近字“洲”,“宇宙”的“宇”不要写成形近字“宁”,“骄傲”的“骄”不要写成同音字“娇”,“保存”的“存”不要写成形近字“在”。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欧洲、智慧、设计、宇宙、普通、骄傲、保存、继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下面画横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盘旋(xuàn) 春笋(sǔn) 敬佩(pèi)
B.忠贞(zhēn) 柚子树(yó) 棕榈(lǔ)
C. 姿态(zī) 凉爽(shuǎng) 奥秘(bi)
D. 倒映(dào) 遐想(xiá) 尺寸(cùn)
【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盘旋(xuàn 改xuán)
B:柚子树(yó改yòu )、棕榈(lǔ 改 lǘ)
C:奥秘(bi 改 mì)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这种鸟。
B.刺猬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C.枣树上一颗颗红枣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
【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题干把“动物”比作“大自然的歌手”是比喻。
A、B:没用修辞。
C:把“枣树上一颗颗红枣”比作“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是比喻。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天空 的大地 的样子
的细语 的乐趣 的日子
【答案】高远;广阔;超凡脱俗;温柔;无尽;秋高气爽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高远、广阔、超凡脱俗、温柔、无尽、秋高气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5.照样子,写词语。
例:粉红色 蔚蓝色(表示颜色的)
例:翩翩起舞(AABC式)
【答案】鲜红;深紫;津津有味;洋洋得意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通过分析例词可知,加点的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先写出表示颜色的两字词语,然后加上“色”字。“翩翩起舞”属于AABC式词语,即第一、二相同的四字词语,根据自己的积累各写两个。
故答案为:鲜红色;深紫色;津津有味;洋洋得意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
6.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澜 阔 凝 静
恍 悟
蹑 蹑
①这道题太难了,经过老师的讲解,我 。
②我 地走进屋子里,谁也没有发现我。
③姐姐 地欣赏着这幅油画。
【答案】波;壮;神;气;然;大;手;脚;恍然大悟;蹑手蹑脚;凝神静气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故答案为:波、壮、神、气、然、大、手、脚、恍然大悟、蹑手蹑脚、凝神静气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7.修改句子。
(1)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缩句)
(2)“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呢喃着。(改为提示语在前)
(3)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改为转述句)
(4)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改为反问句)
(5)风是音乐家(扩句)
【答案】(1)大自然有声音
(2)父亲呢喃着:“林子里有不少鸟。”
(3)父亲说,那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4)难道动物不是大自然的歌手吗?
(5)轻柔的微风是一位温柔的音乐家。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改变词语顺序。提示语在前时,在“提示语”后用冒号。
(3)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4)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5)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故答案为:(1)大自然有声音
(2)父亲呢喃着:“林子里有不少鸟。”
(3)父亲说,那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4)难道动物不是大自然的歌手吗?
(5)轻柔的微风是一位温柔的音乐家。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2)改变词语顺序,使句意不变,一定要理解句意。
(3)、(4)掌握引述句改转述句、陈述句变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理解
8.课内阅读。
灰
雀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体现了( )
A.列宁很喜欢这三只灰雀。
B.列宁平时没什么事做,很清闲。
C.列宁经常重复地做这些动作。
(2)男孩和列宁都_______灰雀,列宁_______的方式是_______,男孩_______的方式是_______。由此可见,_______才是真正的爱鸟人。( )
A.喜爱;喜爱;给它自由;喜爱;占有己为,让它失去自由;男孩
B.喜爱;喜爱;给它自由;喜爱;捉住它,带它回家;男孩
C.喜爱;喜爱;给它自由;喜爱;占有己为,让它失去自由;列宁
(3)细细地读第一自然段,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方面来写灰雀的。( )
A.颜色、动作、神态 B.神态、动作、声音 C.颜色、动作、叫声
(4)列宁为什么认为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多选)
A.男孩听了列宁的话,被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所感染,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肯定地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是个明辨是非的孩子。
B.第二天灰雀果然如男孩所说的那样“飞回来”了,表明男孩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是个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C.男孩答应列宁要帮忙找回灰雀,他最后做到了。
【答案】(1)A
(2)C
(3)C
(4)A;B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2)C;(3)C;(4)A 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课外阅读拓展。
奇妙的植物世界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苔。毛毡苔的叶子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香气和味道。 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毛毡苔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个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放交响乐。日子久了,他竟然发现他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稻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稻田里没有听过交响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平均株高超过了30厘米。
此外,还有可以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
9.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排泄 枯萎
10.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毛毡苔叶子上的小绒毛能分泌出很甜很香的液体, 小虫,然后 它们。
②听音乐的花木、水稻比没有听音乐的同样的花木、水稻长得 。
11.短文介绍的植物的奇妙之处有 、 、 、 、 。
12.短文主要介绍了 和 的奇妙之处,简略介绍了奇妙的 、 和 。
13.短文中结尾的省略号表示 。
【答案】9.吸收;茂盛(旺盛)
10.粘住;消化吸收;更加茂盛
11.能吃虫;会听音乐;能预报地震;能净化水;会“咬人”
12.毛毡苔;水稻;山芋藤;水葫芦;漆树
13.还有许多奇妙的植物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文阅读。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9.本题考查找反义词的能力。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再从文中找出反义词即可。“排泄”指的是流走;指把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文中其反义词是“吸收”。“枯萎”指的是因干枯而萎缩,文中其反义词是“茂盛”。
故答案为:吸收;茂盛
10.本题考查了根据文章内容填空。仔细阅读文章第二段可知,①毛毡草能分泌出含有很甜的味道和香气的液体,粘住小虫,然后消化吸收小虫。仔细阅读文章第三段可知,②听音乐的花木、稻子比没听音乐的同样的花木、稻子长得更加茂盛。
故答案为:粘住;消化吸收;更加茂盛
11.本题考查理解短文内容。仔细阅读短文,可知短文围绕“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介绍了植物能吃虫、植物还会听音乐、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质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的五大奇妙之处。
故答案为:能吃虫;会听音乐;能预报地震;能净化水;会“咬人”
12.本题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短文重点介绍了毛毡草、水稻的奇妙之处,简略地介绍了奇妙的山芋藤、水葫芦、漆树。
故答案为:毛毡苔;水稻;山芋藤;水葫芦;漆树
13.本题考查的是省略号的作用。结合“还有可以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可知,这是作者简单介绍(列举)了奇妙的植物,后面应该还有并没有写完,因此省略号在这里表示的是列举的省略。
故答案为:还有许多奇妙的植物
三、语言表达
14.拓展题
仿照课文2-5自然段,说一说大自然还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写下来。
【答案】我家门前种了很多蔬菜,有辣椒、茄子、西红柿,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刚从地里采摘下的蔬菜,格外新鲜。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课文2-5自然段,把大自然里好玩的东西写下来,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我家门前种了很多蔬菜,有辣椒、茄子、西红柿,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刚从地里采摘下的蔬菜,格外新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