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标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认识一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
目
录
第
【新课导入】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列强加紧争夺殖民地,对世界的瓜分进入白热化阶段。1898年的美西战争、1899—1902年的英布战争和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不仅标志着帝国主义时代的开始,而且成为更大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的序幕,也预示着全球性武装冲突的即将到来。
1914年,空前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降临到人间,许多文明成果毁于一旦。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战争的过程如何?战后国际秩序又是怎样的?本节课我们就将探讨这些主题。
1898年 美西战争
1899—1902年 英布战争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探究思考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图(1914)
大背景
英法德美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矛盾激化。
1913—1914年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
【探究思考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根本原因
“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毕洛夫1899年末的讲话
德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实力强大,但占有的殖民地份额有限,由此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
【探究思考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在这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最急切地表现出获取殖民地的意愿。德国在1871年实现统一,80年代中期才有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当它走近“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经被占光了”,只能靠从老牌殖民强国手中夺取殖民地来建立和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付出的代价:
①法国把阿尔萨斯与洛林割让予德国;
②规定法国付出五十亿法郎作为赔偿德国在战争所失;
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级一致要求报仇雪恨。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
德国啃食世界
意
贸易摩擦
突尼斯问题
英
法
德
奥
俄
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积怨和北非殖民地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主要矛盾
“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变成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知识拓展】为什么英德矛盾会成为最主要矛盾?
1、英国在19世纪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工业霸权。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英国。德国是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具有强烈的侵略争霸的野心。德国从争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
3、德英两个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围绕着殖民地、世界霸权产尖
锐的矛盾。
霸权
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寻求同盟者
同 盟 国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协 约 国
(英国、法国、俄国)
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形势日益紧张。
①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
【探究思考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
具体原因
②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1880—1914年各国陆军总人数(万人)
一战前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军备竞赛一览表
【探究思考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概况
具体原因
遇刺前的斐迪南大公夫妇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探究思考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为了震慑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奥匈帝国决定于1914年6月28日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夫妇则是这次演习的总检察官。演习以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这在斯拉夫人眼中是赤裸裸的羞辱,引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组织了暗杀小组。6月28日,当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接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开枪射杀了费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直接原因
(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时代,发展到帝国主义 阶段。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毕。
(2)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3)各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激化,冲突不断,其中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4)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国际局势日趋紧张。
(5)“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根本原因)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帝国主义战争。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7-1918.11)
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宣
战
日本、美国、中国等33国先后参战
地区性战争
欧洲战争
世界大战
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
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
8月4日英、法向德国宣战,
8天后对奥匈帝国宣战
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宣战
8月10日法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俄←→德奥
巴尔干半岛
塞尔维亚←→奥匈
局势图
1914年和1916年
重点是西线
俄
英
1892年
1904年
1907年
法
意
德
奥匈
1882年加入德奥集团
南线
1879年
英法←→德
西线
东线
1915年重点是东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决定战场
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爆发,此次会战以德军失败而告终,标志其“速决战”的计划破产。英法联军伤亡26.3万人,德军损失22万人。
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次年,提出“二十一条”
1915-1916年,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1916年2月21日,凡尔登战役爆发。此次战役中,双方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1916年6月24日,索姆河战役爆发,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因其残酷性被称之为“索姆河地狱”。
施利芬计划制定
施利芬,德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该计划。目标是:
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迅速决战,各个击破(6个月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3—4个月结束战争。
1915-1916年一战形势图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埋葬尸体一般是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战斗中阵亡士兵的尸体用炮架运回来,但尸体越来越多,根本运不过来。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尸体,不仅有我们的,还有德国人的尸体。太阳照在被毒气毒死的士兵的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与海蓝色差不多。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有坐着的,跪着的,绝大多数趴在或者躺在地上。
——《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日记和回忆录》
1916年5月31日,德国为打败英国的海上封锁发动了日德兰海战,它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其中英国损失较大,被击毁战舰14艘,15.5万吨,伤亡6800人。德国损失战舰11艘,6.1万吨,伤亡近3100人。但德国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英国仍牢牢的控制着制海权,没有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英VS德
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他们的技术、高效以及勇敢,常常得到协约国官兵的称赞,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在一战中的牺牲。
1916年5月31日,德国为打败英国的海上封锁发动了日德兰海战,它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其中英国损失较大,被击毁战舰14艘,15.5万吨,伤亡6800人。德国损失战舰11艘,6.1万吨,伤亡近3100人。但德国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英国仍牢牢的控制着制海权,没有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俄国之后于1918年退出战争。
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阶段 时间 主战线 战役 评价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1914年
西线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双方伤亡近100多万,
“凡尔登绞肉机”
未能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
双方共出动150万兵力,标志着德国“速决战”破产
马恩河战役
德奥取得胜利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战役
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
同盟国投降
双方伤亡近130多万,
“索姆河地狱”
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西线
东线
参战国 目的 结果
德国 取代英国的位置,实现世界霸权,企图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的日耳曼帝国。
奥匈 帝国 占领巴尔干,取得亚得里亚海、爱琴海的出口,扩大成三元帝国。
英国 保住老牌帝国的地位,打败德国,夺取更多殖民地,在近东肢解奥斯曼帝国。
法国 为普法战争雪耻,夺回阿尔萨斯洛林,夺取德国萨尔区的殖民地,重新成为欧洲霸主。
沙俄 毁德国和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势力,建立“大斯拉夫帝国”。
海外殖民地被瓜分,面临巨额战争赔款,国内经济崩溃,发展受到限制
帝国解体
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战后经济长期低靡,对殖民地的控制能力大大减弱。
人员、经济损失惨重,
国际地位大大下降
因爆发革命退出一战,帝国被摧毁,十月革命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自身走向没落和毁灭。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探究思考二】 美国参战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德国海军舰队无法突破英军封锁,于是采用“无限制潜艇战”来破坏英军的海上补给线。所谓"无限制潜艇战"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结果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理由。
材料反映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前后态度的原因?
态度:由“中立”政策到直接参战。
原因:“中立”为了发战争财,参战为了捍卫美国利益,争夺战后世界霸权。
一战的结束(1918.11.11)
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第 次世界规模的大战
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 个
1
33
造成 人死亡, 人受伤
1000万
2000万
战火影响的人口达 之多,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
15亿
2/3
直接经济损失达 美元
2700亿
一战大数据
——以上数据均源自纪录片《世界通史100集》解说词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大战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交战双方带来了惨痛的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国际秩序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Versailles-Washington System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它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缔结条约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对德《凡尔赛和约》
对奥、保、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
【知识拓展】 巴黎和会上各国的野心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博学多才,工于辞令,手拿十四点原则,人称“百灵鸟”。主张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霸权。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谋深算、精明干练、语言犀利。被称为“狐狸”。主张削弱德国,剥夺其殖民地,让其支付战争赔款,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维护欧洲均势。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外号“老虎”。主张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赔款以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对与意大利利益有关的问题谈起来滔滔不绝,对其他的问题少开尊口。被称为“无足轻重的伙伴”。
日本代表牧野伸显,对涉及东亚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要求合法占领原德国太平洋诸岛和中国山东的权利。
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年轻的使节,据理力争,态度坚决。主张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
2、实质:巴黎和会成为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2)实质:
“凡尔赛体系”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体系,是战胜国列强重新瓜分欧洲和世界霸权而建立的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自决的原则
(1)内容:
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基础上确立的以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实质: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军备竞赛
五四运动
它…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再次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客观上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1)内容:
2、“华盛顿体系”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24—1931年,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在华盛顿体系的框架内提出了对英美的协调外交方针和“对华不干涉”原则,以免引起与英美矛盾加剧。
美国1923—1929年,整个工业生产率提高40%;法国1924年工业生产总量超过战前水平;英国1929年的工业常量也达到1913年水平。
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明确指出:凡对日本“满蒙”的特殊地位权益有侵害之虞时,则不论来自何方,都要决心为“防卫”而采取断然措施。
②消极:该体系下隐含着许多矛盾(美日矛盾、英日矛盾、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等) ,埋下了战争祸根。
【思考探究三】“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①积极:调整了主要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关系,使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的稳定,军备也得到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由来: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提出。
(2)成立:1919年4月通过盟约,1920年初正式建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3)成员:成立时44国,后增加到63国(俄、德等战败国被排斥,美 国未参加)。
(4)职能: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
(5)制度:对战败国殖民地的“ 委任统治制度”。
威尔逊发表“十四点和平纲领”
日内瓦万国宫(国联总部)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国际联盟
为了大小国都能够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十四点原则”
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国联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但是,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因此,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6)性 质: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7)宗 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8)原 则:全体一致原则
(9)操纵国:英、法
(10)实 质:是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凡尔赛宫
国际联盟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国际联盟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盟约·第一条:国际联盟之创始成员国,应以本盟约附件之各签字国,及附件内所列愿意无条件加入本盟约之各国为限。
盟约·第八条:联盟会员国承允为维持和平起见,必须缩减本国军备至适足保卫国家安全及共同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
盟约·第二十一条:国际协议如仲裁条约或区域协商类似门罗主义者,皆属于维持和平,不得视为与本盟约内任何规定有所抵触。
缺陷一:基础---建立在凡尔赛体系之上。
缺陷二:成员排斥苏美等大国,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
缺陷三:操作性——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可操作性差。
缺陷四:实质——英法操纵,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充斥其中。
【思考探究四】 国际联盟有哪些缺陷?
积极性
①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
②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③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④国联初期,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局限性
①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苏联、美国两大强国未加入),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
②国联自身也有很多缺陷,威信不足,面对30年代的战争危机和侵略战争,英法等纵容列强侵略,国联毫无作为,放任二战爆发。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国际联盟
(11)评价
英、法虽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从表面看,英帝国的疆域更加扩大,但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英帝国终于改组为英联邦……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新诞生一些民族国家
重划德国疆界
四大帝国解体
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
战争使……德意志帝国被摧毁;奥匈帝国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土耳其的所有属地被剥夺,处在痛苦的呻吟之中;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寿终正寝,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占地球陆地1/6的土地上进行试验。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变
战前: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战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1914-1918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1920欧洲制造业下降23%。
在战争的打击下,西欧元气大伤,相对衰落。尤其是英国,它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战后,法国一度是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但它想长远压制德国的企图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与破坏。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1、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变
战争中,美国给协约国各种物资达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大战后,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美国掌握世界黄金储备的40%。这使得美国成为一战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着苏联的建立了实力的增长,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③美国和日本崛起,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它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变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
不合作运动
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2009年7月25日,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哈里 帕奇去世,终年111岁。他在晚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战争是不值得的,不值得为之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更别说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我不喜欢战争”“有时我晚上还会梦到战场,当时的惨状令我无法忘怀。”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帝国主义
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国际联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课堂小结】
1、茨威格在《昨天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写道: “而最糟糕的是……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这表明一战 ( )
A. 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 B. 导致各国人员财产损失严重
C. 造成一战后西欧的相对衰落 D. 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础
2、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在此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相继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演变为全球性战争。由此可知,“全球性战争”是( )
A.科技进步的负产品 B.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C.世界整体化的产物 D.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
D
C
【变式训练】
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
3、 如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国联实质问题是( )
A.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
B.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
C.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
D.大国操纵,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
D
国际联盟
国际事务
和平
结束战争
【变式训练】
4、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建立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它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
A.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一些权利 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消除了战胜国之间的基本矛盾 D.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
D
5、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能够协调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因为( )
A.帝国主义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B.两次会议签订的条约公正合理
C.各国都需要和平安定的环境 D.都属于协约国集团,具有合作的基础
A
【变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