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语文)学科( 11 )册集体备课共(个)案
签名:
备课时间 2013.11.2 主备教师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集备课题 19、《钱学森》 上课时间
项目 内容 修改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认识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读顺 ,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体会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钱学森的资料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讨论与修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请大家阅读。(出示有关资料)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二、自主读书,初步感知1、检查效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资料,了解钱学森。 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二读课文: 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三读课文:(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理清课文脉胳。(2)思考: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环节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组织学生交流自主识字的情况。2、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交流自主识字的情况。 学生描红
板书设计 19、钱 学 森热爱祖国 艘、额
课后反思
( 六 )年级(语文 )学科(11 )册集体备课共(个)案
签名:
备课时间 2013.11.2 主备教师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集备课题 19、《钱学森》 上课时间
项目 内容 修改栏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本,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情。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3、体会课文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教学难点 体会钱学森冲破阻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无私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图片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讨论与修改
教 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检查预习,激发兴趣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2、这节课请同学们认真地读2-6自然段,想一想他的哪些做法、哪些话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二、精读课文,体会爱国之情过渡:文中钱学森的哪些话、哪些做法打动了你?为什么?出示第一句: a、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b、身在异国他乡,心系祖国人民。时刻魂牵梦萦着自己的祖国。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我的中国心》。谁来唱一唱着这首《我的中国心》,你感觉怎样?三、体会回国之难(2)出示第二句:这是对谁说的?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在答复留学生的这番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这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1、请你自己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一个师有多少人?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你想这时的美国将领会怎么样说?4、这么多年来钱学森一直被他们阻挠,想想这么多年他们会怎么留下钱学森?请你想象一下。 四、总结课文,升华精神。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爱着祖国的人民,时刻想着能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导弹之父” 自主交流 学生边读书边动笔做旁批。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句子交流体会:
钱学森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为人民多做点事。” (激动!自豪!兴奋!) 不嫌祖国穷,始终想着回国;回祖国的心情很急切,天天盼望着回国。 (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说明他是个威力无比的人才。猜猜看: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果断,生气)(他们会给他涨工资,给他更好的别墅,更高档的轿车。还会给他升官。他们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比如抓起来,拷打他。会派人监视他,把他软禁起来,不允许他外出、打电话、通信等。控制他的自由。)
板书设计 回程
思念 思念祖国
钱学森 渴望
(中国导弹之父) 归国 报效祖国
贡献
课后反思 今天自己也上了《钱学森》这篇课文。感觉自己也走进了单纯感悟人物形象的圈圈。其它方面的内容都扔掉了。课上得很单薄! 我在想一节课既要感受人物形象,又要让学生在其他方面有所得,真的不容易。因为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那么像这篇课文,能否人物形象不去感受,只根据课文特点进行其他方面的训练呢?恐怕不行。特别是对我们班的孩子来讲,他们基础比较差,扔掉了最基本的感悟,那将是一个比较大地损失。那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如何让自己的课厚重起来呢? 我在想能否在课上把感悟人物形象和渗透本文的写作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要结合,那如何结合呢?时间是不是允许? 想来想去,如果要实现读写结合,那也只能是在本文写作的某一个点上和感受课文内容结合。不可能把本文的写作特色全给学生。那么哪个点才利于读写结合呢?想来想去,觉得本文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可以和感受人物形象结合起来。即首先抓住人物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品质,然后引导学生感受抓住人物语言描写的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