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时 剪纸(一)
教学目标:
1. 欣赏剪纸作品,了解剪纸的一般常识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
2. 进行剪纸练习,学习剪纸的简单技法和创作设计方法,锻炼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剪纸的图案特点和用途,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大胆展开探究性学习,摸索剪纸小窍门,运用折、剪等技法进行形象表现,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连接与完整性,做到线线相连、面面相接。
教师准备:师:课件、红宣、剪刀、双面胶
生:红宣、剪刀、双面胶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及 设计理念
(一)创设情景,导入剪纸。 1、教师创设情境,播放关于剪纸的视频 2、回忆视频中的内容回答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是哪种艺术表现形式?你最喜欢哪张,为什么?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剪纸》 初步了解,欣赏感知 剪纸的历史及发展史 南北方剪纸特色 学剪团花 提问:“一样的剪影有些单调,还能做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在剪影上添加花纹使之成为一幅完整的剪纸作品。 教师出示剪纸常见花纹: (1)锯齿纹:常用来表现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较硬。 (2)鱼鳞纹:用来表现鱼鳞、波浪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柔和,具有动感。 (3)月牙纹:用来表现衣纹皱褶、头发、纹路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4、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如何剪团花:(1)折纸的方法(2)剪的方法 学生练习 学生自己将作品贴上“团花作品展”的展示牌上 评价 升华知识 欣赏并讲解剪纸不仅有团花还有其它形式。 阴剪:图案上的装饰纹样被(剪)去,形成镂空效果,一般要求线线相断。 阳剪:将图中的装饰花纹留下,花纹以外的部分剪(刻)去,要求线线相连。 学习对折剪纸 欣赏对折剪纸的作品 可以对造型进行夸张、变形(这一步鼓励大家大胆想象,勇于尝试); 这个环节可引申前面一课学过的关于对称美秩序美的教学内容,提示学生可以进行对称造型设计,叫做对称剪。 欣赏同年龄学生作品,看看其他同学运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示范,教师演示并讲解剪影制作步骤 要做到线线相连,面面相接。拿出另一张不同剪法,相同图案的剪纸,简单介绍阴剪和阳剪。 用剪刀将画好的轮廓剪下来,并加上眼睛(强调眼睛是由两个半圆形成的,不能刻断)提出作品要求:1、用剪纸的形式为剪纸作品展设计剪纸图样 2、发挥想象设计不同图案,比比谁的金点子最多 3、不能与老师做的重复,越新奇越好。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循环播放剪纸作品。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将学生作品直接贴到做好的展示板上,以采访形式让作者上台介绍作品。其他同学提建议。未完成或失败作品也可说说原因。 2、课堂小结:剪纸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我们的衣服图案,文具的装饰,房间的美化等等。通过今天学习,同学们更深刻感受到剪纸的魅力,今天我们还要介绍和剪纸有关的另一件艺术品:过去,人们把剪纸往灯光下一照,觉得很好看,人们就把这种叫做灯影。后来人们用牛皮、驴皮等材料在上面剪刻画,制成各种各样的戏曲人物来进行演出。这个艺术就叫做,皮影。
板书设计: 剪纸(一) 阴剪、阳剪 剪纸方法:剪、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