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音乐 年级:一年级 借鉴名师:
使用教师:
授课课题 《快乐的小熊猫》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聆听乐曲《快乐的小熊猫》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感受音乐的形象,不同的情绪和速度。 艺术表现:创设不同的音乐情景,让学生主动给乐曲创编结尾,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创意实践:初步了解管弦乐,认识竹笛,感受竹笛的音色及表现力。 文化理解:能够记住《快乐的小熊猫》主题旋律,体验音乐表达的活泼欢快地情感,培养学生对可爱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不同的情绪,激发创编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区分音乐前后部分力度、主奏乐器的不同。
教法学法 示范法,讲授法
思维工具 教具 学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创新发展
五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 思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激起思维) (一)常规导入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聆听全曲,师播放图片,引导学生用短小的小草和细长的微风来为这首乐曲排序,感受两段音乐的情绪。 学生初次聆听歌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启 思 (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启发思维) 寓教于乐 聆听A乐段 师引导学生先聆听A段音乐,询问学生这段的演奏乐器(竹笛) 师简单地介绍竹笛,今天我们来学一学笛子的吹奏姿势!先看老师做演示。 教师通过竹笛的制作原料(竹子),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熊猫)。 学生认真聆听音乐。 学生举手回答(微风在前,小草在后),A段音乐是舒缓,自由的,B段音乐是欢快,活泼的。 学生听教师介绍竹笛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