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音乐 年级:一年级 借鉴名师: 使用教师:
主备教师:
授课课题 《同唱一首歌》
教学目标 1.用自然、优美、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同唱一首歌》。 2.用舞蹈、绘画来体验感受音乐的美。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自然、优美,富有弹性的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教法学法 示范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思维工具 教具 学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创新发展
五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 思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激起思维)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除了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们,老师还邀请了4位小客人,他们来自少数民族,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师: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歌曲,来找一找4位小客人的名字吧! 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数量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启 思 (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启发思维) 寓教于乐 师:介绍每位客人的名字,民族,并出示图片展示民族的风景特色。 今天4位客人想和我们同唱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小朋友们认真听,仔细看老师的动作变化。(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一做。 跟着歌曲,一起进行强弱规律的律动。 3.师: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带着节奏朗读歌词吧。(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初听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及情绪 1.多媒体播放歌曲《同唱一首歌》,学生聆听,在伴奏段落,教师指导学生随音乐律动。 2.学唱歌曲 师做个范唱,并弹琴教授学生学习歌曲节奏,有难点的地方多教授几次。 1.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引出四名小客人的名字。 2.学生感受歌曲中情绪。 3.学生可以跟随音乐律动。 4.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5.让学生集体跟随音乐边打拍子边演唱 6.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7.学生了解休止符的使用效果。
展 思 (交流质疑,建构新知,展示思维) 用“la”模唱歌曲 注意:演唱状态要积极,歌唱姿势要正确。 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第二句的音准。 演唱第二段歌词。 模唱歌词 填词演唱
促 思 (分层训练,运用迁移,促进思维) (四)创编再现 1.教师带动集体演唱,要热情活泼的表现歌曲 。 2.分小组进行对比演唱,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旋律唱得更加标准 。 3.教师带领学生把歌曲中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名字替换成班里同学的名字。 分组表演,学生跟随歌曲加入身势律动。 学生自由创编歌词,感受音乐的乐趣。
拓 思 (总结全课,发散延伸,拓展思维 ) 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同学们能够认识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思考:这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