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四季之美》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写景散文。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独特的美,表达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全文300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在作者的眼里,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是最美的时刻。每段开头,作者先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接着抓住这一时刻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文章语言简洁,仿佛一位邻家女孩娓娓道来,娴静委婉,韵味不尽,值得再三品味。五上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写景课文,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习写景文章必然离不开感受、情感,体会“情”很重要。因此,“读”是这类课文教学的精髓,更是这类课文教学的生命线。本课课后习题就提出了“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背诵课文”的要求,只有让学生用心、用情地去读,读出语言文字的灵动,才能教出本单元阅读文本的个性与特色,才能充分将本阶段“读”的目标落实到位。
教材目标:
1.梳理结构,关注选景,了解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感受。
2.通过美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独特,感受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的迷人景色;
教学重难点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材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诗句导入,简介作者
1.谈话:宋朝诗人释慧开曾说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化妆师,把一年四季装扮得各有其美,今天就让我一起学习课文《四季之美》,看看作家又是怎样表达四季的美。
2.借助导图,简介作者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结构之美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圈划:在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是什么。
2.交流反馈并板书:春之黎明、夏之夜晚、秋之黄昏、冬之早晨。
3.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向我们展示四季的独特韵味)
4.作者写作顺序藏在哪里?(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
5.师小结:借助每一段的关键句来把握文章内容,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好方法。
6.齐读四句话。
三、关注选景,明用词之美
1.每一个季节最美的都不是具体的景物,而是一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你在干什么?
2.作者写的这些时间段,我们要么在睡觉,要么在上学做作业,都在忙碌中,不太去关注这个时间段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作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你看到的,我不写,你们没有看到的、不关注的我写给你们看,这就叫——独特。
3.在这四个独特的时间段,作者又写了哪些事物呢 自由读课文,并圈画批注。
4.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者又是怎样把它们写得不寻常的呢?我们再回到文中去找一找。生勾画,如:(鱼肚色的天空 )
5.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这些事物的呢?对圈画的词语进行了分类,(颜色、数量 、不同的状态等)
6.关注叠词
四、读春之黎明,赏色彩变化之美
过渡: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最美是黎明。
1.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读,边读边思,春天的黎明美在哪里?你关注到了哪些词,在书上圈画出来。
2.交流。
(1)师相机出示词组: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2)出示天色变化的三幅图
(3)引读词组:春天的黎明美在——美在——美在——
(4)观察这三个词组,有什么发现?(色彩之美)
3.作者观察仔细,用词准确,又用哪些词写出了这些颜色的细微变化?(出示: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读出区别。
4.这么细致的变化,都被作者细腻地捕捉到,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色彩的动态变化?
(1)交流,出示动词:泛着、染上、飘着
(2)把动词送进去读
5.教师小结:这一句话,作者运用了恰当的动词体写出了黎明的天空神奇的富有魅力的变化,像这样体现着景物一种变化的描写,我们把它称之为动态描写,它呈现着一种妙不可言的动态变化之美。(师板书:动态变化)
6.让我们借助画面试着背一背。
五、读夏之夜晚,品动静结合之美
(一)学生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提示:
默读或轻声朗读第2段,思考:夏之夜晚美在何处?你又从哪儿感受到的?找出关键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2.小组合作学习,用你喜欢的方式交流夏天的夜晚美在哪里。
(二)交流分享
1.三种夏天夜晚之美
细心的同学很快就会发现,这段文字其实写了几种夜?(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蒙蒙的雨夜。)
①引读:夏天的夜晚美在——美在——美在——
②在作者的眼中,她最喜欢哪一种夏夜的美?你怎么看出来的?
(关注关联词“固然”“也”“即使……也”)
(从“这情景着实迷人”,看出作者最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
2.萤火虫两种不同的飞行姿态之美
①出示萤火虫飞的两个句子,说说这两处萤火虫的飞有什么不同?(飞的目的不同、飞的时间点不同、飞的姿态不同。)
②预设:漆黑漆黑的暗夜,它们出来干嘛?
蒙蒙细雨的夜晚,这一两只萤火虫又出来干嘛?
③想象画面感情读
④出示图片,创设情境读
⑤交流读后感受,总结写法。
这样的夏夜又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宁静)
作者就是这样巧妙地借助萤火虫的飞行,为我们呈现了夏夜独特的宁静之美。这种写法叫做以动衬静。(板书:以动衬静)
六、总结写法,迁移运用
1.结合板书,总结写法:同学们,通过这两自然段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仿照课文1.2段写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