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12-10 12: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文科)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若,则的值为 ( )
A.0 B.1 C. D.
2.复数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 )

3.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 ( )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命题“,”的否定是“,”
B.命题 “已知,若,则或”是真命题
C.“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
D.命题“若,则函数只有一个零点”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5.已知a,b,c是三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上述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A若a⊥c,b⊥c,则a∥b或a⊥b
B若,,则∥;
C若a,b,c,a⊥b, a⊥c,则;
D若a⊥, b,a∥b,则。
6.已知向量=(),=(),则-与的夹角为( )
A. B. C. D.
7.过点P(0,1)与圆相交的所有直线中,被圆截得的弦最长时的直线方程是 ( )
A. B.
C. D.
8.在可行域内任取一点,其规则如流程图所示,则能输出数对()的概率是( )
A.
B.
C.
D.
9已知三个数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则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或 D. 或
10.数列的首项为,为等差数列且 .若则,,则 为 ( )
A. 0 B. 3 C. 8 D. 11
11.函数(>2)的最小值为 ( )
A. B. C. D.
12.对于函数,若在其定义域内存在两个实数、(<),使当时,函数的值域也是,则称函数为“闭函数”。若函数是闭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3.右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果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为正方形,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
14.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4:3,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_________学生.
15.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___.
16.以下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①把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象;
②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是,,它们的交点是P,则方程表示的曲线经过点P;
③由“若,则”。类比“若为三个向量),则 ;
④若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则三点,(),()共线。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在中,设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向量,向量,若
(1)求角的大小 ;
(2)若,且,求的面积.
18.(12分)为了解某市今年初二年级男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从该市初二年级男生中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掷实心球”的项目测试.成绩低于6米为不合格,成绩在6至8米(含6米不含8米)的为及格,成绩在8米至12米(含8米和12米,假定该市初二学生掷实心球均不超过12米)为优秀.把获得的所有数据,分成五组,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有4名学生的成绩在10米到12米之间.
(Ⅰ)求实数的值及参加“掷实心球”项目测试的人数;
(Ⅱ)根据此次测试成绩的结果,试估计从该市初二年
级男生中任意选取一人,“掷实心球”成绩为优秀
的概率;
(Ⅲ)若从此次测试成绩最好和最差的两组男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再进行其它项目的测试,求所抽取的2名学生来自不同组的概率.
19(12分)如图1所示,在Rt△ABC中,AC =6,BC =3,∠ABC= ,CD为∠ACB的角平分线,点E在线段AC上,且CE=4.如图2所示,将△BCD沿CD折起,使得平面BCD⊥平面ACD,连接AB,设点F是AB的中点.
(1)求证:DE⊥平面BCD;
(2)若EF∥平面BDG,其中G为直线AC与平面BDG的交点,求三棱锥的体积.
20. (12分)已知点F是抛物线C:的焦点,S是抛物线C在第一象限内的点,且|SF|=.
(Ⅰ)求点S的坐标;
(Ⅱ)以S为圆心的动圆与轴分别交于两点A、B,延长SA、SB
分别交抛物线C于M、N两点;
①判断直线MN的斜率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
②延长NM交轴于点E,若|EM|=|NE|,求cos∠MSN的值.
21.( 12分)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若函数在[1,4]上是减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O交直线OB于E、D,
连结EC、CD.
(Ⅰ)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Ⅱ)若tan∠CED=,⊙O的半径为3,求OA的长.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是过点,方向向量为的直线,圆方程
(1)求直线的参数方程
(2)设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求的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a是常数,a∈R)
(Ⅰ)当a=1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Ⅱ)如果函数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数学(文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AABBD CDBCB AD
二 .填空题:
13 . ; 14 . 20 ; 15 . -7 ; 16 . ①②④
18
解:(Ⅰ)由题意可知,解得.
所以此次测试总人数为.
答:此次参加“掷实心球”的项目测试的人数为40人. ……………………4分
(Ⅱ)由图可知,参加此次“掷实心球”的项目测试的高三男生,成绩优秀的频率为,则估计从该市高三年级男生中任意选取一人,“掷实心球”成绩为优秀的概率为. ……………………8分
(Ⅲ)设事件A:从此次测试成绩最好和最差的两组男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来自不同组.
由已知,测试成绩在有2人,记为;在有6人,记为.
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2人有
,共15种情况.
事件A包括共8种情况. 所以.
答:随机抽取的2名学生来自不同组的概率为. ……………………………12分
19解:(1)在图1中,因为AC=6,BC=3,所以,.
因为CD为∠ACB的角平分线,所以,.(2分)
因为CE=4,,由余弦定理可得,
即,解得DE=2.
则,所以,DE⊥DC.(4分)
在图2中,因为平面BCD⊥平面ACD,平面BCD平面ACD= CD,DE平面ACD.且DE⊥DC,所以DE⊥平面BCD.(6分)
(2)在图2中,因为EF∥平面BDG,EF平面ABC,
平面ABC平面BDG= BG,所以EF//BG.
因为点E在线段AC上,CE=4,点F是AB的中点,
所以AE=EG=CG=2.(8分)
作BH⊥CD于点H.因为平面BCD⊥平面ACD,
所以BH⊥平面ACD.
由已知可得.(10分)
,所以三棱锥的体积.(12分)
20..解:(1)设(>0),由已知得F,则|SF|=,
∴=1,∴点S的坐标是(1,1)----------------- -------2分
(2)①设直线SA的方程为
由得
∴,∴。
由已知SA=SB,∴直线SB的斜率为,∴,
∴--------------7分
②设E(t,0),∵|EM|=|NE|,∴,
∴ ,则∴--------------------------8分
∴直线SA的方程为,则,同理
∴-------------12分
21.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0,+∞)。
当时, 2分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
-
0
+
极小值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单调递增区间是。
极小值是 6分
(2)由,得 8分
又函数为[1,4]上的单调减函数。
则在[1,4]上恒成立,
所以不等式在[1,4]上恒成立,
即在[1,4]上恒成立。 10分
设,显然在[1,4]上为减函数,
所以的最小值为的取值范围是 12分
24.解:(Ⅰ)
∴的解为 . 5分
(Ⅱ)由得,. 7分
令,,作出它们的图象,可以知道,当时,
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所以,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1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