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共2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共2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7 15:0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重点)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重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先读一读两个例句,再引导学生交流:这两个例句哪些地方有新鲜感?分享各自在课内外遇到过的类似的表达形式,最后抄写积累这两个例句。
2.词句段运用
(1)先通过多种形式把成语读正确;再引导学生交流这两组成语的特点,并把同类的信息进行梳理;最后拓展交流所知道的类似的成语。
(2)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课文时是如何把这些句子读好的;再尝试朗读,边读边思考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最后指名朗读句子,师生评议。
(3)先引导学生观察兴趣小组的名字,发现特点;再根据泡泡中的提示说说这五个小组名字体现的活动特点和个性;最后尝试取一两个兴趣小组的名字。
3.日积月累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古诗读正确;借助插图、联系上下诗句推测词语的意思,想象古诗描写的画面;最后熟读成诵,并通过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古诗朗读动漫。
学生准备:积累好词好句的积累本。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的三篇课文,感受到了边疆小学的欢乐,欣赏了花的学校,也见识了伟人在私塾学习中的勇敢。课文中总有一些新鲜感十足的词句让我们眼前一亮,面对这样的词句,我们该怎么做呢?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句。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
(2)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句子一个是课文中的,一个是课外的。第二个例句也是泰戈尔写的,和《花的学校》语言风格相近。谁能说说第二句话是什么意思?
(3)齐读句子。
(4)交流:这两个例句哪些地方有新鲜感?在课内或课外阅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表达形式?
2.自主活动。
(1)小组内交流自己在读书时读到并摘抄在积累本上的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
(2)把喜欢的句子写在卡片或者树叶上,做成书签。
3.小结:看到有新鲜感的、优美的词句,我们要多读几遍,然后抄写在积累本上。相信经过这样的练习,你一定会积累到很多好的词句。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成语:
zhǎo diào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chì jí zào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1)借助拼音把这八个成语读正确,重点关注“爪、吊、赤、疾、燥”的读音。
(2)多种形式读成语:
①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成语,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
②想象成语描写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合作读成语。如,男生读“面红”,女生读“耳赤”。
(3)同桌交流两组成语的特点,全班交流,注意把同类的信息进行梳理。
①这八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都和人有关。有的描写人的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有的描写人的心理,如,提心吊胆。
②第一组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组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
(4)拓展:你还能说出一些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吗?
预设:手舞足蹈、牵肠挂肚、指手画脚……
2.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请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同桌互相读一读,练一练,看看谁读得好,更能表达句子的意思。
(3)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句中的“真的”“地下的”,第二句中的“一点儿”,第三句中的“不懂就要问”都是朗读时要强调的重音。重音也有很多不同的读法,第二句中的“一点儿”要轻读,第一句中的“真的”、第三句中的“不懂就要问”就可以慢读来表达句子的含义。
(4)朗读体会,朗读展示,师生评议。
(5)全班齐读。
四、巩固练习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摇(  )晃(  )  披(  )散(  )  张(  )舞(  )  提(  )吊(  )
(  )红(  )赤  (  )忙(  )乱  (  )疾(  )快  (  )干(  )燥
五、拓展延伸
把自己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做成手抄报,在班级中展示并交流积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2.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词语: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3.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
4.小结:同学们上节课肯动脑思考,主动记忆,收获不少啊!这节课我们继续努力,好吗?
二、学习巧取组名
1.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兴趣爱好。
2.过渡:同学们的爱好很广泛!那就让我们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
3.课件出示几个兴趣小组的名字,说一说这些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是什么,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篮球侠 巧手剪纸组 鲲鹏航模队 探索者小队 黑白棋社
预设:这些名字体现了兴趣小组活动的特点。
这些名字非常吸引人,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名字有新鲜感,让人特别想加入。
这些名字中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4.小结:是啊!看来给兴趣小组起名字也是一门学问,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那现在就试着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吧。
5.展示各兴趣小组所起的名字,大家互相评议。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一读古诗。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自己不认识的字。教师相机强调“樾、捕、蝉”的读音。
3.出示个别字词的意思,借助插图,联系上下诗句推测,请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牧童: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yuè):道旁成荫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7)立:站立。
4.结合插图,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5.教师说诗意,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6.指导朗读。
7.练习背诵。
(1)独立背诵。
(2)同桌之间合作背一背。
(3)指名背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继续摘抄、积累优美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