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师说
积累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学习文中运用的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树立尊师的美好风尚,培养谦虚好学的美德。
学习目标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可见一斑: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这一千古佳文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
背景解读
常识梳理
常识梳理
常识梳理
常识梳理
第二部分
文意疏通
第三部分
精析文本
1.第一段可分为几个层次?每层各写了什么内容?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说理?有什么作用?
明确:
(1)第一段可分为三层。
(2)前两句总说老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3)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
(4)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答案
2.找出第二段中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想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情感: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
②“其皆出于此乎?”情感:质疑、否定。
③“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情感:责备、叹息。
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情感: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
⑤“其可怪也欤!”情感:猛烈的讽刺、强烈的不满。
3.文章第二段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 果 观点
纵比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从师而问 圣益圣 自比 于其子 小学 耻师 横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智反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古之圣人
择师而教之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之
大遗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4.第三段中,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这种论断有何价值?
明确: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
(2)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5.第三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引用论证。引用孔子的名言,增加权威性,能增强说服力。照应前文“古之学者必有师”,也为后文的观点“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做了事例铺垫。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全文是怎样围绕该中心论点展开的?
明确: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
(2)文章出言破题,抓住中心,高屋建瓴,提出全篇纲领性的论题,全文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反复进行论证。第二段和第三段中派生出的“圣人犹且从师”“不耻相师”“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等分论点,都是从某一个方面来进一步阐明中心论点的。末段看似是无关紧要的交代,实则是以李蟠为例,说明今之贤士也从师求学,是全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紧扣文章的中心。总之,本文结构严谨,不生枝蔓;论点明确,中心突出。
7.作者为什么要给李蟠写这篇《师说》?
明确:
(1)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2)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根据背景我们知道,虽然已是唐代,但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习,这恰恰符合作者提出的“师道”精神。正是基于以上两点韩愈才“作《师说》以贻之”。
8.对于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韩愈认为哪一项是主要的?第一段中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明确:
(1)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
(2)“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三者皆说,但“受业”不是论述的主要对象,所以对此不作阐述。
9.《师说》以其雄辩的力量和不容置疑的气势享誉文坛,被人们广为传诵。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明确: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的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