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盼》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盼》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7 19: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盼》
一、文本教学解读
《盼》节选自铁凝的同名小说,写了妈妈为“我”买了新雨衣,“我”强烈盼望着能够穿上它,好不容易有一天下了雨,却因为放学在家而没有机会穿,第二天一早,终于又下起了雨,“我”如愿穿上了新雨衣。单从内容来看,这篇小说讲述的事情很普通,就是小孩子期盼着穿上新雨衣的故事,但从写法上看,这篇小说非同寻常,作者用一件想象中的事情——这件事不一定发生在铁凝身上,甚至不一定真实发生过,只不过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故事,但作者细腻描述的这种“盼”的心理,却真实的发生在每个人心里。
作者是怎样把“盼”这种心理写具体的呢?这是我们学习《盼》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围绕着“盼”这一心理,作者写了“我”一连串的反常行为,如,“我”在屋里穿雨衣,“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我”盼着变天,“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我”借故外出,“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我”盼着雨停,“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
人物的行为举止是心理活动的外显,“我”一连串的反常行为,突显了“盼”的心理活动。“我”在屋里迫不及待地试穿新雨衣,是因为新雨衣“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而是有两只袖筒,“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此款式新颖,造型独特的新雨衣,让人禁不住想一直穿在身上,这种“期盼”,儿时的我们都有共鸣。“我”盼着变天,是因为“我”一直没有机会把新雨衣穿出去,“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这种“盼望”,酣畅淋漓地体现在两处“一直安安静静”中。“我”借故外出,是因为“雨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这种“渴望”,儿时的我们也都有共鸣,不仅如此,这种“盼”的心理还体现在“我”和妈妈的对话中,“我嚷着...”,体现了“我”渴望穿雨衣外出的迫切;“我嘟囔着...”,体现了“我”想法泡汤的失落;“我央求着...”,体现了“我”渴望外出的坚持;“我只好...”体现了“我”计划无望的不甘。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识字学词,认识并会写“袖、篷”等13个生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通过找出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小事件”,体会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清楚。
学习重难点:通过抓不同事件品读、体会,领悟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具体,写生动。
二、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 勾连经验,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勾连经验。
(1)出示课题《盼》,引导学生组词理解。(期盼、企盼、切盼)
(2)交流话题:你曾经有过“非常非常想得到”的经历吗?
2.任务驱动,自读自悟。
(1)任务驱动,引发期待。
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非常非常想得到”的种种经历,就是“盼”。那我们怎样把“盼”这种心理写具体呢?我们走进铁凝的小说《盼》。
(2)缘题质疑,自读自悟。
围绕课题,你有哪些疑惑?(谁在“盼”,“盼”什么)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谁?主要事件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阅读理解中,勾连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主动建构,在此基础上,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有意义的主动学习状态。】
板块二 梳理情节,感悟写法
1.自主阅读,完成学习单。
学习任务:
默读课文,用小标题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思考课文围绕“盼”都写了哪些事例?
(1)提炼小标题,梳理情节。
得到新雨衣→着急试穿→盼着变天→借故外出→盼着雨停→如愿穿上新雨衣
借助以上板书,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借助思维导图,理解文章结构。
“盼”的小事件
【设计意图:阅读小说,要关注情节变化,通过提炼小标题梳理情节,再借助思维导图,可以让小说的情节起伏变化、行文结构一目了然。】
2.关注“小事件”,体会写法。
(1)找到具体的一个“小事件”,抓住关键词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示例:
关注“借故外出”的小事件,抓住“我嚷着”、“我嘟囔着”“我央求着”、“用眼瞟着窗外”、“我脸红了”等关键词,在这些关键词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2)联系上下文,体会“我”兴奋、失落、央求、不甘的情绪变化。
(3)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借故外出”的小事件,详细描写了“我”和妈妈之间的对话,细腻地展现了“我”兴奋、失落、央求、不甘的情绪变化,联系上下文,找到这些情绪变化,就找到了这篇小说的写作密钥。】
板块三 梳理归纳,学习表达
1.联系“交流平台”,总结表达方法。
(1)自主阅读“交流平台”,结合课文内容和思维导图,形成观点。
(2)组织交流,总结表达方法。
2.创设情境,学习表达。
【写作与表达】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个“我”的梦。
(出示)
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慢慢睡去......
【设计意图:为了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围绕一个意思将重点内容写具体、写详细”的表达方法,“写作与表达”通过创设情境,利用课文留白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迁移运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