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17 18:00:4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五上·柯城期末)“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整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C
【知识点】光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所以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的说法正确。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天上的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水中的月亮是天空中的月亮通过反射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光源。
故选:C。
2.(2020五上·柯城期末)日食时月球介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挡住了太阳的光。日食的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形的,这个现象可以用(  ) 的原理来解释。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能反射 C.光会发生折射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日食和月食都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当月球遮挡住太阳,不能看到太阳就是日食,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阳光不能照射到月球上就是月食。
3.(2020五上·柯城期末)士兵利用潜水艇上的潜望镜能在水下看到水面上的军情,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
A.反射原理 B.折射原理 C.直射原理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物体,就有一部分光线从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士兵利用潜水艇上的潜望镜能在水下看到水面上的军情,主要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4.(2020五上·柯城期末)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  )。
A.点燃的蜡烛
B.太阳
C.正在播放电影的影院巨幕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正在播放电影的影院巨幕不是光源。
5.(2020五上·红塔期末)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
A.美观干净 B.有利于光的反射 C.减少光的反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光的反射,使教室更加明亮。
6.(2020五上·柯城期末)地球表面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下面有一段关于地形 的描述:“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与这段描述相符的地形是(  )
A.盆地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的地形是盆地,除此外,我还知道高原、山地、丘陵、峡谷等地形。
7.(2020五上·柯城期末)下列情况中,土地被侵蚀最厉害的是(  )。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坡度大、降雨量大,无核物覆盖的土地,被侵蚀得最厉害。
8.(2020五上·柯城期末)下面的环境中,土地受到雨水侵蚀最严重的是(  )。
A.茂密的森林 B.绿绿的草原 C.平整的沙滩 D.荒凉的坡地
【答案】D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荒凉的坡地,有坡度、没有植被覆盖,土地受侵蚀最严重。
9.(2020五上·柯城期末)下列自然灾害不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
A.地震 B.火山爆发 C.台风
【答案】C
【知识点】台风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壳变动的认识,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都和地壳的变动有关。台风与地壳变动无关。
10.(2020五上·柯城期末)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长江的水也越来越浑浊,长此下去,也许会变成第二条“黄河”。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  )。
A.植被被不断破坏
B.降水量越来越大
C.地形的坡度越来越大
【答案】A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造到破坏后,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长江的水也越来越浑浊,原因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植被被不断破坏。
11.古埃及人利用(  )来计时。
A.星座 B.水钟 C.机械钟
【答案】A
【解析】【解答】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通过观察这些星座在一年里横贯天空的情况,利用星座计算时间。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埃及人对时间的划分依据。
12.(2020五上·柯城期末)有一个摆,摆绳长20厘米时,每分钟摆动28次,摆绳长10厘米时,每分钟摆动45次。要使它每分钟摆动40次,摆绳的长度应该调整到大约(  )。
A.10~20厘米之间 B.10厘米以下 C.20厘米以上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有一个摆,摆绳长20厘米时,每分钟摆动28次,摆绳长10厘米时,每分钟摆动45次。要使它每分钟摆动40次,即摆绳的长度应该调整到大约10~20厘米之间。
13.树木以(  )来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A.年轮 B.大小 C.高矮
【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同时树木生长环境的改变,在年轮上也有体现。所以树木以年轮来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故答案选A。
【分析】根据年轮的产生进行分析。
14.(2020五上·柯城期末)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  )。
A.机械摆钟 B.石英钟 C.原子钟
【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计时工具从日晷、水钟,发展到摆钟,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原子钟的出现更是将精度提到了新的高度,原子钟的计时精度高于其他任何时钟,它是根据原子振荡的原理来精确计时的,其精确度达到每2000万年误差仅1秒。故C选项符合题意。
15.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正方法是(  )
A.与同学对表 B.听广播报时 C.自己估算
【答案】B
【解析】【解答】当手表出现偏差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听广播或电视机报时来校正,这样会比较准确,而跟同学校对很可能还是存在偏差,而自己估算存在的偏差会更大,因为自己估算很容易受自己的感觉干扰。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现代的计时器。
16.(2019四上·余杭期末)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于(  )。
A.呼吸 B.消化 C.心跳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17.(2019四上·婺城期末)我们在体育课上做运动,需要身体各器官的协调配合。其中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活动的器官是(  )。
A.肌肉 B.骨骼 C.关节
【答案】B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叫做骨骼。分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体外的硬壳以及某些脊椎动物(如鱼、龟等)体表的鳞、甲等叫外骨骼。
18.(2019四上·南浔期末)心脏的肌肉舒张,血液(  )。心脏。
A.流出 B.流回 C.先流出后流回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脏的心肌舒张,血液流入心脏。
19.(2020五上·柯城期末)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是在(  )指挥下协同工作的。
A.脑 B.心脏 C.神经系统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是大脑指挥下协同工作的。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20.(2020五上·柯城期末)马拉松是一项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马拉松运动需要身体器官进行高强度工作,因此对健康不利
B.跑马拉松时,需要心、肺这两个内部器官参与,不需要其他器官协同工作
C.坚持马拉松运动,能增加肺活量和心脏的运动强度,还能够增强意志力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马拉松运动是一项高强度运动,需要身体多个器官同时参与,协同工作。坚持马拉松运动,能增加肺活量和心脏的运动强度,还能够增强意志力。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21.(2020五上·柯城期末)不能通过放大镜或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放大镜;望远镜
【解析】【分析】望远镜核心部件是凸透镜,它对光有汇聚作用,我们平时不可以拿着放大镜、望远镜去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到我们的眼睛。甚至会烧坏我们的眼睛,造成不可逆转的毁坏。
22.(2021三下·邓州期末)“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这句话说明月亮很亮,它是光源。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月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它的光是反射的太阳的光。
23.(2020五上·柯城期末)潜望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24.(2020五上·柯城期末)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跳次数会明显加快。(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位于人体的胸腔内,两肺之间,略偏左,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它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脏跳动次数会明显加快,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25.(2020五上·柯城期末)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体的一切感觉活动,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的,大脑对人体至关重要。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的大脑中左半球偏重于分析等功能,右半球偏重于逻辑的功能。
26.(2020五上·柯城期末)大脑摸起来很坚硬,不容易受到损伤。(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脑不同区域受损都会导致分管的功能减弱或丧失。如果分管运动的区域受损,会导致人的运动不协调或丧失运动能力。如果大脑受到损伤,人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记忆能力等就会受到影响。大脑摸起来很坚硬,如果不注意,会受到损伤。
27.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
【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 根据伽利略的等时性原理,钟摆每次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相等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钟摆的等时性特点。
28.古代的水钟比现在的石英钟计时精确。
【答案】(1)错误
【解析】【解答】古代水钟是通过水滴的保持一定的速度流动,用水量来计量时间,这种方法错在较大的误差,随着科技的进步,慢慢出现了机械时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而且石英钟在提高材料质量的基础上更是提高了精确度。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机械时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29.如果在一瓶矿泉水的盖子上戳一个洞,让矿泉水瓶中的水慢慢地滴下来,直至瓶中的水滴完,这段时间中水滴下来的速度是不变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解答】在一瓶矿泉水的盖子上戳一个洞,水的滴落速度会越来越慢。
【分析】开始时水量较多瓶口处受到的压力较大,水流速度较快,之后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会越来越慢。
30.(2020五上·柯城期末)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灰是指由火山喷发出而直径小于2毫米的碎石和矿物质粒子。火山爆发虽然带来危害,但火山灰却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31.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时受到灾害。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解答】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时受到灾害。
【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32.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分析】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三、综合题(共48分)
33.(2020五上·柯城期末)请根据下面所示,结合课内所学和生活所见,回答问题。
(1)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侵蚀 B.沉积
(2)在河水长期作用下,这条河的弯道处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越来越直 B.越来越弯 C.保持不变
(3)有人想在乙岸建房子,你认为合适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4)河流弯道处,河水流速更快的是(   ),侵蚀更明显的是(   )。
A.甲岸
B.乙岸
【答案】(1)B
(2)B
(3)合适,因为乙岸会发生沉积(合理即可)
(4)A;A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1)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会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分析图片可知,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沉积。
(2)分析图片可知,河流弯道处,甲乙两岸中,河水流速更快的是甲岸,侵蚀更明显的是甲岸,甲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侵蚀,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沉积,B区域的面积会逐渐扩大。在河水长期作用下,这条河的弯道处可能发生的变化是越来越弯。
(3)有人想在乙岸建房子,是合适的,因为这个地方泥土不断的沉积,对房子不会产生威胁。
(4)河流弯道处,甲乙两岸中,河水流速更快的是甲岸,侵蚀更明显的是甲岸,甲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侵蚀,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沉积。
34.(2020五上·柯城期末)某小组同学在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中的事物分别模拟什么,请连线。
喷水壶喷水 被雨水侵蚀的土壤
方形塑料盆中的泥土 自然界中的土
圆形塑料盆接的泥水 自然界中的雨水
(2)如图所示,让“雨水”降落到斜坡的土上,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如果要研究“降水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等。
(4)通过实验,我们还知道降水量的大小、   、   等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5)关于土壤和人类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土壤丰富,不需要保护
B.土壤为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
C.流水侵蚀及人类不当的行为都会导致土壤减少,所以应植树种草,保护土壤
【答案】(1)
(2)土壤表面出现沟壑,有泥水流出。
(3)降水量的大小;坡度大小;有无植被
(4)坡度大小;有无植被
(5)A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喷水壶喷水模拟自然界中的雨水,方形塑料盆中的泥土模拟自然界中的土,
圆形塑料盆接的泥水模拟被雨水侵蚀的土壤。
(2)让“雨水”降落到斜坡的土上,土壤的表面出现沟壑,有泥水流出等现象。
(3)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降水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时,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降水量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坡度大小、有无植被等。
(4)通过实验可知降水量的大小、坡度大小、有无植被等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5)土壤作用很多,土壤为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但是流水侵蚀及人类不当的行为都会导致土壤减少,可以通过植树种草来保护土壤。地球表面土壤丰富,不需要保护的说法错误。
35.五一放假,小华一家人去公园游玩。看到一个秋千架,小华赶紧上去玩了起来。这时爸爸提出了几个科学问题,小华被难住了,请你思考并回答。
(1)秋千和摆有什么联系?
(2)妈妈(较重)和小华(较轻)荡同一个秋千,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荡的次数多?
为什么?
(3)小华想要飞起来的感觉,让爸爸把秋千荡得更高、幅度更大一些,你的办法是:   。
【答案】(1)秋千是单摆。
(2)同样多,因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3)起始时站在秋千上,在最高点开始下落时下蹲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秋千实际上是一种单摆,无论是大人还是小朋友,摆动的次数在相同的时间内都一样多,因为摆长和重量无关,和摆长有关。
【分析】摆动次数的快慢只和摆动的长度有关。
36.(2020五上·柯城期末)小明用塑料瓶制成一个能计时10分钟的水钟,如下图。
(1)上图所示的“水钟”,属于(  )。
A.泄水型水钟 B.受水型水钟 C.存水型水钟
(2)下列因素中,和该水钟的滴水速度没有关系的是(  )。
A.上方瓶中的水位 B.下方瓶中的水量 C.瓶盖开孔的大小
(3)上图所示的“水钟”,在10分钟内的滴水速度(  )。
A.保持不变 B.越来越快 C.越来越慢
(4)贴在塑料瓶上的刻度纸,它的刻度单位最可能是(  )。
A.厘米 B.毫升 C.分钟
(5)为了让该水钟计时更准确,应该怎样改进刻度纸上的刻度?请写出一条建议。
【答案】(1)B
(2)B
(3)C
(4)C
(5)刻度不应该均匀,越往上刻度越密。(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1)如图所示的“水钟”,属于受水型水钟,计时的刻度在下面的容器上。
(2)该水钟的滴水速度没有关系的是下方瓶中的水量。
(3)如图所示的“水钟”,在10分钟内的滴水速度越来越慢,这和上面瓶中水位的高低有关系。(4)贴在塑料瓶上的刻度纸,它的刻度单位最可能是分钟。
(5)为了让该水钟计时更准确,改进刻度纸上的刻度,水中的刻度表应该是不均匀的,从最下面开始时越往上刻度间距越密。
37.(2020五上·柯城期末)《战狼2》的热映,让更多人对“特种兵”这个群体充满了好奇。优秀的特种兵要进行很严格的体能训练,我们一起去看看!
(1)举哑铃是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举起哑铃时,手臂上侧肌肉(  )。
A.收缩变硬 B.舒张变软 C.没有明显变化
(2)举哑铃的过程中,还有(  )也在协同工作。
A.骨骼 B.关节 C.骨骼和关节
(3)负重越野跑也是家常便饭。当特种兵们跑步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跑步时,人体中的大脑起了控制的作用
B.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C.只有手、脚、心脏、肺和大脑参与活动
(4)高强度训练结束后,特种兵的呼吸次数也会增加,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5)如果不常运动的普通人和特种兵们比赛1公里越野跑,结束后测量每分钟心跳次数,可以发现(  )。
A.特种兵更多 B.普通人更多 C.一样多
(6)和不常运动的普通人比,相同运动量后,特种兵恢复到正常呼吸所需时间(  )。
A.更长 B.一样长 C.更短
【答案】(1)A
(2)C
(3)C
(4)B
(5)B
(6)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关节和肌肉的运动;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1)举哑铃是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举起哑铃时,手臀上侧肌肉①会收缩变硬,拉动骨骼向上运动。故A选项正确。
(2)举哑铃的过程中,不但有肌肉收缩产生拉力,还有骨骼、关节同时参与运动,共同协调工作。故C正确。
(3)A.负重越野跑步时,人体中的大脑是指挥系统,起到了控制的作用,该说法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该说法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越野负重跑步时,并不是只有手、脚、心脏、肺和大脑参与活动,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也同时配合协调运动,该说法是错误的,故C符合题意;
(4)高强度训练结束后,特种兵的呼吸次数也会增加,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氮气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故B正确。
(5)如果不常运动的普通人和特种兵们比赛1公里越野跑,结束后测量每分钟心跳次数,可以发现特种兵较少,普通人更多。故B选项符合题意。
(6)和不常运动的普通人比,特种兵心肺功能更强,各系统协调配合更好,在完成相同运动量后,特种兵恢复到正常呼吸所需时间更短一些。故C选项正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五上·柯城期末)“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整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2020五上·柯城期末)日食时月球介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挡住了太阳的光。日食的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形的,这个现象可以用(  ) 的原理来解释。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能反射 C.光会发生折射
3.(2020五上·柯城期末)士兵利用潜水艇上的潜望镜能在水下看到水面上的军情,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
A.反射原理 B.折射原理 C.直射原理
4.(2020五上·柯城期末)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  )。
A.点燃的蜡烛
B.太阳
C.正在播放电影的影院巨幕
5.(2020五上·红塔期末)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
A.美观干净 B.有利于光的反射 C.减少光的反射
6.(2020五上·柯城期末)地球表面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下面有一段关于地形 的描述:“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与这段描述相符的地形是(  )
A.盆地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7.(2020五上·柯城期末)下列情况中,土地被侵蚀最厉害的是(  )。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8.(2020五上·柯城期末)下面的环境中,土地受到雨水侵蚀最严重的是(  )。
A.茂密的森林 B.绿绿的草原 C.平整的沙滩 D.荒凉的坡地
9.(2020五上·柯城期末)下列自然灾害不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
A.地震 B.火山爆发 C.台风
10.(2020五上·柯城期末)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长江的水也越来越浑浊,长此下去,也许会变成第二条“黄河”。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  )。
A.植被被不断破坏
B.降水量越来越大
C.地形的坡度越来越大
11.古埃及人利用(  )来计时。
A.星座 B.水钟 C.机械钟
12.(2020五上·柯城期末)有一个摆,摆绳长20厘米时,每分钟摆动28次,摆绳长10厘米时,每分钟摆动45次。要使它每分钟摆动40次,摆绳的长度应该调整到大约(  )。
A.10~20厘米之间 B.10厘米以下 C.20厘米以上
13.树木以(  )来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A.年轮 B.大小 C.高矮
14.(2020五上·柯城期末)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  )。
A.机械摆钟 B.石英钟 C.原子钟
15.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正方法是(  )
A.与同学对表 B.听广播报时 C.自己估算
16.(2019四上·余杭期末)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于(  )。
A.呼吸 B.消化 C.心跳
17.(2019四上·婺城期末)我们在体育课上做运动,需要身体各器官的协调配合。其中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活动的器官是(  )。
A.肌肉 B.骨骼 C.关节
18.(2019四上·南浔期末)心脏的肌肉舒张,血液(  )。心脏。
A.流出 B.流回 C.先流出后流回
19.(2020五上·柯城期末)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是在(  )指挥下协同工作的。
A.脑 B.心脏 C.神经系统
20.(2020五上·柯城期末)马拉松是一项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马拉松运动需要身体器官进行高强度工作,因此对健康不利
B.跑马拉松时,需要心、肺这两个内部器官参与,不需要其他器官协同工作
C.坚持马拉松运动,能增加肺活量和心脏的运动强度,还能够增强意志力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21.(2020五上·柯城期末)不能通过放大镜或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
22.(2021三下·邓州期末)“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这句话说明月亮很亮,它是光源。
23.(2020五上·柯城期末)潜望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
24.(2020五上·柯城期末)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跳次数会明显加快。(  )
25.(2020五上·柯城期末)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  )
26.(2020五上·柯城期末)大脑摸起来很坚硬,不容易受到损伤。(  )
27.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
28.古代的水钟比现在的石英钟计时精确。
29.如果在一瓶矿泉水的盖子上戳一个洞,让矿泉水瓶中的水慢慢地滴下来,直至瓶中的水滴完,这段时间中水滴下来的速度是不变的。
30.(2020五上·柯城期末)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
31.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时受到灾害。
32.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三、综合题(共48分)
33.(2020五上·柯城期末)请根据下面所示,结合课内所学和生活所见,回答问题。
(1)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侵蚀 B.沉积
(2)在河水长期作用下,这条河的弯道处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越来越直 B.越来越弯 C.保持不变
(3)有人想在乙岸建房子,你认为合适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4)河流弯道处,河水流速更快的是(   ),侵蚀更明显的是(   )。
A.甲岸
B.乙岸
34.(2020五上·柯城期末)某小组同学在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中的事物分别模拟什么,请连线。
喷水壶喷水 被雨水侵蚀的土壤
方形塑料盆中的泥土 自然界中的土
圆形塑料盆接的泥水 自然界中的雨水
(2)如图所示,让“雨水”降落到斜坡的土上,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如果要研究“降水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等。
(4)通过实验,我们还知道降水量的大小、   、   等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5)关于土壤和人类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土壤丰富,不需要保护
B.土壤为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
C.流水侵蚀及人类不当的行为都会导致土壤减少,所以应植树种草,保护土壤
35.五一放假,小华一家人去公园游玩。看到一个秋千架,小华赶紧上去玩了起来。这时爸爸提出了几个科学问题,小华被难住了,请你思考并回答。
(1)秋千和摆有什么联系?
(2)妈妈(较重)和小华(较轻)荡同一个秋千,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荡的次数多?
为什么?
(3)小华想要飞起来的感觉,让爸爸把秋千荡得更高、幅度更大一些,你的办法是:   。
36.(2020五上·柯城期末)小明用塑料瓶制成一个能计时10分钟的水钟,如下图。
(1)上图所示的“水钟”,属于(  )。
A.泄水型水钟 B.受水型水钟 C.存水型水钟
(2)下列因素中,和该水钟的滴水速度没有关系的是(  )。
A.上方瓶中的水位 B.下方瓶中的水量 C.瓶盖开孔的大小
(3)上图所示的“水钟”,在10分钟内的滴水速度(  )。
A.保持不变 B.越来越快 C.越来越慢
(4)贴在塑料瓶上的刻度纸,它的刻度单位最可能是(  )。
A.厘米 B.毫升 C.分钟
(5)为了让该水钟计时更准确,应该怎样改进刻度纸上的刻度?请写出一条建议。
37.(2020五上·柯城期末)《战狼2》的热映,让更多人对“特种兵”这个群体充满了好奇。优秀的特种兵要进行很严格的体能训练,我们一起去看看!
(1)举哑铃是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举起哑铃时,手臂上侧肌肉(  )。
A.收缩变硬 B.舒张变软 C.没有明显变化
(2)举哑铃的过程中,还有(  )也在协同工作。
A.骨骼 B.关节 C.骨骼和关节
(3)负重越野跑也是家常便饭。当特种兵们跑步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跑步时,人体中的大脑起了控制的作用
B.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C.只有手、脚、心脏、肺和大脑参与活动
(4)高强度训练结束后,特种兵的呼吸次数也会增加,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5)如果不常运动的普通人和特种兵们比赛1公里越野跑,结束后测量每分钟心跳次数,可以发现(  )。
A.特种兵更多 B.普通人更多 C.一样多
(6)和不常运动的普通人比,相同运动量后,特种兵恢复到正常呼吸所需时间(  )。
A.更长 B.一样长 C.更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所以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的说法正确。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天上的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水中的月亮是天空中的月亮通过反射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光源。
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日食和月食都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当月球遮挡住太阳,不能看到太阳就是日食,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阳光不能照射到月球上就是月食。
3.【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物体,就有一部分光线从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士兵利用潜水艇上的潜望镜能在水下看到水面上的军情,主要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4.【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正在播放电影的影院巨幕不是光源。
5.【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光的反射,使教室更加明亮。
6.【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的地形是盆地,除此外,我还知道高原、山地、丘陵、峡谷等地形。
7.【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坡度大、降雨量大,无核物覆盖的土地,被侵蚀得最厉害。
8.【答案】D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荒凉的坡地,有坡度、没有植被覆盖,土地受侵蚀最严重。
9.【答案】C
【知识点】台风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壳变动的认识,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都和地壳的变动有关。台风与地壳变动无关。
10.【答案】A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造到破坏后,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长江的水也越来越浑浊,原因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植被被不断破坏。
11.【答案】A
【解析】【解答】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通过观察这些星座在一年里横贯天空的情况,利用星座计算时间。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埃及人对时间的划分依据。
12.【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有一个摆,摆绳长20厘米时,每分钟摆动28次,摆绳长10厘米时,每分钟摆动45次。要使它每分钟摆动40次,即摆绳的长度应该调整到大约10~20厘米之间。
13.【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同时树木生长环境的改变,在年轮上也有体现。所以树木以年轮来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故答案选A。
【分析】根据年轮的产生进行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计时工具从日晷、水钟,发展到摆钟,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原子钟的出现更是将精度提到了新的高度,原子钟的计时精度高于其他任何时钟,它是根据原子振荡的原理来精确计时的,其精确度达到每2000万年误差仅1秒。故C选项符合题意。
15.【答案】B
【解析】【解答】当手表出现偏差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听广播或电视机报时来校正,这样会比较准确,而跟同学校对很可能还是存在偏差,而自己估算存在的偏差会更大,因为自己估算很容易受自己的感觉干扰。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现代的计时器。
16.【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17.【答案】B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叫做骨骼。分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体外的硬壳以及某些脊椎动物(如鱼、龟等)体表的鳞、甲等叫外骨骼。
18.【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脏的心肌舒张,血液流入心脏。
19.【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是大脑指挥下协同工作的。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20.【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马拉松运动是一项高强度运动,需要身体多个器官同时参与,协同工作。坚持马拉松运动,能增加肺活量和心脏的运动强度,还能够增强意志力。
21.【答案】(1)正确
【知识点】放大镜;望远镜
【解析】【分析】望远镜核心部件是凸透镜,它对光有汇聚作用,我们平时不可以拿着放大镜、望远镜去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到我们的眼睛。甚至会烧坏我们的眼睛,造成不可逆转的毁坏。
2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月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它的光是反射的太阳的光。
2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2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位于人体的胸腔内,两肺之间,略偏左,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它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脏跳动次数会明显加快,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25.【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体的一切感觉活动,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的,大脑对人体至关重要。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的大脑中左半球偏重于分析等功能,右半球偏重于逻辑的功能。
2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脑不同区域受损都会导致分管的功能减弱或丧失。如果分管运动的区域受损,会导致人的运动不协调或丧失运动能力。如果大脑受到损伤,人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记忆能力等就会受到影响。大脑摸起来很坚硬,如果不注意,会受到损伤。
27.【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 根据伽利略的等时性原理,钟摆每次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相等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钟摆的等时性特点。
28.【答案】(1)错误
【解析】【解答】古代水钟是通过水滴的保持一定的速度流动,用水量来计量时间,这种方法错在较大的误差,随着科技的进步,慢慢出现了机械时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而且石英钟在提高材料质量的基础上更是提高了精确度。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机械时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29.【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解答】在一瓶矿泉水的盖子上戳一个洞,水的滴落速度会越来越慢。
【分析】开始时水量较多瓶口处受到的压力较大,水流速度较快,之后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会越来越慢。
30.【答案】(1)正确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灰是指由火山喷发出而直径小于2毫米的碎石和矿物质粒子。火山爆发虽然带来危害,但火山灰却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31.【答案】(1)正确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解答】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时受到灾害。
【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3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分析】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33.【答案】(1)B
(2)B
(3)合适,因为乙岸会发生沉积(合理即可)
(4)A;A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1)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会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分析图片可知,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沉积。
(2)分析图片可知,河流弯道处,甲乙两岸中,河水流速更快的是甲岸,侵蚀更明显的是甲岸,甲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侵蚀,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沉积,B区域的面积会逐渐扩大。在河水长期作用下,这条河的弯道处可能发生的变化是越来越弯。
(3)有人想在乙岸建房子,是合适的,因为这个地方泥土不断的沉积,对房子不会产生威胁。
(4)河流弯道处,甲乙两岸中,河水流速更快的是甲岸,侵蚀更明显的是甲岸,甲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侵蚀,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沉积。
34.【答案】(1)
(2)土壤表面出现沟壑,有泥水流出。
(3)降水量的大小;坡度大小;有无植被
(4)坡度大小;有无植被
(5)A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喷水壶喷水模拟自然界中的雨水,方形塑料盆中的泥土模拟自然界中的土,
圆形塑料盆接的泥水模拟被雨水侵蚀的土壤。
(2)让“雨水”降落到斜坡的土上,土壤的表面出现沟壑,有泥水流出等现象。
(3)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降水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时,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降水量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坡度大小、有无植被等。
(4)通过实验可知降水量的大小、坡度大小、有无植被等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5)土壤作用很多,土壤为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但是流水侵蚀及人类不当的行为都会导致土壤减少,可以通过植树种草来保护土壤。地球表面土壤丰富,不需要保护的说法错误。
35.【答案】(1)秋千是单摆。
(2)同样多,因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3)起始时站在秋千上,在最高点开始下落时下蹲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秋千实际上是一种单摆,无论是大人还是小朋友,摆动的次数在相同的时间内都一样多,因为摆长和重量无关,和摆长有关。
【分析】摆动次数的快慢只和摆动的长度有关。
36.【答案】(1)B
(2)B
(3)C
(4)C
(5)刻度不应该均匀,越往上刻度越密。(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1)如图所示的“水钟”,属于受水型水钟,计时的刻度在下面的容器上。
(2)该水钟的滴水速度没有关系的是下方瓶中的水量。
(3)如图所示的“水钟”,在10分钟内的滴水速度越来越慢,这和上面瓶中水位的高低有关系。(4)贴在塑料瓶上的刻度纸,它的刻度单位最可能是分钟。
(5)为了让该水钟计时更准确,改进刻度纸上的刻度,水中的刻度表应该是不均匀的,从最下面开始时越往上刻度间距越密。
37.【答案】(1)A
(2)C
(3)C
(4)B
(5)B
(6)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关节和肌肉的运动;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1)举哑铃是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举起哑铃时,手臀上侧肌肉①会收缩变硬,拉动骨骼向上运动。故A选项正确。
(2)举哑铃的过程中,不但有肌肉收缩产生拉力,还有骨骼、关节同时参与运动,共同协调工作。故C正确。
(3)A.负重越野跑步时,人体中的大脑是指挥系统,起到了控制的作用,该说法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该说法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越野负重跑步时,并不是只有手、脚、心脏、肺和大脑参与活动,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也同时配合协调运动,该说法是错误的,故C符合题意;
(4)高强度训练结束后,特种兵的呼吸次数也会增加,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氮气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故B正确。
(5)如果不常运动的普通人和特种兵们比赛1公里越野跑,结束后测量每分钟心跳次数,可以发现特种兵较少,普通人更多。故B选项符合题意。
(6)和不常运动的普通人比,特种兵心肺功能更强,各系统协调配合更好,在完成相同运动量后,特种兵恢复到正常呼吸所需时间更短一些。故C选项正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