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盘古开天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盘古开天地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7 22:0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盘古开天地》
一、文本教学解读
《盘古开天地》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从学习内容和目标定位来看,本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整本书阅读”两个学习任务群。
本单元的学习要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达成这样的概念性理解(大概念):
神话是远古先民解释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物,它形塑了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文明气质。
一个事件一般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阶段,阅读时分清起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故事内容和发展线索。
单元核心任务有多种选择,一是“神话故事会”,二是“开发神话IP桌游”,三是“角色自居,创作‘我是英雄之神’的神话故事”。
这篇文章想象奇特,通过塑造盘古的巨人形象,用充满幻想的文字,合理解释了宇宙的起源。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的过程描写的准确生动,着力描写了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
学习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认识“劈、浊、丈”等7个生字,通过观察比较,学写“睁、翻、斧”等15个生字;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阅读课文,勾画文中自己认为神奇的语句,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并感受故事中的神奇想象,在朗读、想象、描述中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3.通过借助图片,借助重点词句,以及表示时间的词语,讲述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复述中体会盘古的伟大精神。
学习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推荐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通过举办“神话故事会”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二、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 词语为引 激趣导入
1.联结“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了解学情。
(1)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8个词语,学生朗读词语,要求把词语读准确,教师相机指导。
(2)在反复朗读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读这些词语,自己联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预设:由“三头六臂”联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哪吒,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说联想到的故事中的具体情节。
2.结合交流情况,激发阅读兴趣。
(1)根据学生交流,引导关注神话人物,比如哪吒、孙悟空、后羿等,通过对比普通人和神话人物,发现神话人物具有超凡本领,初步了解神话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2)引导关注单元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出示课题(盘古开天地),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联结“词句段运用”中的四字词语,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神话故事的意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普通人,了解神话人物特征,初步感知神话特点,引导主动建构,促进意义学习。】
板块二 品读想象 感受神奇
1.自读故事,勾画语句,初步感知神奇。
(1)自主阅读故事,自学生字新词,选择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做好标记。
(2)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出示:混沌、巍峨、血液、茂盛、滋润、创造、精疲力竭、奔流不息,引导读准字音。
(3)出示三组长短句结合语句,检查朗读情况:
①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②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③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检查词语和句子,是在巩固基础知识,同时也为更好体悟言语妙用作准备,由浅入深,激活学生的主动探究。】
2.品读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感受神奇的想象。
(1)引导关注故事起因,通过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感受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里面“黑乎乎的一片”,引导通过对比现实中天地的清朗和辽阔,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感受天地未分开之前的神奇状态,并运用朗读体现出天地未分开之前的神奇情境。
(2)引导关注故事经过,借助表格梳理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
提示: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填写表格,梳理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
盘古的行为
世界的变化
盘古用斧子劈开眼前的黑暗
天地分开了
盘古像柱子一样撑在天地间
天地形成了
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
世界万物形成了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明确盘古开天地的三个阶段性过程——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帮助学生梳理结构,为后面品读、体会各阶段过程中盘古的巨大贡献作准备。】
(3)自主朗读,勾画出盘古开天地过程中,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通过朗读、想象、描述,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感受想象的神奇。
提示:
关注“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句话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轻而清的东西”、“重而浊的东西”的具体形态,比如缥缈的薄雾、粗糙的砂石来感知理解,想象天地形成之时,轻重、清浊分离的奇幻过程,并通过朗读,把自己感受到的神奇表达出来。
交流“盘古顶天立地”内容时,关注“盘古累得筋疲力尽,最终倒下了”,通过质疑神为什么也会精疲力竭,引导学生关注盘古伟岸的形象:“头顶天,脚踏地”,盘古神奇的本领:“身体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不停生长”,盘古的忍耐力:“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在品读这些关键词语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想象的神奇,感受盘古刚毅、伟岸的巨人形象。
交流“盘古化为万物”内容时,引导学生关注“气息变成了风云”“声音变成了雷声”“眼睛变成了日月”“血液变成了江河”“汗水变成了雨露”,思考并交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互相交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变化主体与变化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了解古人的想象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依据的想象,引导学生关注段落末尾的省略号,想象一下盘古的其他部分还有可能变成什么?仿照课文表达形式写一写,感悟故事的神奇想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通过朗读、想象、描述、质疑、仿写等方式感受故事的神奇,从内容到形式,即更深入地感受了神话故事的永久魅力(想象力),也生长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板块三 复述故事 感受形象
1.借助插图,复述故事。
(1)出示打乱顺序的四幅插图,根据故事内容重新给插图排序。
(2)借助排好序的插图,讲一讲盘古开天地的起因、经过、结果。
2.关注课文的结尾“伟大的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引导学生关注“伟大”“创造”,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你对于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以及盘古在自己心目中的样子。
【设计意图: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再次回到故事整体,借助“伟大”“创造”,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自己对于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谈谈盘古在自己心目中的样子,旨在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盘古的伟大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人物的鲜明个性。】
3. 部署动员班级全体学生,班级举办“神话故事会”,鼓励学生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阅读更多更有趣的神话故事,推荐阅读袁珂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