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
【教材分析】
《忆读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读书明智”,
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本文是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文章回忆自己童年 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要能“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初步体会课文关键词句在表达信息方面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文章通俗易懂,但 作者从字里行间传达出来关于读书方方面面的信息,学生却不容易准确梳理。通过第五单元的《松鼠》、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的教学,孩子们初步掌握了“分条梳理信息”“表格梳理信息”的方法,为本文
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根据预习单表格内容,发现文章的写作顺序。
拓展性目标: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逐层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
挑战性目标: 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体会“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
【学习重点、难点】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逐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
话。”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课外读物的阅读情况。请根据提示,快速说出他是谁 (课件出示四大名
著中人物图片)
对这些名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阅读的呢 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
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 、 回顾课文,检查预习单
1.圈一圈:文中表示时间跨度的词语。
2.找一找:文中作者读过的书。
3.完成表格内容,
年龄
七岁
十二三岁、中年以后
1980年后
书 目
4.说一说:文章的写作顺序
三、 第一次梳理信息,通过“读书感受”品悟“读书好”。
自主学习,完成活动一:
1.从作者冰心的读书经历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你能找出作者不同时期的读书感受吗
第二单元学习过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语,找出作者不同时期
的读书感受。
2.汇报完成表格内容“读书感受”。
3.通过“不能自已”的词语解释及理解,来感悟“读书好”。
四、总结梳理信息的学习方法,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方法指导。
1.课前预习单——通过表格梳理;
2.完成表格内容“读书感受”——通过圈画关键词梳理;
3. 《松鼠》 一课,我们学习过——分条梳理信息;
4.还有很多梳理信息的方法……
五、 小组合作第二次梳理信息,通过“读书方法”品悟“读好书”。
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二:
1.作者在不同时期读书分别用的是什么方法
阅读课文第九段节选内容,理解“比较法”阅读,是为了告诫我们“读好书”。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内容。
3、 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
汇报“听书法”“比较法”“反复读”分别在作者阅读什么书目时体现。
4.重点学习“反复读”。
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理解“反复读”。
作者读《红楼梦》段落也可以体现出“反复读”。
呼应单元导读中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六、小组合作拓展写话、辩论,通过写话品悟“多读书”。
1.你是否赞同“一知半解”读书法
2.明确自己的观点,联系你读过的书,梳理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分条写出来,作为辩论依据。
3.辩论展示:正方、反方同学上讲台进行辩论。
4.教师总结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梳理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并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正是得
益二 “多读书”。
七、突破难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再次体会冰心送给少年儿童的九个字。
1.师小结:最后一段,分析归纳了本文的要点,深入理解这句话的丰富内涵,体会到散文作品
清晰、凝练而富有哲理的特点,相信会对同学们的读书生活有指导意义。
2.学生交流对这两句话的感悟: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读书能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八、 课文总结及学习体会:
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 “多读书,读好书”。“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而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 丰富心灵,完善自我。所以,我们要—— “多读书,读好书。”只有—— “多读书,读好书”,我们才
能感受到 “读书好”。
【板书设计】
忆读书
读书好 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