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新课导入
2018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2018年7月至9月,考古人员对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海域的甲午战舰遗址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最终证实其为北洋海军沉舰经远舰。
考古队陆续发现并确认了舰船的船舱,收获了炮弹、子弹、药筒、“經遠”舰铭牌等重要沉舰文物。
经远舰的发现为世界海军舰艇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也还原了黄海海战中的一些细节。
一、日本蓄谋侵略朝鲜和中国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极东地区,因资源贫乏且崇尚武力,在传统上长期奉行对外扩张战略,从古代开始,朝鲜半岛长期以来是日本扩张的重要跳板。
朝鲜半岛自14世纪末开始为李氏朝鲜王朝,对中国明清两朝采取事大主义,向中国称臣纳贡,对日本则采取交邻政策。
明代万历抗日援朝战争
日本武士
朝鲜文人
一、日本蓄谋侵略朝鲜和中国
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打开日本国门,日本被迫开港通商。日本下级武士联合朝廷公卿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以明治天皇为核心的明治政府。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史称“明治维新”。
黑船事件
明治维新
经营四方,安抚亿兆。
开拓万里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急需大量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政府建立之初,日本提出“大陆政策”,积极备战,预备对外扩张。
日本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一、日本蓄谋侵略朝鲜和中国
1892年,日本建立起近代化海陆军,以北洋水师为假想敌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明治天皇一天只食一餐,鼓动日本全体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1887年7月从内务库中拨出30万日元作为海防经费。
一、日本蓄谋侵略朝鲜和中国
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3000万两白银。
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银500万两。
臣鸿章此次在烟台、大连湾亲诣英、法、俄各舰详加察看,规制均极精坚,而英尤胜。即日本蕞尔小邦,犹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思考:对比中日战争准备,你有何感想?
一、日本蓄谋侵略朝鲜和中国
一、日本蓄谋侵略朝鲜和中国
美国
日本可协助其侵略
朝鲜和中国
英国
利用日本牵制
俄国的远东发展
法国
德国
俄国
未完成侵略准备
不干涉战争
欲坐收渔翁之利 获得更大利益
清朝寄希望于列强从中调停,避免战争爆发,但列强支持默许,不加干涉。
西方反映甲午战争的漫画
一、日本蓄谋侵略朝鲜和中国
《江华岛条约》
《天津会议专条》
1875年,日本军舰闯入朝鲜,强迫朝鲜签订《江华岛条约》,获得开埠通商、领事裁判权等特权。1882年,又强迫朝鲜签订《仁川条约》,取得在首都汉城的驻兵权。
1884年朝鲜“甲申政变”平定后。次年中日两国签订了有关朝鲜问题的《天津会议专条》,规定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双方派兵应互相照会,这为日本此后出兵朝鲜提供了口实。
1894年5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6月,清政府军2000余人赴朝鲜勘乱,并先行通知日本。日本则以保护使馆、侨民为名,乘机调集8000余人军队进入朝鲜,并占据战略要地。至6月底,在朝日军已达万余。
东学党起义平定后,清政府为了避免中日冲突,建议两国同时撤兵。
但蓄谋要制造战争的日本,不但不同意撤兵,反而寻找借口故意扩大事态,中日两国迅速走向了战争的边缘。
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正式打响。
二、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明治天皇宣战诏书
1.丰岛之战
1894年9月初,日军开始向平壤推进,参战部队共2万余人,清军防御部队为1万5千余人。9月15日,经过一天激战,日军攻下平壤北部战略要地牡丹台,日军最终攻克平壤,统帅叶志超仓惶撤退500里,撤退途中屡遭到日军伏击,伤亡惨重,造成了驻朝鲜清军全面溃退的局面,将朝鲜拱手相送给了日军,将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
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二、甲午中日战争
2.平壤之战
左宝贵
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也展开激战。
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
二、甲午中日战争
3.黄海海战
清国北洋舰队
日本联合舰队
人数 战舰 吨位 火炮 鱼雷发射管 平均
航速
日军 3916 12艘 40840吨 268门 36具 16.4节
清军 2126 12艘 34466吨 195门 27具 15.1节
二、甲午中日战争
3.黄海海战
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日舰围攻下,舰船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全舰官兵200余壮烈殉国。
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损失惨重,但主力尚存。但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二、甲午中日战争
3.黄海海战
清舰中弹 日舰中弹数
定远 159 松岛 13
镇远 220 严岛 8
来远 225 桥立 11
靖远 110 吉野 8
平远 24 浪速 9
济远 15 高千穗 5
广丙 1 秋津洲 4
致远 沉 千代田 3
扬威 沉 比睿 23
超勇 沉 扶桑 8
广甲 沉 赤城 30
经远 沉 西京丸 12
总计754 总计134
黄海海战中,火炮代差是北洋海军战败的主因,速射炮方面几乎是日军压倒性优势。且因日军发挥机动性速度优势,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日军单纵阵保持了最大战术弹性,容易执行,保持战列线的整齐,充分发挥了舷侧火力,而北洋主力一度被日军从两面夹击。
大连守将赵怀业闻风溃逃,日军不战而得大连湾。日军在大连湾休整后,向旅顺进逼。11月18日,日军前锋进军土城子,徐邦道率军顽强抗击,次日,龚照玙置诸军于不顾,乘鱼雷艇逃往烟台。19日,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三统领也先后潜逃。1894年11月2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次日,号称“东亚第一要塞”的旅顺陷于日军手中。
9月至11月,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分别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从辽东半岛登陆,攻取大连、旅顺。
二、甲午中日战争
4.辽东半岛之战
徐邦道
土城子阻击战纪念碑
1894年11月21日至24日,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史称“旅顺大屠杀”。
二、甲午中日战争
4.辽东半岛之战
日军攻占旅顺后,对逃窜到市内各处的清军进行了四天三夜的扫荡行动,短短四天内就有两万人遇害,只有埋尸的36名华人幸免于难。尸体运了一个月才抬完,形成一座尸山。日军下令浇油点火,烧了十几天才烧完。
二、甲午中日战争
4.辽东半岛之战
位于旅顺白玉山东麓的 『万忠墓』
“日本为蒙着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日本今天已经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被杀之店铺生意人,堆积叠在道旁,眼中之泪,伤痕之血,都已冰结成块。甚至有知灵性之犬狗,见主人尸首之僵硬,不禁悲鸣于侧,其惨可知矣……”
——纽约《世界报》
二、甲午中日战争
5.威海卫之战
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
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1月,威海卫失守,北洋舰队困守刘公岛。日军将领伊东祐亨劝降,丁汝昌宁死不降,在绝望中服毒自尽。后英国顾问浩威假托他的名义起草投降书,向日本投降。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失败之前命人炸沉“定远”后开枪自杀。北洋海军残余舰船“镇远”、“济远”等4舰和6艘炮艇及全部军用物资被拱手送给了侵略者。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谈判期间,日军仍在进攻台湾澎湖。
3月24日李鸿章乘轿前往春帆楼途中,被刺客开枪击中左脸,血染官服,当场昏倒。随行医师马上替李鸿章进行急救,幸子弹未并击中要害,李鸿章很快康复。
伊藤博文担心国际舆论指责,同时唯恐李鸿章就此回国,和谈冻结,招致列强进行强行调解或干涉,于是告知李鸿章日方愿意停战,减少赔款,随即完成停战谈判。
1895年3月30日签订停战协议。
李鸿章
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1.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决定,遭到台湾住民强烈反对。1895年5月15日,台湾部分士绅与台湾巡抚唐景崧密谈,发表《台民布告》:“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为避免被日本占领,唐景崧于1895年5月25日宣布建立“台湾民主国”,阐明驱逐日本人后将回归清朝统治。
在随后因日方接收台湾而起的乙未战争中,激战数场,奈何不敌日军,台湾进入了50年的日本殖民地时期。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2.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使日本军事实力增强。
这场战争使日本获得战争赔款白银2亿两,再加上日本掠夺的大量舰船、武器、物资,折合日元5.1亿元,相当于日本全国一年财政收入的4.5倍。借这笔巨款,日本进一步发展工业,扩军备战,其中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级的强国。
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摆脱半殖民地身份,成功跻身列强队伍,参与到瓜分中国的行列。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3.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从此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
4.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考:对比《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内容,《马关条约》有何特点?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日《马关条约》原件
《马关条约》签订后,朝鲜解除与清朝的藩属关系,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决定废王号而用帝号,建号“大韩帝国”,但本质上还是受日本、俄国钳制的傀儡。
日俄战争日本胜利后,俄国无法再插手韩国事务,日本加紧对韩国的殖民统治,对反日义兵进行镇压。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的签订标志朝鲜半岛正式沦为日本殖民地,直至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
延伸阅读: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
四、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中日《辽南条约》原件
标志着中国赎回辽东半岛主权
俄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德国
欲在远东扩大势力
缓和与俄欧洲矛盾
三国政府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甚至以海军舰队相威胁,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持远东地区的势力均势。
四、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2.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反映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
四、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英国
长江流域
法国
广东 广西 云南
德国
山东地区
俄国
长城以北 新疆 东北
日本
福建地区
美国
图中以熊代俄国,犬代英国,蛙代法国,鹰代美国,日代日本,肠代德国。
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谢缵泰
四、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3.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5%征收关税; 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评论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甲午战败让更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器物上的改变不能解决中国当时问题,还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变革。
知识结构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日本蓄谋侵略朝鲜和中国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积极对外扩张政策
割地-赔款-通商-设厂
二、甲午中日战争
丰岛之战-平壤之战-黄海海战-辽东半岛之战-威海卫之战
四、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瓜分中国狂潮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习题演练
“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是( C )
A. 沙皇俄国、英国、法国 B. 英国、德国、法国
C. 沙皇俄国、德国、法国 D. 美国、德国、英国
2.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这是因为( D )
①割让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②赔款的数目大幅增长
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腹地
④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设厂合法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 甲午战争中,在平壤奋起反击日军进攻的清军将领是( B )
A. 左宗棠 B. 左宝贵 C. 邓世昌 D. 丁汝昌
习题演练
4.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就是“门户开放”政策,它的提出者是( B )
A. 英国 B. 美国 C. 俄国 D. 日本
5. 《马关条约》第六款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 )
A.开设工厂 B. 割占土地 C. 增辟通商口岸 D. 获得赔款
6. 甲午战争期间,有四场主要战役。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 A )
①辽东战役 ②威海卫战役 ③平壤战役 ④黄海海战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③② D. ③④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