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月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目
录
任务一:创设情境,引出“月迹”
任务二:初读课文,探寻“月迹”
任务三:对话文本,品味“月迹”
任务四:探究写法,拓展练笔
任务一
创设情境,引出“月迹”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作者简介
贾平凹(wā)
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废都》《秦腔》等。
任务二
初读课文,探寻“月迹”
嫦娥
嫉妒
倏忽
面面相觑
qù
jí dù
shū
满盈
踪迹
累累
玉砌
瓷花盆
yíng
léi
qì
cháng é
cí
字词学习
悄没声儿
悄悄话
qiǎo
悄悄地
qiāo
悄然无声
mo
悄
字词学习
léi
lěi
累累
lèi
硕果累累
积累
长年累月
劳累
疲累
累
读完课文后想一想:月亮的足迹都在哪里呢?
竹窗帘儿里
镜子里
葡萄叶儿上
瓷花盆儿上
爷爷的锨刃儿上
小河里
眼睛里
探寻“月迹”
中堂——院中——河边
探寻“月迹”
任务三
对话文本,品味“月迹”
镜中月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想象:这段话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镜中月: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没了踪迹
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调皮可爱
月亮动态变化 儿童奇妙的想象力
院中月
我们都跑了出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想象:这段话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满满”写月亮的圆;“玉玉的、银银的” 写月光明亮如玉般温润,如银般灿烂,这些是写月亮静态时的恬静柔美。
院中月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边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想象:这段话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大呼小叫” 兴奋、激动
寻月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呢?
梳理情感
高兴
紧张
失望
羡慕嫉妒
越发觉得奇了
来了兴趣
思考
这里的月亮不单单只代表月亮,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所以,孩子们寻月,实际上是追寻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生。“月亮是每个人的”实际上在告诉我们只要不停地追求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到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质疑探究
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任务四
探究写法,拓展练笔
写法探究
一次寻月,月亮竟带给大家如此新奇、有趣的感受,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写作奥秘呢?
小组讨论
作者正是一路将月亮的变化展现在读者面前,把月亮写得充满动态美,带给我们无尽的趣味。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写得富有情态,甚是可爱。
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用自己的感受来衬托月迹的新奇有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写法探究
写出变化
拟人手法
侧面描写
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作者通过拟人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将月亮的动态美、月迹的新奇有趣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
写法探究
根据要去仿写一段话
仿写片段
生活中,你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月亮了吗?请拿起笔,以“月夜”为题写一段话吧。
提示:(1)写出月亮升上天空的变化过程;(2)写出周围景物在月光下的变化;(3)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描写。
拓展练笔
课堂小结
院中
寻月
河边寻月
中堂
赏月
顽皮可爱
恬静柔美
动态美
静态美
同学们,尽管美好的童年一去不返,但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那么一片绿叶是一首诗,一抹斜阳是一首歌,一个游戏是一种创造……
结束语
1.完成《分层作业》同步练习。
2.积累和月亮有关的古诗词。
作业设计
学习语文,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