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一单元阶段检测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红烛(zhú) 锈蚀(zhuó) 怒涌(yǒng) 拥护(yōng)
B.情景(jǐng) 情境(jìng) 力量(liang) 量杯(liáng)
C.滚动(gǔn) 衮服(gǔn) 洪涛(tāo) 滔滔(tāo)
D.狂飙(biāo) 寰宇(huán) 灵魂(hún) 灼热(zhuó)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A.偌大(ruò) 慰藉(jiè) 黏合(niān)
B.僻静(pì) 贫瘠(jí) 悲怆(chuāng)
C.发轫(rèn) 桑梓(zǐ) 躯壳(qiào)
D.烙印(luò) 搭讪(shàn) 悠邈(miǎo)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蜡炬(jù) 躯体(qū) 始作俑者(yōng)
B.溃脓(kuì) 烧沸(fèi) 按捺不住(nà)
C.脂肪(zhǐ) 既已(jì) 熏陶渐染(jiān)
D.消弭(mǐ) 慰藉(jiè) 一哄而散(hòng)
4.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粗犷(kuàng) 踌躇(chú) 量体裁衣(liàng) 卷帙浩繁(zhì)
B.埋怨(mán) 载体(zài) 暴殄天物(tiǎn) 戛然而止(jiá)
C.锈蚀(shí) 应届(yìng) 恪守不渝(kè) 擢发难数(zhuó)
D.熨帖(yùn) 赐予(yǔ) 相形见绌(chù) 徇私枉法(xùn)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蜡炬(jù) 脂膏(hāo) 躯体(qū) 耕耘(yún)
B.铆钉(mǎo) 怒涌(nǔ) 撑开(chēng) 彷徨(páng)
C.律吕(lǚ) 慰藉(jiè) 罅隙(xià) 嚣鸣(xiāo)
D.情景(jìng) 晨曦(xī) 荫蔽(yīn) 明澈(chè)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石砾 撕裂 慰籍 自然赐予
B.阴蔽 迅疾 婉转 一跃而上
C.催残 鄙弃 倦怠 瞻前顾后
D.晶莹 甘霖 炽热 深山幽谷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7.填空。
(1)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
(2)小说中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有:_____描写、____描写、______描写、______描写等从描写角度看,既有正面描写,又有____。
8.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处。
(1)晨起,在_____________的静穆中等待海上日出,向苍茫的远处遥望月亮岛,晨风中的渔船,如梦如幻。(寥廓 辽阔)
(2)“创意十二月”深圳文化节的举办使深圳这座年轻的大都市_____________飞扬、活力四射。(意气 义气)
9.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沁园春( ) 峥嵘( ) 百舸争流( ) 携( ) 百侣曾游( ) 橘子洲(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 ) 怅寥廓( )
10.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là)( )烛 (là)( )月
②(zhōng)言不由( ) (āi)( )鸿遍野 (shuāi)经久不( )
③(lì)石( ) (shuó)闪( ) (shuó)( )石流金
④(xiē)( )子 (qì)( )约 (qiè)提纲( )领 (qiè)( )而不舍
11.填空:
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文字学家,代表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了________,编辑________杂志,影响很大。
12.辨词义:将正确词语填在横线上。
寥廓 辽阔
(1)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的_________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求索、追随。
(2)汽车奔驰在_________的大草原上,车上的音乐盒里飘出了优美的旋律。
苍茫 苍莽
(1)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_________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
(2)在这灿烂的阳光下,在这高山之巅,你可以细细感受青山的幽静_________。
意气 义气
(1)他是我的高中同学,重感情,讲_________,对周围的人都很照顾。
(2)在国庆阅兵式上,女兵们_________风发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三、句子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积水成渊,_______________;积善成德,_______________,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华正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4)《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14.下面语段是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的细节,请试着从“我”的角度来写。
母亲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色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
五、材料作文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1年5月22日中午,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去世。长沙群众涌上街头,夹道送别袁老,齐喊“一路走好”。23日,全国各地有近十万群众自发前往长沙悼念袁老。网上悼念厅开放后,短短几天,悼念人数就达到上千万。
材料二:
2021年5月上海科技节上,一场科学红毯秀在场内外引起阵阵欢呼。多位科学“明星”走上红毯,他们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有张文宏带领的抗疫与科普团队,还有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等。
校团委要求各班就“谁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追的星?”这个问题,举办一次“我的青春,我的榜样”主题班会。请综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锈蚀”的“蚀”应读(shí)。
故选A。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黏合”的“黏”应读nián。
B.“悲怆”的“怆”应读chuàng。
D.“烙印”的“烙”应读lào。
故选C。
3.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始作俑者”的“俑”应读“yǒng”;
B.“溃脓”的“溃”应读“huì”;
C.“脂肪”的“脂”应读“zhī”。
故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粗犷”的“犷”读作“guǎng”;
C.“应届”的“应”读作“yīng”;
D.“熨帖”的“熨”读作“yù”。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脂膏”的“膏”应读gāo;
B.“怒涌”的“怒”应读nù;
D.“情景”的“景”应读jǐng。
故选C。
6.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辨析形近字的能力。
A.“慰籍”的“籍”应改为“藉”。
B.“阴蔽”的“阴”应改为“荫”。
C.“催残”的“催”应改为“摧”。
故选D。
7. 人物 环境 故事情节 语言 动作 心理、外貌 侧面描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或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背景。
(2)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8. 寥廓 意气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组,寥廓:高远空旷,多指天空。辽阔:辽远广阔,宽广空旷,多指地域。语境中等待日出,视线所及应该是天空,故应选“寥廓”;
第二组,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因主观或偏激思想产生的非理智性情绪。义气:常用作贬义,表示不顾后果盲目地为不三不四的朋友帮忙。根据语境,与“飞扬”搭配的应该是“意气”。
9. qìn zhēng róng ɡě xié lǚ jú qiú è chàng liáo kuò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汉语中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沁”主要是针对前鼻音和后鼻音的考查;“峥”“怅”主要是针对平舌和卷舌音的考查;“橘”“侣”主要是针对声母和韵母相拼时使用原则的考查;如声母j、 q、x不能和ü组合;“遒”“遏”“寥廓”是形近字读音的考查。
10. ①蜡 腊 ②衷 哀 衰 ③砾 烁 铄 ④楔 契 挈 锲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辨析形近字字形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准字音,再结合字形、词义和句子写出汉字。平时要注意积累常用字的字形写法,注意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字形。
此题,要注意“衷”“衰”“哀”的写法;同时“砾”“铄”二字,许多考生如果平时读音不准确,写汉字的难度会较大;“挈”“锲”二字要注意字形下半部分的区别。
【点睛】汉字字形的考查,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字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11. 诗人 剧作家 历史学家 《女神》 《屈原》(其他著名剧作也可以), 《青铜时代》 创造社 《创造季刊》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积累。从题干来看,本题考查郭沫若的有关知识,其中包括人物的身份地位,如“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包括人物的代表作,如《屈原》《青铜时代》《女神》等;还有人物的成就,如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填写的时候不能写错别字。
12. 寥廓 辽阔 苍莽 苍茫 义气 意气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1.辨析“寥廓”与“辽阔”。两者都是形容词,都有“广阔、空旷”的意思。“寥廓”指高远空旷;侧重于指立体的范围。如:视野寥廓、寥廓的天空。“辽阔”指广阔、宽广,侧重于指平面的范围。如:辽阔的土地、辽阔的海洋、幅员辽阔。(1)“星空”应是广阔、空旷的,故选“寥廓”;(2)“大草原”应是广阔、宽广的,故选“辽阔”。
2.辨析“苍茫”与“苍莽”。两者都表示“空阔辽远、无边无际”。“苍茫”强调边际遥远朦胧,看不清楚,常用于形容大地、暮色。“苍莽”侧重于阔大,适用于带草的旷野或是茂密的林地。(1)“丛林”是茂密的林地,故选“苍莽”;(2)站在“青山”之巅,会感到一望无际,遥远朦胧。故选“苍茫”。
3.辨析“意气”与“义气”。两者都是名词,都有“气概”的意思。“意气”可有三种理解。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意气高昂。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闹意气、意气用事。“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此外“义气”还有形容词的用法,指有这种气概或感情。(1)同学之间,讲的应是“义气”。故选“义气”;(2)形容女兵的风采,应选“意气”。
【点睛】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
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五、感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七、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八、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九、主动和被动不同: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
十、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有些近义词适用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
13. 蛟龙生焉 而神明自得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青青子衿 沉吟至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具体分析,题干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属于一般句子的默写。考生要注意一些字形的写法。(1)注意“而神明自得”中“神明”的写法,“神明”是“指人的精神和智慧”,考生理解了词意,就不会错写成“神名”了,(2)注意“峥嵘”的写法,此词本义是“高峻的山峰”,在此语境中是“卓异,不平凡”,考生若了解它的本义,和“山”有关,就会减少写错的几率。(3)注意“衿”的写法,“衿”指“古代服装下连到前襟的衣领”,这里指代“贤才”,理解了就不会错写为“襟”了。(4)注意“事”的写法,这是“事”是动词,“侍奉”之意。(5)注意“蜉蝣”“ 粟”“沧”等字的写法。“蜉蝣”是寿命很短的昆虫,故次字形和“虫”有关;“粟”是小米,和字形“米”有关,“沧海”和“水”有关。故应写为“沧”。注意古诗文默写考查的就是考生不添字、漏字、改字的能力。考生要不折不扣地做到精准背诵,精准书写。
14.我微微睁睁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像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幅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场景描写的能力。
原段是从母亲的角度写起,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的细节,要求从“我”(孩子)的角度写一段话。这是一个情景描写,答题时要注意抓住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细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如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让母亲对“我”的爱具体渗透在对场景的描写之中。另外,要注意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字数不能过少。
15.例文
追星逐梦,我的青春里有榜样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追星逐梦,我的青春里有榜样”。
袁隆平院士去世,民众夹道送别;科学明星“走秀”,引起阵阵欢呼。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那颗星。
同学们,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星,或闪现刹那,转瞬即逝;或亮如北斗,众星拱之。作为青年一代,谁是我们的星?这是一个问题。
我们追的星,应是投身科学研究,为人民福祉而挺身而出的人。当新冠病毒到来之际,钟南山院士和广大医护人员临危受命,奔赴一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捐躯赴疫只为国安。“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各地医疗人员在请愿书上留下一个个指印,这背后是无愧于职业的信仰,是面临未知病毒的勇气,是“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决心。波特莱尔说:“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我们该追这样为人民福祉而挺身而出、全力以赴的星。
我们追的星,应是立足钢筋泥土,为国家建设而勇创奇迹的人。病毒肆虐,医院爆满,万名建设者放弃春节的团聚时刻,转身投入到火神山的建设中,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这是一次星夜奔赴的驰援。经过十个日夜,火神山医院成功落成。他们奋不顾身,挑战极限,扛起火神山背上雷神山,建完火神山,再战雷神山,创造中国速度。伏契克说:“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我们应该追这样为国家建设而勇创奇迹,亮出中国速度的星。
我们追的星,应是筹集捐赠物资,为社会安宁而默默付出的人。疫情之下,湖北境内,以武汉为首的城市,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用品和瓜果蔬菜等生活用品,被抢购至脱销,许多爱心人士毅然将手里的物资捐赠,不求回报,不留姓名——有毅然回国,人肉背回十二万只口罩的少年学子;有不惧千里,长途跋涉运送267箱食用油的退伍老兵;有捐献全部家当,账户只余13.78元的退休环卫工……贝多芬说:“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我们应该追这样为社会之安宁而尽其所能、倾其所有的星。
同学们,我辈当做追星人,要追就追钟南山。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找到正确并合适的星,持之以恒地追求那心中的星,只待明日成为那颗闪耀的星,或埋头苦干,或拼命硬干,或为民请命,或舍身求法,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涂上一片我之色彩,献出一份我之力量。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1.审材料。
本次写作的材料由两则材料组成。
材料一选取了袁隆平院士去世的一则消息。得悉“杂交水稻之父”、我们的“粮食父母”——袁公去世,长沙群众夹道送别,各地群众自发前往长沙悼念,网上悼念更是达到上千万。
材料二选取的是关于上海科技节的一则消息。多位科学“明星”举行的一场特殊的“科学红毯秀”引发了场内外的阵阵欢呼。叶叔华,仰望星空,征途是星辰大海,主持建立“北京时间”的中国第一个女天文台台长;发现了第324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叶叔华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迈克尔·莱维特,世界著名生物物理学家,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13年,因“为复杂化学系统创立了多尺度模型”,荣膺当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张文宏,网民心中的“硬核”医生,率领的华山医院感染科蜚声海内外;造福人类,护佑安全,是他的使命担当;脚踏实地,做一名充满仁爱之心和掌握先进技术的良医,是他矢志不渝的初心。张玉花,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与“嫦娥”相伴的“最美”科学家;航天女神,上海航天第一位女性总指挥。
2.审任务。
材料设置的任务情境是要求学生就“谁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追的星?”这个问题,在班会课上作“我的青春,我的榜样”主题发言。
“谁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追的星”,是这篇作文的写作话题,也是考生必须要完成的核心任务。关键词有四个:“谁”“时代”“最”“星”。“谁”,上面的两则材料,很明显的是指向了各领域有较大贡献的“优秀人物”;“时代”,告诉我们,在中国这个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所有的人,都应该为时代发声,为国家奉献;“最”,提示大家,这个“谁”与其他所谓的“明星”比较,他最好,最值得我们去追;“星”,这是用比喻来表现“谁”是那个永远璀璨的发光体。由此可知,“我的青春,我的榜样”这个主题,就会是显而易见的。
在“班会”上的“发言”,要求我们,必须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下与特定的对象进行平等亲切而有意义的交流。“你的感受和思考”,要求我们,对这个问题,要有自己的真实体会和本质分析,人云亦云,浮于表层,都是庸俗而没有价值的。
【立意】1.装上一个英雄的内核,才能成为真的偶像和偶像崇拜;
2.英雄不老,赞歌长存;
3.民族脊梁,我的青春里有榜样。
【素材】1. 公交司机吴斌心系民众的安危,忍住钻心的疼痛,保住了一车人的性命,他是我们的英雄;天津爆炸事件中,年轻的消防队员忍受毒气的侵袭,冲进灼人的火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他也是英雄;南海领空被非法入侵时,是心系国家权益的王伟撞向敌机玉石俱焚震慑了敌人,他也同样是英雄……危难时刻,平凡人心底的星火被点燃了,瞬间划破了危难的阴霾,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他们都是英雄。
2. 近期走红荧屏的主旋律纪录片《我爱你,中国》,记录着激情燃烧的当代军旅传奇,向人们诉说我们时代的英雄故事。“沙场之花”袁远、“雪域雄鹰”周宇峰、“草原战狼”满广志、“雷达兵王”刘卫民、“冰花男神”张书辉……有血有肉的人物,心有大我的情怀,至诚报国的志向,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出强烈的“英雄的气息”,让这部纪录片产生如此撼人的情感,引来如此强烈的共鸣,上线10天就获得3300多万次点击。正如网友的感慨:“他们不过是平凡人,却替我们承受了难以承受之重,为他们点赞。”
3. 10月19日,2018年女排世锦赛半决赛打响,中国女排苦战五局,最终以2比3惜败意大利队,止步半决赛。尽管输掉了这场关键比赛,但中国女排虽败犹荣,让中国观众不能不动容,她们在关键时刻的呐喊,临危之际的爆发,时时唤起国人内心熟悉的感觉——女排精神。从1981年夺冠至今,37年来,女排精神总是与国家每个历史发展的节点相契合,女排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汇聚成为一种民族的精神。她们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