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7 21:2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三章。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各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运用有关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回答1~2题。
1.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经116°的地方时
C.国际标准时 D.西经120°的地方时
2.关于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钟点完全相同 B.相差1小时
C.相差24小时 D.180°是其共同的中央经线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着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约8分钟后,舱箭分离,问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3~4题。
3.远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西八区)的小明,通过网络观看此次发射的直播全过程,当舱箭分离,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时,小明所在地的当地时间约是( )
A.7月23日22时22分 B.7月24日8时30分
C.7月23日22时30分 D.7月24日22时30分
4.相对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而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优势在于( )
A.晴天多,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多
B.发射经验丰富和技术成熟
C.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D.海拔高,大气稀薄,经过地球大气层距离短
5.关于四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季更替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白昼较长
C.四季分明是热带的突出地理特征 D.南北半球季节相同,6-8月为夏季
6.地球上不同地方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其纬度位置密切相关。下列四个纬度中,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31°N D.北极圈
上海市(约31°N)业主李某在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日照时间极短,且达不到满窗而向法院起诉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回答7~8题。
7.材料“……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8.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 )
A.北京比上海地形复杂 B.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
C.北京比上海每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D.北京比上海天气干燥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同时,“天问一号”轨道器在轨平稳绕火星飞行,标志我国太空科学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据此完成9~10题。
9.“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10.“天问一号”着陆时,在伦敦的华人观看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
A.14日23:18 B.15日23:18
C.14日11:18 D.15日11:18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立春)至2022年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读地球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示意图(下左图)和我国二十四节气(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图(右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在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在左图中的位置及出现的地理现象( )
A.a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B.b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c北半球的昼长小于夜长 D.d北京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12.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确定节气,北京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短的两个节气是( )
A.惊蛰与清明B.大雪与小寒
C.白露与寒露D.芒种与小暑
甲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乙图为甲图④位置地球放大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甲 乙
13.当地球运行至甲图所示四位置时,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在地球由①位置运行到③位置的这段时间里,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 )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不断变大 D.不断变小
15.下列有关乙图所示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地出现极昼现象 B.F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C.G地昼长夜短 D.H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双塔山位于举世闻名的承德避暑山庄西南10km处,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优美,是承德市最大的自然风景游览区。下面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和岩浆,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作用;右图为双塔山景观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构成双塔山的岩石所属类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外力作用 B.②—冷却凝固
C.③—变质作用 D.④—高温熔融
18.塑造双塔山柱形山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质时期的海浪侵蚀作用 B.风力的吹蚀、磨蚀作用
C.古山岳冰川的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重力崩解作用
如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 )
A.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② B.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上升
C.形成岩层③④的地质作用相同 D.⑤处物质主要来源于岩石圈
20.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地貌与我国华山成因不同 B.b处岩石含有生物化石
C.c处易发育河流,适宜修建水库 D.d处地貌峰林与钟乳石成因相同
第4号台风“黑格比”,8月4日夜间到5日上午影响。上海,上海局部地区遭受超强降雨,积水最深达120厘米,部分交通受到影响。据此完成21~23题。
21.台风多发生在( )
A.春秋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冬春季节
22.台风( )
①是发源于洋面上的大气旋涡 ②台风中心的风力可达12级 ③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④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台风带来的影响有( )
①增温增湿 ②影响出行 ③基础设施受损 ④造成城市内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如图为某日14时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贵阳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晴空万里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电闪雷鸣
25.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
A.福州 B.贵阳 C.上海 D.乌鲁木齐
第16号台风“浪卡”于10月12日8时生成,并于10月13日20时前后在海南省琼海市沿海登陆。读台风“浪卡”中心移动路径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10月13日20时,海口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7.下列天气系统强烈发展而形成台风“浪卡”的是( )
A. B. C. D.
读某地各月平均气温与降水量统计表,完成28~29题。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15.2 15.1 14.0 11.8 9.1 7.1 6.5 7.6 9.3 11.0 12.5 14.0
降水量/mm 70.8 55.5 76.3 63.6 73.2 69.3 68.7 58.4 51.4 66.5 58.6 74.8
28.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9.该地可能位于( )
A.法国 B.南非 C.中国 D.新西兰
30.该气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低纬信风 D.盛行西风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31.(10分)下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右图为太阳能电池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______(节气)。(2分)
(2)此时B点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_方向,该日C地的昼长是______小时。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填“大”或“小”)。(6分)
(3)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2分)
3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奥地利萨尔茨堡附近的一处峡谷曾经发生过一次山体滑坡,从而暴露出里面的化石,科学家们在这些化石中发现了海胆(一种海洋生物)化石。下图示意阿尔卑斯山脉及附近地区等高线(单位:m)分布和该地区两种地貌景观。
(1)指出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原因。(2分)
(2)形成甲、乙两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3)说明乙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33.(10分)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上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有______和______(填字母)(4分)
(2)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上空的气压中心是______(填“高或低”)气压中心,被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填字母)。该季节,东亚地区盛行______季风。(6分)
34.(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月20~22日青海地区经历来自北疆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产生影响。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股,一股是经南疆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的“西路冷空气”;另一股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的“东路冷空气”。这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G锋。下图示意21日20时青海湖G锋位置。
(1)判断此时两股冷空气势力的差异,分析造成此时两股冷空气势力差异的原因。(6分)
(2)有人认为,青海湖G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的危害较大,有人认为危害较小。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2.B 3.C 4.C 5.B 6.D 7.D 8.B 9.D 10.A 11.D 12.D 13.D 14.B 15.B 16.B 17.C 18.D 19.A 20.A 21.B 22.D 23.D 24.C 25.A 26.B 27.A 28.B 29.D 30.D
31.(1)冬至(2分)
(2)正北 14小时 大(6分)
(3)36°34′(2分)
32.(1)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2分)
(2)冰川侵蚀 流水堆积(4分)
(3)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河流挟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麓堆积。(4分)
33.(1)AE(4分)
(2)低 C 东南(6分)
34.(1)西路冷空气势力弱,东路冷空气势力强。西路冷空气受高大山脉的阻挡,阻挡作用强,势力较弱;东路冷空气经过地势低平的河西走廊和河谷地区,阻挡作用弱,且有峡谷效应,势力较强。(6分)
(2)赞同:出现剧烈降温、大风、暴雪等天气,破坏牧业设施,使牲畜患病或冻死;阻断交通,影响牧业饲料供应和牧产品外运。不赞同:不处在放牧期,牲畜多为圈养,便于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牧民已提前储备越冬饲料,减轻灾害危害。(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