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第二中学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试题地理(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聊城第二中学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试题地理(PDF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7 22:4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年8月,中央电祝台《地理中国》栏目记者在陕西延安甘泉县雨盆村的甘泉大峡
2022一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谷发现了“神秘的地质奇观”,岩层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绚丽壮观,如图4。据此完
成46题。
高二地理试题
2022.1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搽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
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构成甘泉大峡谷的岩石最可能是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片麻岩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5.形成甘泉大峡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赤道式日晷(晷盘与地球赤道面平行,琴针垂直穿过琴盘中心)是人类古代传统的计时
A.重力坍塌
B.风化作用
C.变质作用
D.侵蚀作用
仪器,它是利用太阳影子的位置来指示时间。器针的日彩位置所在刻度,就是当前的时辰。
6.大峡谷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2022年中秋节期间(9月10日-12日),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临沂市科技馆(35N,
A.变质作用—地壳下降一风化作用
B.岩浆活动
一地壳下降—侵蚀作用
118E)研学时,从不同方向拍摄日晷,得到三张照片,如图1、图2、图3。据此完成1~3题。
C.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一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
地壳上升一侵蚀作用
深泓,点是指河流断面的最深处,其海拔变化能反映河床的冲淤情沉。黄河某河段几乎
无支流汇入,河道宽浅。初春时上游来水受冰坝祖挡,导致该河段水位上涨,形成凌汛,图
5示意某年3月17一30日该河段S处在凌汛洪峰前后流量与深泓,点海拔的变化。据此完
成7—9题。
流量(m%)
深泓点海拔(m)
.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1400
1200
1014.5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图2
图3
1000
C.黄上高原
D.内蒙古高原
深泓点海拔
800
流量/
014.0
1.拍摄图1和图3照片时,相机镜头的朝向分别是
8.该时段,S处河床在流量下降过程中
600
A.南和西
B.北和东
C.西和北
D.西和南
A.持续发生淤积
400
013.5
2.临沂市科技馆前所立日晷,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
B.先冲刷,后淤积
1013.0
A.65
B.55
C.45
ID.35
C.先淤积,后冲制
017192123252729日期
图5
3.拍摄时发现晷针影子恰好位于晷盘下方正中部,此时影子所处晷面的方向及时间为
D.持续发生冲刷
A.北而12:08
B.北面11:52
C.南面12:08
D.南面11:52
地理试题第1页(共7页)
地理试题第2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