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8 21:1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新课导入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和启示好比是灵魂。”今天我们来看看《穿井得一人》这则中国古代的寓言讲了什么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3.学会分析故事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朗读诗歌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疏通文意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溉汲:打水浇田。溉,浇溉、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及:待,等到。
穿:挖掘,开凿。
句意: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浇田、打水,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一个人。”
疏通文意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闻:知道,听说。
国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道:讲述。
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句意: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疏通文意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令:派。
之:这件事
于:向
对:应答、回答。
之:的。
使:劳动力。
句意: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来呀。” 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自主探究
1.假设你是一名求真记者,要让事实说话,首先得找出相关的人物,看看当事人怎么说。
丁氏:
闻而传之者:
国人:
宋君:
真相:
自主探究
2.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三层,请分别概括层意。
第一层(第①②句):叙述宋国丁姓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第二层(第③④句):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传到国君那里。
第三层(第⑤⑥句):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自主探究
3.宋君所听说的是和丁氏所言之事有什么不同?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宋君听说丁氏“穿井得一人”,是说丁氏挖井挖到一个人;丁氏所言“吾穿井得一人”,是说穿井“得一人之使”,即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宋君关心此事蹊跷,人命关天,而且这件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
自主探究
4.《穿井得一人》中的讹传是怎样造成的?
造成而成的原因有很多:
①丁氏的表述不够清楚,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②“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消息传播出去;
③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样离奇的传奇,于是越传越广。
自主探究
5.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文言知识
1.一词多义
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求闻之若此(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闻之于宋君(使听到)

求闻之若此(消息)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非得一人于井中(介词,在)
古今异义
1.及其家穿井
古义:挖掘、开凿
穿 今义: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上
2.国人之道
古义:国都
国 今义:国家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状语后置句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正常语序为“宋君令人于丁氏问之”)
2.非得一人于井中(正常语序为“非于井中得一人”)
课堂小结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不要轻易相信传言,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板书设计
起因:丁氏穿井,告人“得一人”
叙事 经过:以讹传化,闻之于宋君 流言不轻信
穿井得一人 结果:宋君问间,丁氏释真相 耳风不乱传
议论——求闻之若止不若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