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热力学第一定律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符号法则,能从热力学学的视角正确描述和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能灵活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并能在新的生活情境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
科学探究: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养成与他人合作探究的习惯,体验科学家探究规律的艰辛与执着。
科学态度与责任∶从焦耳的实验到热力学第一定律,认识到我们应该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物理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之一。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及其符号法则。
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实际应用。
三课前预习
1.(1)在高原地区烧水需要使用高压锅,水烧开后,锅内水面上方充满饱和汽,停止加热,高压锅在密封状态下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锅内水蒸气的变化情况为______。
A.压强变小 B.压强不变
C.一直是饱和汽 D.变为未饱和汽
(2)如图甲所示,在斯特林循环的p-V图象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整个过程由两个等温和两个等容过程组成。B→C的过程中,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目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状态A和状态D的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状态A对应的是______(选填“①”或“②”)。
(3)如图甲所示,在A→B和D→A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分别为4 J和20 J,在B→C和C→D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分别为20 J和12 J。求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界所做的功______。
2.两个完全相同的铜瓶,钢瓶甲装有3L的液体和1L、6个标准大气压的高压气体,钢瓶乙内有1个标准大气压的4L气体,两钢瓶中的气体均视为理想气体。
①密封在钢瓶乙中的气体,假设体积不变,若其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若钢瓶乙中的气体分别经历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温度均由升高到,则等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等容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③现将钢瓶甲倒置后按如图所示连接,将甲瓶内液体缓慢压装到乙瓶中(不计连接管道的长度和体积以及液体产生的压强),在压装过程中随着甲瓶内液体减少,甲瓶内部气体压强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固定一绝热气缸,气缸用可控阀门隔成两部分,阀门左侧封闭着某种实际气体,若实际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阀门右侧是真空,则阀门打开,稳定后实际气体分子的总动能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乙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V和摄氏温度t的变化关系的图,理想气体由A变化到B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一台四冲程内燃机,活塞在压缩冲程某段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为0.1m,这段过程活塞对气体的压力逐渐增大,其做的功相当于的恒力使活塞移动相同距离所做的功,内燃机工作时汽缸温度高于环境温度,该过程中压缩气体传递给汽缸的热量为25J,则压缩冲程气体内能的变化量为______J。做功冲程,燃烧后的高压气体对活塞做功,气体推动活塞移动0.1m,其做的功相当于的恒力使活塞移动相同距离所做的功,若做功冲程气体内能减少量为930J,则该做功过程气体传递给汽缸的热量为______J。
5.若只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1 500 J的功,可使其温度升高5 K。若改成只用热传递的方式,使气体温度同样升高5 K,那么气体吸收___________ J的热量。如果对该气体做了2 000 J的功,使其温度升高了5 K,表明在该过程中,气体还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J。
6.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过程①到达状态B,再由状态B经过过程②到达状态C,其中过程①图线与横轴平行,过程②图线与纵轴平行。则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气体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气体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7.上海新冠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某地用卡车装运的物资长途跋涉到达上海。若由于远距离行驶,卡车车胎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不考虑车胎体积的变化,则与出发前相比,车胎内的气体的压强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车胎内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车胎内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卡车行驶过程中车胎内的气体______(填“从外界吸收热量”或“向外界放出热量”)。
四自我检测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依次经历从a→b,再从b→c的过程,其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p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气体温度升高,放热
B.a→b过程,气体温度降低,放热
C.b→c过程,气体温度不变,放热
D.b→c过程,气体温度不变,吸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两物体接触但没有热传递,则两物体所包含的热量相等
B.做功和热传递的共同点是都能使系统内能改变
C.一物体先后经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其温度均从t1升高到t2.则在这些过程中物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相同的热量
D.高温物体内能多,低温物体内能少
3.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制推杆前端黏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在此压缩过程中( )。
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B.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
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D.艾绒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内能减少
4.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被压缩时,内能一定发生变化
B.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C.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D.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
5.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6.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相同质量的0℃水的分子势能比0℃冰的分子势能大
C.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7.维修时师傅将汽车轮胎的气门芯迅速拔掉,胎内气体瞬间放出,此时若用手触摸充气嘴,会有凉爽的感觉。将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胎内气体瞬间放出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很大的斥力
B.胎内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变小,斥力变大
C.胎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D.胎内气体迅速向外扩散实际上是布朗运动
8.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到状态D,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O、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 )
A.由状态B变到状态C过程中,气体对外放热,内能不变
B.气体在D状态和在A状态时的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相等
C.C状态时气体的压强小于D状态时气体的压强
D.在D状态与A状态时相等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冲量相等
9.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到达状态d。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
B.过程②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C.过程②为绝热过程
D.状态a的体积大于状态d的体积
10.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已知飞船在航天员出舱前先要“减压”,在航天员从太空返回进入航天器后要“升压”。因此将飞船此设施专门做成了一个舱,叫“气闸舱”,其原理如图所示,相通的舱A、B之间装有阀门K,指令舱A中充满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闸舱B内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后,A中的气体进入B中,最终达到平衡,则舱内气体( )
A.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
B.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势能增大
C.体积变大,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的舱壁碰撞的次数将减少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 AC 不变 ① 8J
2. 变大 大于 变小
3. 减小 减小
4. 175 30
5. 1500 放出 500
6. 吸收 增大 放出
7. 增大 增大 从外界吸收热量
四自我检测
1.C
2.B
3.B
4.C
5.B
6.B
7.C
8.D
9.D
10.D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