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个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阳楼记个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11 13:3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县课时教学设计
科 目 语文 年 级 九 课 时 1
主备人 单 位
授课教师 单 位
课 题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能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具学具准 备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程 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论或修改
学习第一段 一、背诵抽查二、细品课文,疏通词义,体味内涵: (一)学习第一段1、指读第一段2、教师讲解: “谪”:贬谪,降官。“守”:掌管,这里指作州郡的长官。 “通”:畅通,顺当。“和”:和顺,谐和。 “兴”, 兴起。“乃”:于是。 “旧制”:原有的规模;“制”,式样。“于”:在。 “属”:通假“嘱”,托付。 “以”:来。 “之”:它,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3、教师指导学生翻译第一段4、学生讨论交流难以理解的字、句,教师参与指导,疏通文意5、导读提问一:第一段记述什么事? 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交流归纳如下: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缘由及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制。提问二:这段为什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以及他到任后的卓有政绩? 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作者特意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这不仅是在记述此一事,更是暗写自己内心对此之愤懑不平;写滕子京到任后短期内就卓有政绩,表明了作者深怀情谊对朋友称誉,慰勉。从全文看,先记述此一事与后面的抒情议论有关系。若无此,后文之抒情议论会显得徒然无由。6、齐读第一段 学生朗读 第一段。学生批注准备翻译学生试译学生思考回答交流学生思考回答交流学生齐读第一段 导入:由江南三大名楼导入。
学习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2、教师讲解: “夫”:指示代词,那。“胜状”:佳景;“胜”,事物优越美好的叫胜;“状”,景色。“一”:全。“衔”:含,包含。 “浩浩”:水势盛大。“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横”:充溢,意为广阔。“涯”:边际。“晖”:日光,这里意为阳光照耀。“阴”:暗,指天色昏暗。“气象”:自然景色。 “则”:乃是。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通”:到达。 “迁客”:降职外调的官吏。“骚人”:诗人,这里指失意的诗人。 “于”:在。 “物”:自然景物。“得无”:能不。3、教师指导学生翻译第二段4、学生讨论交流难以理解的字、句,教师参与指导,疏通文意5、导读提问 第二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大观也。”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洞庭湖中的壮丽景色。②“前人之述备矣……得无异乎?”即景出意,提出看法,领起后文。“唐贤今人”登临岳阳楼,观赏湖景,吟诗作赋,已是篇什丰盛,描绘详尽;然而,负屈被贬的官员,坎坷失意的诗人,登楼观览这“气象万千”的湖景,能不自有感触,别出新章吗?这就引出文章后面的内容。6、齐读第二段 学生朗读 第二段。学生批注准备翻译学生试译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思考回答交流学生齐读第二段
学习第三段 1、指读第三段2、教师讲解: “若夫”:连词,用在一段的开头,引起论述,可译为“像那”。 “霏霏”:雨雪纷飞的样子。“开”:舒展,这里指天放晴。“阴风”:阴惨惨的风。“号”:放声长鸣。“浊浪”:浑浊的浪涛。“排空”:凌空,冲向天空;“排”,推,冲击。“耀”:光辉。“潜”:隐藏。“樯”:船桅。“楫”:船桨。“摧”:摧折。“斯”:这。“也”: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则”:就。“去”:离开。 “国”:国都。“忧”:担心。“谗”:说别人的坏话,这里指谗言诬陷。 “讥”:非议,诋毁。“萧然”:萧瑟凄凉的样子。“感极”:伤感到极点。“者”:……的情况,它的定语是“去国怀乡……感极而悲。”3、教师指导学生翻译第三段4、学生讨论交流难以理解的字、句,教师参与指导,疏通文意5、导读提问:第三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这段的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虎啸猿啼。”描写久雨阴晦,洞庭湖上风疾浪翻,满目萧瑟凄凉的景象。②“登斯楼也……而悲者矣。”描写“迁客骚人”临此景而生伤感之情。 这段所写是上段所言“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一种情况。 6、齐读第三段 学生朗读第三段学生批注准备翻译师生互动学生试译学生思考回答交流师生互动学生齐读第三段
板书设计 写记的缘由——————————————叙事 阔 远描写洞庭湖——————————————写景 大 大 迁客骚人 阴 己悲 的 的岳阳楼记 (正衬) 对 比 抒情 胸 抱览物之情 晴 物喜 襟 负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谈古仁人 议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自主设计 作 业背诵第1—3段。2.预习第4—6段把自己对段意的理解写在笔记本上,有不懂之处划上记号
学情反馈 优秀 良好 达标 待达标
教学反思 本文篇幅较长,要指导学生熟读,对全文翻译完后,再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全文有整体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