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 转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83~84页(学时:1学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关于图形旋转运动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时的学习,要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在课堂活动中,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教材处理
教材通过钟表的指针旋转,让学生通过观察,通过教师提出关键性问题:用一句完整地话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通过学生合作交流,逐步完善描述过程,帮助学生总结要描述清楚旋转,要描述清楚旋转的中心,旋转的方向及角度这三个要素。通过缺失条件的画图要求,凸显三要素的重要;通过学生尝试画图,错例解析,再次强调旋转三要素,同时明白旋转中什么在变,什么不变。引导学生观察中思考旋转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可得到相同的结果,在思考中想象线段AB旋转时扫过的面什么图形,在想象中体会整个图形成过程,会准确描述出来。然后从线到面的提升,通过动态演示长方形改变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图形形状后旋转的种种美丽图案,更深层次地体会旋转三要素的重要性。最后由面升华到体,平面图形绕着一条边旋转之后出现立体图形,学生惊叹旋转的美妙和神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知道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会准确地描述物体是怎样旋转的。
3、能在方格纸上将线段旋转90°、180°,体会变与不变,发展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提高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动态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动态引入
课件出示三个点A、B、O,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点是怎样运动的?
动态演示,学生回答。
生1:点A绕着点O一直转
生2:点B碰到了点A……
师:老师揭晓给大家看看。正如同学所说的,点A一直绕着点O旋转,如果让A停止转动,我们还能看到点B其实一直在在OA之间做平移运动,单单这样只做平移还并不能出现漂亮的图案,但是当A点旋转之后带动了B点的运动,这样才形成了美丽的图案。
师:看来旋转很神奇吧。那我们今天就继续来研究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
二、游戏展开,感知旋转三要素
1、回忆旋转方向
师:刚才同学们说点A绕着点O旋转,那它是怎样旋转的?
(预设)生:绕点O顺时针旋转。
师:真会观察,点A绕点O顺时针旋转,与我们钟表指针的旋转方向是一样的。板书:顺时针
追问:那与之相反的方向是?
生:逆时针(可以用手势来表示)板书:逆时针
2、游戏点燃激情
师:奖励同学们说得好,我们来玩个射击游戏。
出示:转盘。转盘外围分布着十二生肖,它们都有自己的编号。这根是瞄准器,它可以——师转动瞄准器生说: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逆时针旋转。
①根据目标说指令
师:现在瞄准器对准的是12号生肖猪,如果你是指挥官,你会怎么发指令,能准确地击中1号生肖鼠?出示(问题1:从12到1,你会怎么发指令?)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学生反馈:瞄准器绕点O顺时针旋转30°。
师质疑:你怎么知道要旋转30°。
生:一圈360°,有12大格,一格夹角就是30°。师引导板书:360°÷12=30°
再请几位学生说说,师板书:从12到1,瞄准器绕点O顺时针旋转30°。
②根据指令说目标
出示问题2:从1开始,瞄准器绕点O逆时针旋转60°,会击中谁?
生:11号生肖狗。理由?板书:从1到11,瞄准器绕点O逆时针旋转60°.
比较与刚才有什么不同?哪里相同?
学生回答,师板书: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中心
小结:描述旋转现象时,要说清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这三个要素。
③自主问答描述现象
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两个问题,一人当考官提问,一人作答,再互换角色。
请一组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课件演示通过点的旋转,构造出美丽的图案,并提问这幅美丽的图案是如何构造出来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并通过教师解释构图原理,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并由点的旋转引出钟表中指针的旋转,即线的旋转,教会学生准确描述事物的旋转,要抓住旋转的三要素:即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为接下来研究面的旋转打下基础)
三、动手操作,深入研究线段旋转
1、操作辨析,初步体会旋转
师:像瞄准器这样的物体旋转,数学上都可以看成线段旋转。老师这儿也有一条线段AB,请你画出线段AB旋转后的图形。(出示题目)
生:不行。没法画,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等信息。
请学生补充完整: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展示,讲评。
错的,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错的,绕点B逆时针旋转90°
错的,绕点B顺时针旋转45°
绕点B顺时针旋转90°,长度错了
引导归纳旋转时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板书:
师: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可以得到线段A1B,线段AB还可以怎样旋转也能得到A1B?
生:还可以逆时针旋转27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一画,再集体校对,展示经典错例,在画图过程中牢牢抓住旋转的三要素,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旋转过程中变与不变的量,为接下来的画图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2、继续作图,深入研究旋转
师:请听题:请画出线段A1B绕点B逆时针旋转180°后的图形,记作A2B。
学生作图,反馈。
想象:线段A1B扫过的面就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圆形。
师:线段A1B绕点B逆时针旋转180°到达线段A2B的位置,也可以怎样旋转?
生:也可以顺时针旋转180°
师:聪明的孩子,觉得老师下面会出什么问题呢?
生:请画出线段A2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记作A3B。
学生作图,反馈。
师:我再出个难的。请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360°后的图形,记作A4B。
生:与线段AB重叠了。
想象:线段AB扫过的面就是一个什么图形?
师:线段AB绕点B顺时针连续旋转几个90°就回到了原位?
形成这样的图形就是让线段AB绕点B顺时针连续旋转几个9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对线段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观察,并让学生展开想象,把线段绕着相同的中心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旋转的结果是否一样,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拓展提升,体会旋转之美
1、从线到面,玩玩平面图形的旋转
师:线段太细,加粗成长方形,来玩玩平面图形的旋转。长方形ABCD,先确定旋转中心。绕点B顺时针旋转90°。
课件演示,问:对吗?你怎样判断的?
学生回答。
师边说边继续演示顺时针旋转90°。思考:几个90°就回到原位?
师:形成这幅图只需连续顺时针旋转几个90°?
师:同学们如果改变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图形形状,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生先想象,再展示作品。如:
2、练习:下面的美丽图形是由哪个单个图形旋转而成的,你会准确找到旋转中心,描述形成过程吗?
3、再次引发想象,从面到体,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想过平面图形绕着一条线旋转会出现怎样的图形呢?
比如:
(设计意图:拓展提升,在课堂即将结束时,学生已经充分研究了旋转的许多性质,在这时再次让学生欣赏通过不同图形旋转而成的美丽图案,再次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旋转的兴趣,为学生以后到初高中学习这块知识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同时也将课堂推向另一个高潮)
五、课堂总结,学有所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旋转
顺时针
从12到1,瞄准器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30° 逆时针
从1到11,瞄准器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60°
变:位置
↓ ↓ ↓
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 旋转角度 不变:形状、大小
学生练习纸
变:位置
不变:形状、大小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