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8 06: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公路运输的特点及分布
2.知道在自然条件复杂的地区发展公路运输的重要作用
3.知道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在我国西部地区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4.知道我国主要高速公路及发展高速公路对发展经济、缩小地区间、城市间差距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二、能力培养
学会阅读“中国主要公路分布图”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理解我国经济建设先行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3.通过了解运输业对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树立起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建设祖国的思想。
【教学方法】
图像直观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公路的发展和分布
1.公路运输的特点与作用
思考并回答:与铁路运输比较公路运输有什么特点。
归纳特点:机动灵活,不受线路限制,适应性强,是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在自然条件复杂的地区,公路可承担长、短途的运输任务
2.公路里程增长和公路网的建设
思考并回答:
(1)旅游时的路好走了、方便了。
(2)从北京到天津除了坐火车还有什么更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学生回答:如道路修的多了,平坦宽阔不再堵车了,出行方式除了火车外还有公路,高速公路,汽车班次多,方便快捷。
归纳:这些都说明我国解放后在公路建设上取得的成就。目前,我国公路四通八达,密如蛛网,公路里程与1949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增长、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已基本形成了。
读图思考:
(1)比较我国主要公路分布和我国铁路干线分布,两者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
结论:公路在西部地区的分布比铁路在西部地区的分布要稠密些,原因是西部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使得有的地区难以修筑铁路。
(2)我国的哪个省区没有铁路线,那么该区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什么?
结论:西藏自治区由于地势险峻,因修筑铁路困难没有铁路线,但有公路线相通,并成为该区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生活动:在地图册上找出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和滇藏公路。
3.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公路
我国西部地区的公路在开发西部经济、缩小地区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半个世纪前,西藏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公路,运输货物主要靠人背牲口驮。经过50年的筑路工人的艰苦奋斗,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方修筑了全长4360多公里的公路,目前94%以上的进藏物资要通过公路运输。公路是西藏人民的命脉,被称为吉祥之路。
我国公路的建设对东西南北各地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运输量的大不断增加,对公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加快货物的运输量,作为公路运输的一种新补充形式——高速公路在我国出现,并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为什么高速公路能适应高速运转的经济发展,这和高速公路的特点分不开。
二、迅速发展的高速公路
1.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较发达城市间的货物运输及旅客运输、使运输更方便,也是其它运输方式的补充,它以快速、灵活的特性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高速公路的特点:
观看上面所播放的内容思考:
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有 何不同?
学生活动:专行汽车、道路平坦、宽阔、全封闭……
结论: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分车道高速行驶,全部立体交叉和全部控制进出口的公路,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选进的公路。
3.高速公路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我国的高速公路从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到1998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为6258公里,共有35条高速公路分布于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读图完成:在图中找出京津塘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
小结:除以上高速公路外,成都至重庆、济南至青岛、北京至石家庄、上海至南京、太原至旧关、柳州至桂林、吐鲁番至乌鲁木齐至大黄山、上海至杭州、广州至佛山等高速公路均是我国的交通要道。但高速公路从总体上看仍然是滞后于交通需求。其总里程仅占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的0.48%,且基本呈散状分布在公路网上,互相之间尚未成网,不能发挥规模效益,至今没形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高速公路大通道。我国公路建设任重而道远,“九五”期间,将重点实施“两纵两横及三条主要路线”约1.8万公里的国道主干线,其中,70%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尽快形成全国公路主通道网络。规模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土开发做贡献。
三、课堂练习
完成书 “读一读”并回答:“要致富,先修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什么心情?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