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2.1 认识内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2.1 认识内能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8 19:1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1认识内能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包括内能的概念、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以及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更为抽象的能的形式。也是为后面学习热量以及热机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力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了解内能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知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机械能认识内能,领会其中的类比方法;经历用做功和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活动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直观:
通过日常生活中内能的实例,使学生意识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日常生产生活中物理的兴趣
三.说教学难点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将教学的重点定为: 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法。
又由于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的来获得知识。因为,将教学难点定为:用推理的方法认识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动能和势能。
四说学情
1、说学情,我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已有初步认识,但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即感性认识稍显匮乏,因此在理性认识建立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为此我注意迎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推理、类比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其次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状况:九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正从感性走向理性的发展阶段。 但感性认知仍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对抽象事物的认识。因此,本课程应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理性分析与判断,获取新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改的理念,用以下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3、说学法
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会学知识,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和讨论法。
通过自主学习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讨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1、分子动理论 2、动能的概念(学生独立完成)
(二)、教学目标:1、内能的概念及其理解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三)、内能
1、内能的定义:用类比法得出内能的定义(学生独立自行对比完成)
2、内能的理解: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得出(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2)、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以小组讨论方式完成两个问题并总结)
3、内能的大小:
通过问题等量的热水和冷水比较得出: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通过问题等温不等量的水比较得出:内能和质量的关系
总结: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有关
(小组讨论分析为主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4、通过车上坡的问题得出:内能和机械能的不同
当堂检测:
(四)、改变内能的方法
1、改变内能的方法:分析书上的两个例子钻木取火和饮料降温得出: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
当堂检测:
2、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的等效性:使铁丝内能改变(温度升高)的问题得出: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等效的(小组讨论竞争完成)
3、内能的单位:焦耳
(五)、小结(小组总结)
思考:0℃的冰熔化为0℃的水内能是否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