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长春版5.14《像山那样思考》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长春版5.14《像山那样思考》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11 14:0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2张PPT。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 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 引狼拒虎 狼前虎后
鬼哭狼嚎 狼奔鼠窃 声名狼藉
…… 与狼共舞 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彩上) 贬义。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美]奥尔多·利奥波德作者简介:
?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走进文本——理清思路:
狼的嗥叫
我的认识
我的思考对人类捕杀的抗议和不满
对险恶环境的不屈服
对死去同伴的哀悼
对人类目光短浅的蔑视
对人类不能领悟内涵的悲哀
对自己和这座山都领悟到了感到骄傲……一声狼嗥里透露出狼怎样的情感?对于这声嗥叫,留意的东西有哪些?
他们分别有哪些反应?
鹿——死亡的警告
松林——混战与流血的预言
郊狼——得到残羹剩饭的允诺
牧牛人——银行赤字的坏兆头
猎人——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山 ——“客观地聆听” 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隐藏着更深刻的含义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知道这声呼唤的存在,但理解肤浅,直接
不堪造就的初学者他们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我认识到山对狼有一种秘密的看法这一事实走进文本——问题探究
1.阅读4-9节,思考:
作者对狼的看法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思考作者看法的转变经过几个过程,因为什么而转变?“我”的认识见狼必杀保护自然 我对狼嗥的认识是怎么转变的?新的东西作者在老狼的眼光中所受到的心灵的触动,是一种思想的觉醒。……作者因残酷厮杀鲜活的生命而产生的良心上的愧疚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强烈意识。狼少鹿多草光树死食草动物的灭亡山秃沙尘暴 河水把未来冲刷大海
里去。人们猎杀狼的后果:
(从课文中寻找,自然界一旦失去了狼会怎么样呢?)
“新的东西” 狼也有其生存的权利,别人不该随便剥夺。
因感悟到了“新的东西”而引发了作者的负罪感与内疚感。
作者的这种观点是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的?
自身利益的角度、自私的、片面的、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那么有谁与它们的思考角度不同? 山
山是怎样聆听狼嗥的?为什么?
山与生活在山上的万物并没有任何利益上的牵扯,狼也好,鹿也好,人也好,一切在山看来都是平等的。山只是静静地看着生物们的种种行为,从不插手。人类----从眼前利益考虑山----从生态利益考虑主观、自私、肤浅、表面客观、无私、深刻、长久“人的思考”和“山的思考”有什么不同?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 1、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2、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 和谐相处。 3、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 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像山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 我们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 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否则,当危机发生时,我们也许才能真正体会这声狼嗥的真正内涵。
保护环境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不至于“使河水把人类的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但人类仍然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面对一座座没有狼出没的山,作者想到了什么?1、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2、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

3 .文章末尾“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与开头相呼应,那么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含义?狼嗥中有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它有存的生命意义,它同时也守护着这座山,维系着整个山的生态平衡。
山知道得与狼和谐相处,而捕杀狼带来的安全产生的是长远的危险。
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领悟,“骄傲”就在于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自私的人类以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所谓的物质文明,却留下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总结:
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包括那些无言的和无助的、甚至濒临绝迹的动植物,都有不可抹煞的生命与尊严、履历与故事。
芸芸众生,他们都是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势必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可怕的灾难。我们的一切来自自然,然而我们的回报呢?走出文本—拷问心灵:沙尘暴,你让我还能活多久?干旱,你让我耐受到何时?内蒙古四王子旗的许多牧民已搬离了原来的居所,
风沙开始掩埋这些空房。
酸雨危害的树林水体污染一名猎杀者正准备用铁棍杀死一头躺在冰上毫无抵抗能力的小海豹。残忍的人类等待猎杀的海豹残忍的人类加拿大育空河流域 狼群目睹着同伴 断气在人类枪下的身影 它们的眼神中 没有恐惧 只露出一股沉静 那是原野上的傲气 天生的野性 在原野还能奔跑 血液尚未流尽之时 回首凝望 无法舔舐同伴的鲜血 就带着它的灵魂浪迹天涯Bleeding wolves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知道(我希望我们已经知道)任何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静无语 屏住呼吸?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铺路?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变得更加热闹?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建造公园?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日本]谷川俊太郎二、阅读课文,理一理,文中分别有哪些段落写到了“狼”、“鹿”、“牛”?作者是怎样从“狼—鹿、牛—草”这条生物链引发的“人的思考”和“山的思考”的? 文章从“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开始,经过“只有山长久的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最后以“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作结,通过完整而严密的思路,体会了作者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忧患意识。三、文中“人的思考”和“山的思考”有什么区别?
山的思考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思考,而牧牛人和猎人的思考仅限于追逐眼前的利益。四、课文论述“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的观点,是通过叙述自己打死郊狼的故事来阐明的。但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作者则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法。(1)该句是说山的存在很久远,所以能从更长远的利益看待问题,它能兼顾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看清狼是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
(2)该句表达了作者对万物之间生存关系的思考,万物都是平等的,鹿和狼享有同等地位。
(3)该句形象地描写了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恶果,人类的未来就像河水冲刷水土一样慢慢地消失。
(4)该句是说“荒野”无人涉足,万物彼此之无间都是平等的,无高低尊卑之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和谐相处,这应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
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 。 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 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酸雨危害的树林淮河上游被化工厂排出物污染 自然有自己的大智慧,亿万年来它调动着世间万物依照它制定的“规则”生息繁衍。而人类却自以为是万物之灵,一心想让自然为我所用,甚至不惜破坏基本的“规则”。我们忘了自然也会有报复人类的一天。 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我只穿衬衫,沿着硬石的湖岸走,天气虽然寒冷,多云又多风,也没有特别分心的事,那时天气对我异常的合适。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扬和白杨,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 ??????????????????????? ——?梭罗《瓦尔登湖》 拓展练习
阅读一段材料,为2008年“世界环境日”拟一个
主题,并简述理由。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
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
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
“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
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
向往和追求。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如下:
1994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 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 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2002 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 水——二十亿人民之所系
2004 海洋存亡?? 匹夫有责任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莫使旱地变荒漠
2007 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2008主题:
2009主题:
2010主题:促进低碳经济  
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