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课时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
三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
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大气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锋
气压带的形成
0°
30°N
60°N
90°N
30°S
60°S
90°S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锋
风带形成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南信风带
0°
30°N
60°N
90°N
30°S
60°S
90°S
高温多雨
高温少雨
高温少雨
温和多雨
温和多雨
寒冷干燥
酷寒少雨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
规律:夏半年[7月]偏北,冬半年[1月]偏南;
现象:气压带、风带会跟随太阳直射点随季
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为什么纬度60°附近容易形成降水?
与赤道地区的降水成因是否相同?
纬度60°附近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冷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下降而形成降水,属于锋面雨
赤道地区是因为空气膨胀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形成降水,属于对流雨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为什么没有形成如右图所示的单圈环流?
现实中的高空风除受气压梯度力影响外,还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纬度30°附近偏转成平行于等压线的西风,不能继续向两极移动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极锋是___________带和___________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
(3)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将随______________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_____移动
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太阳直射点
北
课堂小结
气压带和风带
的形成
大气环流的概念、意义
三圈环流的形成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课时对点练
如图中阴影表示近地面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读图回答1~2题。
1.b气压带的名称是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基础过关
√
16
17
据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判断b应为一高压带,A、C排除,且该高压带两侧均有气压带分布,可判断为副热带高压带,所以选B。
18
2.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a地所在风带及风向是
A.低纬信风带 东南
B.低纬信风带 东北
C.中纬西风带 西南
D.中纬西风带 西北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据上题结论可知,b为副热带高压带,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则a地所在风带应为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吹东南风,故选A。
18
如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完成3~4题。
3.图中字母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根据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可知该图所示为南半球部分区域。C气压带位于南纬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
√
18
4.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D处风带为南半球的西风带,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判断风向为西北风。
√
18
(2022·北京海淀区期末)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甲风带位于0°~30°N之间,其盛行风为东北信风,乙风带位于30°N~60°N之间,为盛行西风带(西南风),C正确。
18
6.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图中30°N~60°N为中纬环流圈,高空大气应由高纬流向低纬,③的流向错误,故选C。
18
如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从图中可以看出,②气压带位于30°S附近,所以该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该气压带此日南移至30°S以南,由此判断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该日北半球正处于冬季。
18
8.①气压带内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 热干
B.上升 湿热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冷干
D.由高纬流向低纬 暖湿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①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气流性质为湿热。
18
(2021·河南洛阳期中)读“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气压带是副极地低压带
B.乙图中风带是极地东风带
C.丙图中风带是东南信风带
D.丁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根据图示,甲图中气压带在30°N附近,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乙图中的风带在30°S~60°S之间,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丙图中的风带位于0°~30°S之间,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丁图中的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压带。
18
10.气压带、风带位置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大约需要
A.2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一年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基础过关
甲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大致为北半球夏季;丙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大致为北半球冬季。则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大约需要
6个月。
18
如图为“全球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若乙气压带的成因是热力原因,则②处盛行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能力提升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根据三圈环流,图中乙所在地区气流上升,为热力低压,则乙为赤道低压带,丙所在地区气流下沉,为高压,丙是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②风带气流从丙流向乙,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左偏转,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D符合题意。
18
12.若乙位于北半球且有极锋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为极地高压带
B.甲为副热带高压带
C.②风带为信风带
D.①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图中乙位于北半球且有极锋存在,说明乙是副极地低压带,甲为极地高压带,丙为副热带高压带,②风带为盛行西风带,①风带为极地东风带。D符合题意。
18
如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压带 B.极地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图中的气压带在30°附近,所以是副热带高压带。故选D。
18
1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北半球,P风带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故选B。
√
18
如图中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箭头表示大气环流的方向。读图,完成15~16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甲地纬度低于乙地,且甲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乙地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可判断甲地为副热带高压带,乙地为副极地低压带,该环流圈为中纬度环流圈。
15.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环流圈为高纬度环流圈
B.该环流圈为低纬度环流圈
C.甲地为副热带高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压带
√
18
A.① B.② C.③ D.④
16.若南半球出现类似右图的环流,下列模拟绘制的甲气压带两侧风带的分布,正确的是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甲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两侧风带为东南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西北风),③符合。
18
(2021·山东青岛联考)如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图中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M气压带沿30°纬线分布,为副热带高压带,其北侧是东南信风,则M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
√
18
18.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6
17
能力提升
由上题分析可知,a位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带;b为南半球的西风带;d为北半球的西风带;c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综上所述,由北向南排序为④③①②。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