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基础优选题(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基础优选题(word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18 09:2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基础优选题附答案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用铅制铅笔芯
B.用石墨做冰箱的去味剂
C. 用炭黑制环保炭包
D.用石墨做电极
2、下列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中,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都可以选用的是(  )
3、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4、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二氧化硫和氧气 闻气味
B 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分别装有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二氧化锰
D 铁和铜 看颜色
A.A B.B C.C D.D
5、“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6、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③说明CO得到氧后的产物是CO2 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中就有记载:“地窖着酒,令酒土气;唯连檐草屋中居之为佳”其实质为在地窖中可用厌氧密封的方式贮存蔬菜等。人们在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进行灯火试验,其原因是地窖中的空气与外部空气相比(  )
A.不含有氧气 B.氧气的含量高
C.全部为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含量高
*8、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空气 ④氮气。将 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② C.①或④ D.②或④
9、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石墨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导电性,所以物质类别为金属单质
10、关于利用如图装置所进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的中的尼龙布袋也可以用铁丝网替代
B.粗铜丝的上下移动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棉花会变蓝
D.此装置不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11、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及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用途 原因分析
A 在云层中撒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B 石墨用于制铅笔 石墨质软,能导电
C 金刚石可作钻探机钻头 金刚石硬度大
D 水的净化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收集二氧化碳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B.用氧气在医院进行急救
C.用活性炭做净水器的吸附剂 D.用金刚石裁划玻璃
14、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选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大量制取二氧化碳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开始收集
C.图1作为气体发生装置时应将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
D.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从b端通入
15、下列几种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 B.身上衣服着火可就地打滚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D.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中的元素除 C、H、O、N 外,其他元素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水溶液
B.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纸花(浸石蕊试液后晾干)变红色
C.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时水银柱上升,是由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压缩天然气可用 LPG 表示
二、填空题。
17、已知反应:
(1)3H2+Fe2O32Fe+3H2O;
(2)3CO+Fe2O32Fe+3CO2
H2和CO在这两个反应中均将Fe2O3还原为Fe,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1)请你分析上述反应,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情况,归纳出化学反应中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规律   .
(2)请根据你得出的规律,判断反应:Mg+CuCl2═MgCl2+Cu中的还原剂是   .
(3)在化学反应中与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相反的物质,被称为氧化剂,则化学反应:Cl2+2NaBr═Br2+2NaCl中的氧化剂是   .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常用   来检验气体,产生的现象是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常用   来验满。
19、常温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C中有气泡,溶液颜色    。
20、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____________法收集。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Fe2O3+3CO2Fe+3CO2的反应中,Fe2O3发生了   反应,其中还原剂是   。
22、如图所示,A﹣F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选填字母)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发生装置A或F.F与A相比较,其最主要的优点是   。
23、如图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
(1)小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   。
(3)如果将变红的溶液通过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过滤,可以看见的现象是    。
24、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或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
25、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如图的探究:
【猜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Ⅰ石墨;Ⅱ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1.5 g氧化铜粉末,直接用铝箔纸包裹,按上述操作步骤实验,黑色粉末________,那么猜想Ⅱ不成立。
【结论】石墨棒能把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烧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6、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有10 t贝壳煅烧后质量减少了2.2 t,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假设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基础优选题附答案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用铅制铅笔芯
B.用石墨做冰箱的去味剂
C. 用炭黑制环保炭包
D.用石墨做电极
【答案】D
2、下列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中,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都可以选用的是(  )
【答案】B
3、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答案】D 
4、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二氧化硫和氧气 闻气味
B 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分别装有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二氧化锰
D 铁和铜 看颜色
A.A B.B C.C D.D
【答案】B
5、“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答案】A
6、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③说明CO得到氧后的产物是CO2 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7、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中就有记载:“地窖着酒,令酒土气;唯连檐草屋中居之为佳”其实质为在地窖中可用厌氧密封的方式贮存蔬菜等。人们在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进行灯火试验,其原因是地窖中的空气与外部空气相比(  )
A.不含有氧气 B.氧气的含量高
C.全部为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含量高
【答案】D
*8、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空气 ④氮气。将 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② C.①或④ D.②或④
【答案】C
9、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石墨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导电性,所以物质类别为金属单质
【答案】B
10、关于利用如图装置所进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的中的尼龙布袋也可以用铁丝网替代
B.粗铜丝的上下移动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棉花会变蓝
D.此装置不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答案】B
11、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及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用途 原因分析
A 在云层中撒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B 石墨用于制铅笔 石墨质软,能导电
C 金刚石可作钻探机钻头 金刚石硬度大
D 水的净化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答案】B
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收集二氧化碳
【答案】C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B.用氧气在医院进行急救
C.用活性炭做净水器的吸附剂 D.用金刚石裁划玻璃
【答案】B
14、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选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大量制取二氧化碳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开始收集
C.图1作为气体发生装置时应将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
D.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从b端通入
【答案】C
15、下列几种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 B.身上衣服着火可就地打滚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D.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答案】D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中的元素除 C、H、O、N 外,其他元素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水溶液
B.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纸花(浸石蕊试液后晾干)变红色
C.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时水银柱上升,是由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压缩天然气可用 LPG 表示
【答案】A
二、填空题。
17、已知反应:
(1)3H2+Fe2O32Fe+3H2O;
(2)3CO+Fe2O32Fe+3CO2
H2和CO在这两个反应中均将Fe2O3还原为Fe,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1)请你分析上述反应,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情况,归纳出化学反应中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规律   .
(2)请根据你得出的规律,判断反应:Mg+CuCl2═MgCl2+Cu中的还原剂是   .
(3)在化学反应中与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相反的物质,被称为氧化剂,则化学反应:Cl2+2NaBr═Br2+2NaCl中的氧化剂是   .
【答案】(1)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
(2)镁; (3)氯气;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常用   来检验气体,产生的现象是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常用   来验满。
【答案】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着的木条。
19、常温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C中有气泡,溶液颜色    。
【答案】(1)物理; (2)变红。
20、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____________法收集。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上排空气  (2)密度比空气大
21、在Fe2O3+3CO2Fe+3CO2的反应中,Fe2O3发生了   反应,其中还原剂是   。
【答案】还原,一氧化碳(或CO)。
22、如图所示,A﹣F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选填字母)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发生装置A或F.F与A相比较,其最主要的优点是   。
【答案】(1)C; (2)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3、如图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
(1)小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   。
(3)如果将变红的溶液通过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过滤,可以看见的现象是    。
【答案】(1)H2CO3=H2O+CO2↑; (2)柠檬酸;
(3)溶液颜色变浅或变成无色。
24、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或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A C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三、实验题。
25、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如图的探究:
【猜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Ⅰ石墨;Ⅱ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1.5 g氧化铜粉末,直接用铝箔纸包裹,按上述操作步骤实验,黑色粉末________,那么猜想Ⅱ不成立。
【结论】石墨棒能把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烧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铝箔 不变红 2CuO+C2Cu+CO2↑ 对比实验(或控制变量法) 2Al+3CuOAl2O3+3Cu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物质形状)影响反应速率(或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解析】【猜想】给出的物质中有氧化铜、石墨棒和铝箔,因此能还原氧化铜的物质就从石墨和铝箔进行猜想;
【实验】氧化铜是黑色的粉末,被还原以后生成的铜粉是红色的,如果猜想Ⅱ不成立,则看不到黑色粉末变红的现象;
【结论】石墨的组成元素是碳,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C2Cu+CO2↑;
【改进】设计实验要称量等质量的铝粉,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铝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铜,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2Al+3CuOAl2O3+3Cu;
【拓展】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物质形状)影响反应速率(或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五、计算题。
26、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有10 t贝壳煅烧后质量减少了2.2 t,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假设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
【答案】设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 CO2↑
  56   44
  x   2.2 t
56:44=x:2.2 t 解得x=2.8 t
答:可制得氧化钙为2.8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