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知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原理,理解并掌握放射性应用的原理,并能运用与实际生活。
科学思维∶通过理解ɑ衰变和β衰变,会计算原子核的半衰期。
科学探究:核反应方程的书写,应当尊重实验事实,不能仅仅依靠守恒定律主观臆造。能面对真实情境,从不同角度提出并准确表述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科学假设。
科学态度与责任∶知道辐射的危害与防止,养成良好的科学操作习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衰变的规律和方程,半衰期的概念,核反应的概念。
难点:衰变的规律和方程。
三课前预习
1.射线的本质
(1)α射线:
①是高速粒子流,其组成与氦原子核相同;
②速度可达到光速的;
③电离作用强,穿透能力较弱,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用一张纸就能把它挡住。
(2)β射线:
①是高速_____;
②它的速度更大,可达光速的99%;
③电离作用较弱,穿透能力较强,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几毫米厚的______。
(3)γ射线:
①是能量很高的______,波长很短,在10-10m以下;
②电离作用更弱,穿透能力更强,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和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2.核电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就可以让手机不充电使用5000年。燃料中钚(Pu)是一种人造同位素,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
(1)用氘核(H)轰击铀(U)生成镎(Np)和两个相同的粒子X,核反应方程是________;
(2)镎(Np)放出一个粒子Y后转变成钚(Pu),描述核过程的方程是________。
3.科学家对三星堆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利用年代检测法,推断其中4号祭祀坑埋藏年代有95.4%的概率落在距今3148~2966年前的时间范围内,属商代晚期。的衰变方程为:________。地下的压力,温度,湿度等因素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的半衰期。
4.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并说明下列核反应属于哪一类(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
U→Th+____________
H+H→______+n______
He+Be→______+n______
U+______→Ba+Kr+3n______
5.如图所示为用于火灾报警的离子式烟雾传感器原理图,在网罩1内,有电极板2和3,a、b端接电源,4是一块放射性同位素镅241,它能放射出一种很容易使气体电离的________粒子。平时镅放射出来的这种粒子使两个电极间的空气电离,形成较强的电流。发生火灾时,烟雾进入网罩内,烟的颗粒吸收空气中的离子和镅放射出来的这种粒子,导致电流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报警器检测出这种电流变化,发出报警。
6.碲 可由半衰期约为 13h 的放射性元素 衰变而成,其衰变方程为 ,则该衰变方程中的 X 为___________(填该粒子的名称),质量为 10g 的 经过 26h 后,剩余 质量为___________g。
7.在测定年代较近的湖泊沉积物形成年份时,常利用沉积物中半衰期较短的,其衰变方程为 。X是___________,简述核内的核子怎样转化产生了X,写出该过程的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8.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基本原理: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像。根据PET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的衰变和正负电子湮灭的方程式_____。
(2)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人体,的主要用途是( )
A.利用它的射线 B.作为示踪原子
C.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D.有氧呼吸
(3)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________(选填“长”“短”或“长短均可”)。
四自我检测
1.大理石是新家室内装修的大众化板材,市场上的大理石板材中常含有放射性元素氡,其衰变方程为,氡的半衰期为3.8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衰变方程中的X是β粒子
B.100个氡核经过7.6天后剩余25个氡核未衰变
C.采用加热、喷剂催化等物理和化学方法,都无法缩短大理石板材的放射性危害时间
D.该核反应过程会释放核能,氡核可作为目前核电站主要采用的核燃料
2.据美国宇航局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2月19日4时55分左右,“毅力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着陆。“毅力号”火星车使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热发电机”(RTG)提供电能,即把放射性同位素钚238()发生衰变产生的热转换为火星车所需的电能。已知钚238的半衰期为88年,其衰变放出粒子后变为铀2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钚238发生的是α衰变
B.钚238发生的是β衰变
C.176年后,钚238将全部发生衰变
D.在钚238衰变完毕前,RTG能一直提供稳定的电能输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在衰变时,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改变
B.β衰变是原子核外电子的电离
C.把放射性元素放在低温处,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D.某原子核衰变时,放出一个β粒子后,原子核的中子数少1,原子序数少1
E.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后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
4.14C断代法又称放射性碳测年法(Radiocarbon Dating),是根据14C衰变的程度来计算出样品的大概年代的一种测量方法。自然界中活的植物中14C的含量相当稳定,植物枯死后14C的摄入停止,14C不断衰变,其含量不断减少,根据14C放射性强度减小的情况就可以推断植物死亡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C的衰变方程为
B.对三星堆遗址中的炭屑样品使用14C断代法可以大致确定三星堆的年代
C.14C断代法可以通过检测14C大致确定某种植物的生长年限
D.14C的半衰期会随时间按照指数规律逐渐减小
5.在我们的生活中,日常用品、装饰材料、周围的岩石、食盐、香烟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其中香烟中含有钋Po),具有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PoPbHe,半衰期为13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衰变中释放出的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于γ射线的穿透能力
B.100个钋原子核经过2个半衰期,一定还剩25个钋原子核
C.质量为m的钋核经过276天,剩余的钋核的质量为
D.若采用提高温度的方法,可以改变钋Po)的半衰期
6.如图所示,P为匀强磁场中一点,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静止在P点,该原子核发生衰变后,放出一个氦核He)和一个新核,它们速度方向与磁场垂直,其轨迹均为圆弧,半径之比为45∶1,重力、阻力和氦核与新核间的库仑力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电荷数是90
B.可能的衰变方程为
C.氦核和新核动量的大小之比是1∶45
D.衰变前核的质量等于衰变后氦核和新核的总质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时( )
A.光的波动性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B.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并据此估计原子的半径
D.气体导电时发光机理是:气体的原子受到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有可能向上跃迁到激发态。因处于高能级的原子不稳定,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放出光子,最终回到基态
8.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是( )
A.
B.
C.
D.
9.医疗中常用放射性同位素铟产生射线,是锡衰变产生的。则( )
A.衰变过程一定释放能量
B.该反应属于α衰变
C.改变压力或温度可以改变的衰变快慢
D.光子是原子核外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10.阴极射线( )
A.就是β射线 B.没有质量
C.在磁场中可能会发生偏转 D.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 电子流 铝板 电磁波
2. U+H→Np+2n Np→Pu+e
3. 不会
4. 衰变 聚变 人工转变 裂变
5. 减弱
6. 正电子 2.5
7. 原子核内的中子转换为质子时放出电子,
8. , B 短
四自我检测
1.C
2.A
3.A
4.B
5.C
6.B
7.D
8.A
9.A
10.C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