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五章5.3核力与结合能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五章5.3核力与结合能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8 09: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3核力与结合能
一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与核力的特点,理解结合能、比结合能和质量亏损的基本观念和相关实验。
科学思维∶理解引力作用是天体间的力(比较显著),电磁相互作用的表现在分子级别上,强相互作用在原子核,弱相互作用又比原子核小很多的级别上。
科学探究:通过教材上的科学推理,掌握其实质,培养科学推理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习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培养学习、探索科学的兴趣和责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结合能和比结合能、质量亏损。
难点:结合能和比结合能。
三课前预习
1.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核力:原子核中的核子之间存在一种很强的相互作用,即存在一种核力,它使得核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原子核。这种作用称为___________。
(2)强相互作用的特点
①强相互作用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只有约___________m。
②距离增大时,强相互作用急剧___________。超过10-15m,相互作用不存在。
(3)弱相互作用
①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β衰变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质子转变的原因。
②弱相互作用是___________力,其力程只有___________m。
(4)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2.强相互作用的特点
(1)强相互作用是_________力,作用范围只有约_________m。
(2)距离增大时,强相互作用急剧________。超过10-15 m,相互作用不存在。
3.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和正电子(),即中微子,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
A.0和0 B.0和1 C.1和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kg,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___________J(保留2位有效数字)。
4.静止的硼核()吸收一个慢中子(速度可忽略)后,转变成锂核()并放出一个新粒子,则该过程的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__,已知新粒子的动能为1.8MeV,则锂核的动能为________MeV.(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结合能
(1)结合能
原子核是核子凭借核力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也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
(2)比结合能
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叫作比结合能,也叫作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___________,原子核越___________。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最稳定.
6.我国科学家因中微子项目研究获得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中微子是一种静止质量很小的不带电粒子,科学家在1953年找到了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把含氢物质置于预计有很强反中微子流(反中微子用表示)的反应堆内,将会发生如下反应:+H→n+e,实验找到了与此反应相符的中子和正电子。
(1)若反中微子的能量是E0,则反中微子的质量=________,该物质波的频率=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
(2)在+H→n+e反应过程中,
①若质子认为是静止的,测得正电子的动量为p1,中子的动量为p2,p1、p2方向相同,求反中微子的动量p=_______;
②若质子的质量为m1,中子的质量为m2,电子的质量为m3,m2>m1。要实现上述反应,反中微子的能量至少是______。(真空中光速为c)
7.质量亏损
原子核的质量_________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的现象。
8.(1)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这种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就是太阳能的能源其核反应方程是_______;若,,.则该反应中发生的质量亏损是_______u;如果1u相当于931.5MeV能量,则该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是_______MeV.由于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太阳的质量缓慢减少,与现在相比,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公转的周期______(填“较长”“较短”或“没有变化”).
(2)利用光电转换装置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若地球附近某太空站上的太阳能电池接收板的面积是,光电转化效率为.已知太阳辐射的总功率为,太阳辐射穿过太空的能量损失忽略不计,光速为,太阳光射到地球上经历的时间是.试求该太阳能电池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功率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四自我检测
1.一个原子核经图中所示的一系列、衰变后,生成稳定的原子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推知的比结合能比大
B.可推知该过程中将释放能量
C.可推知共发生了几次衰变
D.可推知共发生了几次衰变
2.首次用实验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核反应方程是LiH→He,已知mLi=7.016 0 u,mH=1.0078u,mHe=4.002 6 u,则该核反应方程中的K值和质量亏损分别是(  )
A.1和4.021 2 u B.1和2.005 6 u C.2和0.018 6 u D.2和1.997 0 u
3.中子n、质子p、氘核D的质量分别为mn、mp、mD。现用能量为E的γ射线照射静止的氘核使之分解,反应方程为,若分解后的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  )
A.
B.
C.
D.
4.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向太平洋倾倒逾125万吨福岛核电站内储存的核污水,消息一出,举世哗然。福岛核电站的裂变材料是铀235,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氚以及钡141、氪92、锶90、钴60、碘129、钌106等放射性核素。其中铀235的半衰期大约为12.5年,其衰变方程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衰变中产生的粒子X本质上是氦原子
B.铀235衰变后核子的总质量相比衰变前减少
C.衰变过程中释放核能,铀235的比结合能大于钍231的比结合能
D.如果日本政府在12.5年后再排放经过处理的核污水将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5.2021年3月,考古学家利用技术测定了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已知的半衰期为8267年,其衰变方程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四个经过8267年一定还剩余两个
B.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
C.β衰变的本质是核内一个质子转化中子和电子
D.β衰变过程满足动量守恒,不满足能量守恒
6.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核子数的关系如图,由此可知(  )
A.较重的原子核,如铀核(U),因为它的核子多,核力大,所以结合得坚固而稳定
B.较轻的原子核,如锂核(Li),因为它的核子只有6个,比铀核简单,因而比铀核结合得更稳定
C.核反应过程是比结合能增大的过程
D.原子核A和B结合成C,原子核F分裂成E和D,都会释放核能
7.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核技术日益成熟,“核电池”也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核电池”又称“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是利用衰变放出的能量转变为电能而制成。科学家利用衰变反应制成核电池。已知的半衰期约为2.6年,、原子核及X粒子的质量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衰变反应是α衰变
B.5.2年后所有原子核均已发生衰变
C.的比结合能一定小于的比结合能
D.一定等于
8.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一个中子,其聚变反应方程为。已知氘核、氚核和氦核的结合能分别为E1、E2、E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在上述聚变反应方程中质量亏损为(  )
A. B.
C. D.
9.关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B.稳定的重原子核里,质子数比中子数多
C.原子核都是非常稳定的
D.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核力具有饱和性,不可能无节制地增大原子核而仍稳定存在
10.2020年10月20日消息,好奇号火星车又有新发现:火星也曾有“绿洲”,或有生命存在,好奇号火星是首辆使用核能提供能量的火星车,它的核能电池系统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个装填钚(Pu)二氧化物的热源和一组固体热电偶,将钚238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这一系统设计使用寿命为14年,钚238的半衰期为88年,原来静止的一个钚238衰变时放出α射线和γ光子,生成原子核X,已知钚238,α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中子数为142
B.钚238放在高压容器里,其半衰期可能变为90年
C.该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m2+m3﹣m1
D.γ光子的波长大于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 强相互作用 10-15 减小 短程 10-18
2. 短程 10-15 减小
3. A 8.2×10-14
4. 1.03
5. 牢固 稳定
6. p1+p2 (m2+m3-m1)c2
7.小于
8. 0.0255 23.75 较短
四自我检测
1.A
2.C
3.B
4.B
5.B
6.D
7.C
8.B
9.D
10.D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