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真题检测卷
初中历史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江苏南通·八年级期末)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与此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党一大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2022·安徽阜阳·八年级期末)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A.孟良崮战役
B.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D.淮海战役
(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某部电影中毛泽东的扮演者,拍摄下图所示画面时他的台词是( )
A.“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22·陕西省汉阴县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
A.开辟了晋冀豫根据地 B.开辟了晋察冀根据地
C.严重威胁了南京和武汉 D.使东北全境基本解放
(2022·广东·东源县崇文学校八年级期末)在整个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孟良崮山脚下的小山村——烟庄的乡亲们在六个十八九岁、二十几岁的姑娘、媳妇组织下,共为部队烙煎饼7.5万公斤,筹集军马草料1.5万公斤,洗军衣85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陈毅司令员动情地称她们为“临沂六姐妹”。从中我们可以探究(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B.井冈山根据地壮大的原因
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1947年,面对国民党的疯狂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C.天下为公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022·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几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的事件是( )
A.南京解放
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2022·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办城关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运动、人民解放战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民主革命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相同 B.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一致
C.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相同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一致
(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此项土地改革总路线制订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朝鲜战争时期
(2022·江西·上高中学八年级期末)《大公报》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说明
A.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 B.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C.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D.中国迎来·了全面的解放
(2022·福建莆田·八年级期末)下表是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筹粮 挑子 船只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48万吨 20.6万副 8500只
表可以用于佐证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B.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实行正确的战术方针
(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下图是刊于1945年8月《自由画报》上的漫画《小距离》,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B.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
C.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 D.广大人民渴望和平统一
(2022·陕西安康·八年级期末)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说明国民党( )
A.内战是真,和谈是假 B.企图以军事优势争取谈判优势
C.根本不把中共放在眼里 D.军队纪律败坏,根本不服从调遣
(2022·河南新乡·八年级期末)下图为某天日历。根据日历推断这一天( )
A.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
B.中国开始了全国性抗战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022·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办城关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历时142天的三大战役,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这些战役有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西安事变
D.井冈山会师
(2022·福建宁德·八年级期末)解放淮海战役中,在商丘、陇海路出现了一支“钢铁”支前运输队,共出动了116余万民工,各类车子867万辆,26多万头牲口,把数亿斤的粮面和物资运到前线。这
A.彻底冲垮了敌人的封锁 B.有力保障了战役的胜利
C.充分说明了交通的发达 D.足可印证了物资的充足
(2022·广东茂名·八年级期末)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为了争取和平,与蒋介石共商国是,社评中毛泽东到访的地点是( )
A.重庆 B.南京 C.北平 D.西安
(2022·河南新乡·八年级期末)解放战争期间,东北解放区有100多万农民参军,华北解放区有近100万农民参军;广大农民还积极参加民兵,民兵参战者200多万人,作战10多万次,共歼敌20多万人。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战争顺应民意 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D.共产党的宣传动员
(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学习历史地图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时空观念。关于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战斗的指挥官是朱德;图2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B.图1战斗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图2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图1战斗是抗战以来正而战场取得的首次胜利;图2战役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图1战役是抗战中最大规模的战役;图2战役的胜利,使北平获得了和平解放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0分)
(2022·江西吉安·八年级期末)下面是小刘同学收集的一首赞颂某次起义的诗歌:
枪声骤响鬼神惊,破碎江山起救兵,几点星光千里火,一条赣水五旗城。
滕王阁上云霞暗,纪念碑前日月明,紧握长缨天地稳,任它虎豹露狰狞。
(1)这古诗赞颂起义行什么重要意义?
小刘同学利用双休日参观了农民将军甘祖昌的故居,发现是这样介绍甘祖昌将军的:
甘祖昌(1905年3月23日—1986年3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江西省莲花县人,被称为“将军农民”。1926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湘赣军区红军兵工厂副科长……全面抗战时任第三五九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解放战争时任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祖昌历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7年,甘祖昌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职务后,带着家人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从此开始了29年的“农民生涯”。
(2)请分别写出甘祖昌参军时、在第三五九旅时、第一野战军时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名称。
(2022·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1)根据材料一,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取得了 什么成果?
材料二: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1931年9月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对待日军侵略的态度上,导致蒋介石从“力避冲突” 转变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发动该历史事件的是哪两位将军?
材料三: 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 说法,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和事实依据。2017年1月3日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修改为“十四年抗战”。
(3)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时间和历史事件。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4)材料四中这三大战役有何意义?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船精神】
材料一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______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
(1)材料一中,“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另一个地方是_____。
【井冈山精神】
材料二 当时党的特委和军委的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延安精神】
材料三 1943年毛泽东为电影《南泥湾》题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敌后战场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4)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请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 200 字。
(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人才,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 1927年4月清晨,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节选)
材料五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拥有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又有美国政府的支持,扬言在三五个月内消灭人民解放军,但结果却是人民解放军用了三年时间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利。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军校?
(2)结合材料二,说出1927年4月以后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4)材料四中在“国难极端严重”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什么统一战线?
(5)结合材料五,分析人民解放军能在三年里就打败军事力量强大的国民党,谈谈你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6)根据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你能得到什么?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真题检测卷答案解析
、选择题
D
【解析】根据材料从漫画可以看出蒋介石一边磨刀一边提出“和平方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D项正确;国民党一大是中国国民党于1924年1月20~30日在广州召开的对党进行全面改组、实现国共合作的会议,不符合漫画内涵,排除A项;南京国民政府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南京建立的反动政权,不符合漫画内涵,排除B项;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为逼蒋联共抗日而拘捕蒋介石,实行的一次“兵谏”,不符合漫画内涵,排除C项。故选D项。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刘邓大军1947年夏,刘邓大军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区主力,是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直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全国性反攻阶段,故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此图片应该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时期的场景,据此推断重庆谈判我党的目标是争取和平、民主,故A项正确;B是1927年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排除B项;C项是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提出,排除C项;D享受在井冈山时期提出,排除D项。故选A项。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C项符合题意;1937年11月创建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排除A项;1937年10月,聂荣臻率八路军一一五师晋察冀边区部分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于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当时各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模范,排除B项; 辽沈战役使东北全境基本解放,排除D项。故选C项。
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在整个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结合所学可知,莱芜战役中、孟良崮战役发生在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期间,故C正确;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至1928年,故A错误;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与井冈山根据地无关,故B错误;1945年抗战取得胜利,故D错误;故选C。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面对国民党的疯狂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A项正确;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孙中山先生的政治遗嘱,排除B项;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平生最喜欢题写的内容,排除C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B
【详解】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B项正确;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大陆的统治,排除A项;CD项没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CD项。故选B项。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运动、人民解放战争性质都属于民主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A正确;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国民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人民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排除C;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排除BD。故选A.
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通过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在解放区内进行土地革命。其中土地改革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因此题干中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制订于解放战争时期,C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选项错误,排除。
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题干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体现了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的心情。B项与题意无关,CD项与题意表述的阶段不符,故选A.
B
【解析】
根据题干“民工543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76.7万头、船只8500只筹粮9.6亿斤、挑子20.6万副“结合所学知识,这些数据反映了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能以弱胜强,打败敌人的重要原因,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实行正确的战术方针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A
【解析】《小距离》与重庆谈判有关。画面上,面露奸笑的蒋介石伸出貌似要与毛泽东言和的手,桌下却放出恶狗直扑毛泽东。毛泽东不得不一手言和,一手持杖防卫。因此,双方伸出的手握不到一起,挂在墙上的“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口号成为一纸空文。漫画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罪恶阴谋,A项正确;材料中毛泽东一手持杖防卫,一手也要握手言和,可以看出共产党的和谈诚意,排除B项;重庆谈判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A项。
A
【解析】根据“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可得出其强调的是重庆谈判是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作的拖延时间的准备,反映出内战是真,和谈是假,故A项正确;BCD项都与材料的主旨不符合,可排除。
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民国38年是1949年,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故D符合题意;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是在1927年,中国开始了全国性抗战是在七七事变以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在1947年,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D项正确;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④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选项。故选D项。
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A项符合题意;1945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B项不合题意;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C项不合题意;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题干“毛泽东”“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可以知道,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
B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共出动了116余万民工,各类车子867万辆,26多万头牲口,把数亿斤的粮面和物资运到前线”可知,这是充足的后勤供应,它有力的支持了战争的胜利,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后勤而不是战斗队,牲口运输不是发达的交通工具,材料体现不出物质的充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45年8月29日”“毛泽东先生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会谈纪要》,即著名的“双十协定”,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因此出现了广大农民积极参军参战的现象,主要是为了保卫革命的果实,B正确;ACD是出现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但是并非是根本因素,均排除。故选B。
C
【解析】根据地图可知,图1反映的是平型关大捷,图2反映的是渡江战役。1937年9月25日,林彪率领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坂垣师团一部,取得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C项正确;平型关大捷的指挥是林彪,排除A项;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排除B项;使北平获得了和平解放的是平津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
、材料分析题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
【解析】(1)
根据“一条赣水五旗城”“滕王阁上云霞暗”可知,诗句赞颂的是南昌起义,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
甘祖昌1928年参军,当时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中国工农红军;根据“全面抗战时任第三五九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有八路军和新四军;根据“解放战争时任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等职”,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人民解放军。
(1)行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3)八年抗战: 1937年,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十四年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
(4)意义: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事件: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或渡江战役。
【分析】(1)
据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可知,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1926年,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
(2)
据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和所学知识可知,对待日军侵略的态度上,导致蒋介石从“力避冲突”转变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重大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
(3)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八年抗战”开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十四年抗战”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4)
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人民长达二十二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在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或渡江战役)。
(1)浙江嘉兴南湖游船(答到南湖即可)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4)阅卷说明:
分两步阅卷。
第一步,先参考字数,确定得分的最高值,标准如下:
①完全不答题,一律不得分。②99字及以下,总得分不超过2分。③100—199字,总得分不超过4分。④200字及以上,符合字数标准。
第二步,参考内容,标准如下:
第一层次: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思想有深度,史实准确,评述合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文笔流畅,200字以上,且至少二个历史事实或历史事件做为论据与题目及论点相一致。
若学生有极富创新性、科学性和文学性的表述,观点独到,语言富有个性,卷面条理规范,书写工整,可酌情加分。
第二层次:有史有论,且史论结合基本准确合理,但在知识和认识上有少量错误,或条理不够清晰,逻辑上不够严密,文笔不够流畅,200字以下,且至少两个历史事实或历史事件做为论据与题目及论点相一致。
第三层次:认识片面;有史无论,简单罗列史实,未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述;或有论无史,与史实联系不密切,100字以下,且至少一个历史事实或历史事件做为论据与题目及论点相一致。
第四层次:没有答题,完全离题或观点不正确,不得分;无与正文相匹配的明确而富有意义的题目或无题目扣分;有题目且价值观正确得分。
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案不拘所给答案的文字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师阅卷时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可知,“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另一个地方是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可知,这体现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示意图可知,党在敌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4)
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必须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史实必须准确,充分体现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观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证: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她的领导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她的领导下,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因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黄埔军校;
(2)由合作走向破裂。
(3)背景:中国的内战(或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是正义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美国援助下的国民党蒋介石打内战,不得人心,国民党军队的厌战,加上中共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言之有理即可)
(6)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创办的军校是黄埔军校。
(2)根据“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得出是由合作走向破裂。
(3)背景根据“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得出是中国的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4)根据“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可知国共两党在此合作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因此建立的统一战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在三年里就打败军事力量强大的国民党,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是正义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美国援助下的国民党蒋介石打内战,不得人心,国民党军队的厌战,加上中共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6)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