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11 14:33:23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余光中郯城县码头镇初级中学 张伟 台湾问题是中国最大的国殇,浅浅的海峡是中华民族最深的乡愁
——温家宝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回顾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⒈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即当今的台湾。
⒉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专门管理澎湖列岛和琉球
(今台湾)
因此,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历史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开辟荆榛逐荷夷”1、“荆榛”的含义是什么?
台湾当时荒蛮的景象
2、“荷夷”的含义是什么?
“夷”当时指外国人,“荷夷”指荷 兰侵略者
3、 如何理解“开辟荆榛逐荷夷”
郑成功收复并开发台湾一、“开辟荆榛逐荷夷”⒈ 台湾最早被哪个国家所占领?
⒉ 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⒊ 收复台湾后,清政府是如何对台湾进行管辖的?
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1661-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
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边防。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讨论题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
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祖国的统一;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
为什么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加强了台湾的军事防范力量,对西方的侵略势力有抑制作用为何说台湾“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 台湾对于中国、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只要看看地图就一目了然了。它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它的面积和人口规模所代表的意义。台湾与大陆只有一条400公里长、最窄处仅130公里宽的海峡相隔,台湾岛几乎处于整个中国海域的正中,扼守中国及东亚、东北亚海上通道。祖国有了台湾岛,就有了一座无法替代的天然的坚固堡垒,捍卫着祖国的安全与和平;如果祖国失去台湾,受外国或通过他们的代理人控制,它就像一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腹部,使整个中国沿海地区乃至整个东南部地区永远处于被威胁之下。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台湾是我国的生命线,攸关整个国家和十几亿人民的命运与祸福,没有这条生命线,国家连起码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何谈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探 究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郑成功? 郑成功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他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利益作出了辉煌贡献。他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又是团结各民族,发展生产,开发祖国台湾的先驱。 清朝建立初期,沙俄在何处筑城对我国黑龙江一带进行侵略活动的?
尼布楚和雅克萨
雅克萨之战示意图《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示意图 《尼布楚条约》是平等的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荷兰殖民者向郑成功投降图清军在雅克萨保卫战中使用的大炮二、雅克萨之战1、雅克萨战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自卫反击战
2、《尼布楚条约》的重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
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
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
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
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
俄国,外兴安岭以南,
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
河以东属中国。要点归纳一、“开辟荆榛逐荷夷”
1、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1624年)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3、清政府设置台湾府(1684年)
二、雅克萨之战
1、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1685年)
2、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6年)
3、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练习:1、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哪些地区的领土属于中国( )
A、尼布楚 B、黑龙江 C、乌苏里江 D、库页岛
2、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
①郑成功包围赤嵌城 ②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 ④ ③ ② B、 ③ ④ ② ①
C、 ④ ① ③ ② D、 ③ ① ④ ②练习:连线搭配
时间 事件 有关人或国家
1662年 签订《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
1684年 侵占我国台湾 荷兰殖民者
1689年 设置台湾府 中俄
明朝后期 收复台湾 清朝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里面说:“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
在那头。”反映了什么史实?体现了作者
什么样的心情?
1949年,解放战争后,国民党逃往台
湾。宝岛台湾又一次和祖国分离,至
今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诗人的《乡
愁》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强烈的思念
之情,他渴望台湾能够回到祖国的怀
抱,海峡两岸完成最终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