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
课题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过程与方法 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实践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地理教育
教学重点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教学难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方法 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实践法等。
教 具
教 学 过 程 (导入)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板书)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提问) 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学生:略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 (提问) 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 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 学生:缩小了10倍 (提问) 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 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 (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提问) 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数 字 式线 段 式文 字 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500000 2)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能不能知道?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提问) 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不仅会读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演示)“日本图”指导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2)标出图中X、Y、Z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3)图中的X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Z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X点在Y点的西南方向,Z点在Y点的东北方向 (提问)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板书)1.经纬网定方向 (提问)同学们打开书,看图“某地区平面图”,谁发现了这张图与“日本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张图没有经纬网,有一个标志。 (讲解)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要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板书)2.指向标定方向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2)1、2、3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4、5、6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分别判断: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农业试验区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黑板画板图: (讲解)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这样的地图怎么判断方向呢? 学生:用人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学生活动)1)分别说出B、C、D各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2)假如图中B、C两点的实地距离是90千米,分组讨论怎样确定该图的比例尺。 学生:B点在A点的正东方,C点在A点的正南方,D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 知道实地距离,确定比例尺,首先在地图上用直尺量出B、C两点的图上距离,再与实地距离相比,可得出该图的比例尺: (板书)3.一般定向法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 学生: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当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方。 (学生活动)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据什么来确定方向?(在北半球)看哪个小组的点子多? 学生:略教师总结:如:1)可用指南针 2)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定方向 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极星定方向 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等等。同学们想的点子非常多,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景物,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 (板书)三、图例和注记 (提问) 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 2)每人发三张卡片,画出三种图例; 3)小游戏:出示卡片,学生抢答。(可小组内进行或组与组间进行,比赛谁的得分高)(课后小结)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低地,这些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的?请同学们预习“地形图的判读”。 (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观测校园内的主要地理事物,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 环节时间5′25′5′5′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 地图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二、地图上的方向 1.经纬网定方向 2.指向标定方向 3.一般定向法 三、图例和注记
作业设计
教 学反 思 本节较难,学生学习较吃力。
PAGE
3地图的阅读第2课时
课题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选择适用的地图2.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过程与方法 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实践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地理教育
教学重点 1.学会选择适用的地图
教学难点 1.学会选择适用的地图
教学方法 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实践法等。
教 具
教 学 过 程 (导入)教师提出问题:1.假如我们随旅行团到达了黄山,你需要一张什么地图?(黄山导游图)2.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被炸,此事轰动了世界,我想知道美国在哪,应该选择什么地图?(世界地图)3、有一个外地人来北京观光,他住在北京站附近,想去颐和园,不知道要乘什么车,怎么办?(买一张北京交通图)(过渡)通过这些小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有用的信息。(板书)一、地图的种类(学生活动)请一个学生朗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第三段:导游图、交通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等教师挂出图幅大小相同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学生活动)1.每两人一组上前观察着两张地图有什么不同;2.每个小组讲讲自己观察的结果;3.学生试着总结一下规律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地图包括范围的大小、地图内容的详略。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不同。(板书)二、比例尺的大小(讲解)比较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就要将其转换成分数式,这时分子都是1,若分母大比例尺就小,分母小比例尺就大。世界地图的比例尺小,中国地图的比例尺大。(学生活动)分析教材提供的“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小组讨论这两幅图的比例尺、范围、内容有什么不同,并填写表格。(教材第23页表)(巩固练习)解决以下问题应选择什么比例尺的地图1.去一个城市旅游,想知道这个城市的位置2.想知道这个城市更多的情况3.在这个城市地图上找到某个景点(过渡)地图上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学生活动)利用教材提供的“北京地图”,分三大组分别进行:1.量算北京市最西端到最东端的直线距离;(一组)2.量算北京市最北端到最南端的直线距离;(二组)3.量算北京城区到天津城区的铁路长度大约是多少。(三组)(提问)地图上两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比较容易,量算曲线距离呢?(学生活动)1.第三组的同学介绍他们是怎样做的。(可做演示,组内同学可以补充)2.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量算曲线距离?(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板书)三、地图的发展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选择和使用地图。(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课堂小结)人们的许多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就会涉及到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的大小、内容的详略等。掌握这些地图的知识,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环节时间5′25′5′5′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选择适用的地图一、地图的种类二、比例尺的大小三、地图的发展
作 业设 计
教 学反 思 学生表现积极,本节掌握较好。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