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巩固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巩固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18 09:3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巩固题含答案
人教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A.供给的氧气减少  B.供给的空气增加
C.使蜡烛着火点降低  D.温度低于蜡烛着火点
2、2022年5月12日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矿井内要注意通风
B.面粉加工厂工人空闲时在车间吸烟
C.厨房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
D.运送易燃易爆物的车辆张贴安全警示标志
3、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 )
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用泥沙扑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水冲灭
4、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  )
A.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B.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C.氢气爆炸 D.生石灰与水反应
5、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6、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煤的干馏
C.石油分馏 D.天然气燃烧
7、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时,不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
A.集气瓶的大小 B.加入石灰水的体积
C.加入石灰水的浓度 D.石灰水的浑浊程度
8、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Ca Cu Cl B.氧化物:HgO KMnO4 NO2
C.化石燃料:煤 石油 天然气 D.混合物:水银 空气 蒸馏水
9、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10、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不能制得绿氢的是(  )
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
C.火力发电制氢 D.风力发电制氢
11、下列实验设计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实验用冷碟子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产生炭黑,说明蜡烛含有炭黑
C.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实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12、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釜底抽薪﹣﹣撤除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14、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氢气
15、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滤纸片和乒乓球片切勿取大块
B.实验过程中要从侧面观察现象
C.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根光亮的铁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燃着的蜡烛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了,原因是 。若将该铁丝圈放在高温下灼烧,看到的现象是 ,把铁丝圈取出冷却后铁丝表面呈黑色。试写出铁丝在高温时与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化学与能源、环境关系密切。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天然气。
(2)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可将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 。
(3)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气体,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
(4)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和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用和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A.甲酸() B.乙酸() C.乙醇() D.丙酮()
18、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 (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9、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却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0、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1:_____________ ,实验2______________ ;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 。
21、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人们利用石油可以炼制多种产品,如柴油、煤油、汽油等。请设计实验证明煤油中含有碳元素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酒精灯火焰温度为500℃,请和他们一起思考: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2)A、C为白磷,B为红磷,用酒精灯对准A加热一段时间,A、B、C三处的燃烧情况为C先燃烧,B后燃烧,A不燃烧,请写出A不燃烧的原因_________。
三、实验题。
23、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粉末,有毒,溶于水后能生成磷酸(H3PO4)。
实验探究一:请你根据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A)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钢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 。
(2)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 、_____ 。
实验探究二:乙同学经过思考提出了问题,发现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对环境有危害,同时设计了自己的探究实验如图2(装置BCD)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3)请写出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4)设计B、D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
(5)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 。
四、综合应用题
24、某市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伤亡和损失。该危险品仓库存放的危险品有氰化钠()、压缩天然气、遇湿易燃物品电石()、金属钾、钠、烧碱等。
(1)氰化钠()中氮元素为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天然气能被压缩,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原因是_____。
(3)爆炸发生的同时大量的易燃液体瞬间雾化,加剧了火势蔓延,从燃烧的角度分析,火势加剧的原因是_____。
(4)电石()、金属钠、钾等物质能够跟水反应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①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有可燃性,乙炔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金属钠、钾都能跟水剧烈反应。已知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堆放有金属钠、电石的仓库着火,灭火的方法是_____(填字母)。
A用水 B用泡沫灭火剂 C用沙土处理
(5)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
五、计算类综合题。
2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吸收88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质量是多少?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巩固题含答案
人教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A.供给的氧气减少  B.供给的空气增加
C.使蜡烛着火点降低  D.温度低于蜡烛着火点
【答案】D
2、2022年5月12日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矿井内要注意通风
B.面粉加工厂工人空闲时在车间吸烟
C.厨房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
D.运送易燃易爆物的车辆张贴安全警示标志
【答案】B 
3、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 )
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用泥沙扑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水冲灭
【答案】C
4、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  )
A.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B.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C.氢气爆炸 D.生石灰与水反应
【答案】A 
5、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答案】B
6、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煤的干馏
C.石油分馏 D.天然气燃烧
【答案】C
7、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时,不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
A.集气瓶的大小 B.加入石灰水的体积
C.加入石灰水的浓度 D.石灰水的浑浊程度
【答案】D
8、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Ca Cu Cl B.氧化物:HgO KMnO4 NO2
C.化石燃料:煤 石油 天然气 D.混合物:水银 空气 蒸馏水
【答案】C
9、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答案】C
10、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不能制得绿氢的是(  )
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
C.火力发电制氢 D.风力发电制氢
【答案】C
11、下列实验设计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实验用冷碟子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产生炭黑,说明蜡烛含有炭黑
C.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实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答案】C
12、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釜底抽薪﹣﹣撤除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1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答案】C
14、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氢气
【答案】D
15、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滤纸片和乒乓球片切勿取大块
B.实验过程中要从侧面观察现象
C.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答案】D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根光亮的铁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燃着的蜡烛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了,原因是 。若将该铁丝圈放在高温下灼烧,看到的现象是 ,把铁丝圈取出冷却后铁丝表面呈黑色。试写出铁丝在高温时与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铁丝红热 3Fe+2O2Fe3O4
17、化学与能源、环境关系密切。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天然气。
(2)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可将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 。
(3)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气体,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
(4)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和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用和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A.甲酸() B.乙酸() C.乙醇() D.丙酮()
【答案】(1)石油;(2)
(3)酸雨; (4)太阳能; (5)A
18、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 (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答案】(1)C; (2)温度达到着火点。
19、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却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温度达到着火点;4P+5O22P2O5。
20、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1:_____________ ,实验2______________ ;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使可燃物得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1、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人们利用石油可以炼制多种产品,如柴油、煤油、汽油等。请设计实验证明煤油中含有碳元素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取少量煤油点燃,在火焰的上方置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石灰水变浑浊 煤油中含有碳元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酒精灯火焰温度为500℃,请和他们一起思考: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2)A、C为白磷,B为红磷,用酒精灯对准A加热一段时间,A、B、C三处的燃烧情况为C先燃烧,B后燃烧,A不燃烧,请写出A不燃烧的原因_________。
【答案】(1)4P+5O22P2O5 (2)不能与氧气接触
三、实验题。
23、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粉末,有毒,溶于水后能生成磷酸(H3PO4)。
实验探究一:请你根据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A)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钢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 。
(2)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 、_____ 。
实验探究二:乙同学经过思考提出了问题,发现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对环境有危害,同时设计了自己的探究实验如图2(装置BCD)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3)请写出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4)设计B、D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
(5)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 。
【答案】(1)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 加热 隔绝氧气
(3)3H2O + P2O5 = 2H3PO4 (4)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5) 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
四、综合应用题
24、某市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伤亡和损失。该危险品仓库存放的危险品有氰化钠()、压缩天然气、遇湿易燃物品电石()、金属钾、钠、烧碱等。
(1)氰化钠()中氮元素为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天然气能被压缩,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原因是_____。
(3)爆炸发生的同时大量的易燃液体瞬间雾化,加剧了火势蔓延,从燃烧的角度分析,火势加剧的原因是_____。
(4)电石()、金属钠、钾等物质能够跟水反应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①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有可燃性,乙炔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金属钠、钾都能跟水剧烈反应。已知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堆放有金属钠、电石的仓库着火,灭火的方法是_____(填字母)。
A用水 B用泡沫灭火剂 C用沙土处理
(5)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
【答案】(1) (2)分子之间有间隔
(3)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①
② ③C (5)C
五、计算类综合题。
2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吸收88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质量是多少?
【答案及解析】(1)C6H12O6;
设理论上可释放氧气的质量为x。
264 192
88g x
x=64g
答:理论上可释放氧气的质量为6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