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13教师卷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单选题
1.“东北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下列朝代与东北地区设置的管辖机构或官职对应正确的是( )
A.汉朝——安东都护府 B.唐朝——护乌桓校尉
C.元朝——北庭都元帅府 D.明朝——奴儿干都司
2.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素有“第一署”之称。下列选项中,关于司礼监职权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协助皇帝批红 ②统领六部事务 ③监视官民言行 ④起草机要文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图所示中央机构存在于(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4.据《明史》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儿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人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开辟了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 B.打开了明朝走向世界市场的大门
C.航行距离远、影响大,宣示睦邻友好政策 D.增进了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
5.万历六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因葬父归乡二月,出京时,“六部官员相送”;还朝时,“居正所过,守臣率长跪,抚按大臣越界迎送,道经襄阳,襄王出候,要居正宴。虽公侯谒王执臣礼,居正具宾主而出。过南阳,唐王亦如此。”上述情况反映出( )
A.相权过大百官惧服 B.内阁直接统领六部
C.内阁首辅位高权重 D.中央集权高度集中
6.兰州安宁堡以西至肃州,是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明朝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西行都司统辖。在其东部,则大力扶持藏传佛教,稳定当地藏族部众,积极利用这一地区忠于明朝的“土达”,让其拥兵管束。明朝此举旨在( )
A.保障对外交往路线畅通 B.促进农耕游牧文明融合
C.多措并举加强边疆管理 D.控制西藏地区宗教事务
7.明代初期,朝廷借鉴了元朝对藏区的统治经验,分别设置了河州卫、朵甘卫、乌思藏卫,后升级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和“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官员均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当地政教首领担任。这一做法( )
A.奠定了国家实现大一统的基础 B.重在继承元朝行政管理体制
C.强化了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D.表明明代监察体系已经确立
8.下表所示为关于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之名夺建文帝之位的记载。据此可知( )
记载 出处(及成书时间)
(明成祖)扫除奸凶,平祸难,再安宗社 《明太宗实录》(明中期)
成祖凭其威强袭取大位,戕杀忠臣。 潘耒(书纂修五朝史传后》(清康熙年间)
文皇(明成祖)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层弱, 长驱内向,奄有四海 《明史·成祖本纪》(清乾隆年可)
A.政治立场对历史叙述有重大影响 B.私人编撰的史书叙事更为客观
C.年代越晚的记载越接近历史真实 D.官方史书以儒家伦理品评人物
9.有学者认为,明代科举的问题在于,它完全以测验儒家经典的知识作为考试的依据,儒家的学说中,又独尊朱子学,而《孟子》等先秦儒学中有关“从道不从君”的相关内容则被删除。这一变化( )
A.适应了专制皇权的需要 B.发展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C.推动了儒学思想的重建 D.有利于传统儒学的复兴
10.有学者认为:“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该学者重在强调明朝( )
A.推行薄来厚往的贸易政策 B.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注重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D.秉持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11.下图为《明太祖实录》中的部分记载。据此推断,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 )
◆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倭人入寇山东海滨郡县,掠民男女而去。 ◆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傍海之民。 ◆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禁额海民不得私自出海。
A.防御倭寇骚扰 B.封锁日本经济
C.限制海外贸易 D.打击走私活动
12.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废行中书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同时又设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一省民政、司法和军队。都、布、按并称三司。三司地位平等,但互不统属,分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明朝三司的设立( )
A.使地方机构布局更加合理 B.表明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C.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13.明成祖对宦官十分倚重,设置的宦官机构逐渐增多,宦官权力十分广泛。内阁制度形成后,凡奏章皆由内阁票拟,皇帝批红,而协助批红正是宦官司礼监的主要职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央监察权的严重削弱 B.内阁贪权揽政威胁皇权
C.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异化 D.皇帝决策权力逐渐转移
1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日趋强化 B.皇权专制不断加强
C.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腐败 D.丞相的权力被日益分割
15.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 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
C.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6.明朝时期,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职,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家天下”色彩更加突出。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废除宰相制度 B.内阁权势膨胀 C.军机处的设立 D.奏折制度形成
17.明清是中国古代最后两个王朝,下列有关明清时期的基本史实,正确的是( )
A.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南北方后称帝 B.明朝定都应天府,位于今河南商丘
C.清太祖将女真族改名为满洲 D.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
18.永乐六年九月,占城王孙舍杨随郑和人朝,明成祖赏赐舍杨白金二百两,钞百锭。明宪宗时期,兵部郎中刘大夏发问“三保太监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纵得珍宝而回,于国家何益?”一度引发士人热议。这反映出明朝( )
A.宗藩外交增加财政负担 B.以防范西方殖民者为重
C.外贸税收成为重要财源 D.士人阶层观念保守陈旧
19.著名学者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讲到,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明朝这一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
A.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B.内阁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内阁标志着中央中枢机构的成熟 D.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
20.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借口需要停泊、晾晒货物等,并许诺缴纳租金,“求于近处泊船”,经澳门守澳官王绰代为申请,海道副使汪柏同意,葡萄牙正式入居澳门。此后,葡萄牙人修造炮台,设官置署,筑室建房,进行移民。这反映出( )
A.明朝政府主权观念淡薄 B.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C.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弛 D.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21.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实行“恤民之政”。明仁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传达和平对外交往理念 B.促进与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
C.减少开支缓解财政压力 D.实施海禁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22.明代初期为了在藏区推行各政治、经济制度,借鉴元对藏区的统治经验,分别设置了河州卫、朵甘卫、乌思藏卫,后升级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和“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官员均由当地政教首领担任,但归中央政府任命。这一做法( )
A.强化了朝廷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B.重在承继元朝的行政管理体制
C.表明明代卫所制度的普遍确立 D.为国家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3.明代,文官编织了名目繁多的社会关系网,并美其名曰“谊”,如“出生于一省一县,是为‘乡谊’。同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是为‘年谊’”,还有婚谊、恩师之谊等。“谊”现象的出现( )
A.易造成对专制皇权的威胁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C.推动了基层行政效率提升 D.增强了领导阶层内部凝聚力
24.明代宦官根本性的转变是由“事务型”秘书上升为“政务型”秘书,正是通过这样的身份转宦官取代了朝中大臣,成为皇帝最信任之人。宦官政治角色的这种转变,其深层次的原因( )
A.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B.宦官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
C.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废除丞相后处理政务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长城的修筑开始于洪武元年(1368年),一直到宣德十年(1435年)完工,总计67年之久……修筑长城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进行被动防御,而不是主动进攻,这一消极的防御思想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体现。这种城墙高耸以及壁垒森严的思想体现在民族文化心理上,其基本特征就是崇尚和平、知足、保守以及中庸。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为捍卫京师,熊廷弼以及孙承宗等人在辽西布置,一个以山海关为根本的防御体系由此初步形成。天启五年(1625年),袁崇焕把防线向东拓展,并在这些地区进行城堡的修筑,并派重兵驻守,使得宁远也有所屏障,在这一时期,后金的军队不敢跨越辽河大肆进犯。
——摘编自李永文《明长城的修筑与被动防御》
材料二 面对“北虏”之患的加剧,长城的修筑体现了明朝试图通过长城来划分南北界限,明确“华夷”边界,保证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延续性。长城实际上有两种作用:它不但防止外面的人进来,也阻止里面的人出去。中国的政治家们在阻止少数民族自长城之外的攻击时,也十分努力地阻止汉族及其权益向长城以外发展。“华夷之辨”的思想在最大程度上能够满足明朝现实政治的需要,长城由此“应时而生”,明王朝选择修筑长城来维系“华夷之辨”的政治格局,并始终坚守这一界限。
——摘编自李大伟《“应时顺势”:明长城建造的内在驱动力与作用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朝修建长城的活动。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城:军事防御线或地理分界线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
材料三 远至秦汉,许多游牧民族南下长城。历史上金主阿骨打、蒙古成吉思汗都南越长城,明朝时蒙古人曾在1449年、1545年、1550年三次兵临北京城下,长城如同虚设。……长城由夯土变成砖石,城墙更加坚固,但防御效果并不理想。
东亚大陆东南面临太平洋,受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明显,而西北面远离太平洋,加上印度洋暖流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故中国西北部地区湿润程度越来越低。正是这种气候、地缘(区位)、地貌的综合影响,在距离递减规律的影响下,东南地区普遍温暖湿润,西北内陆地区普遍干燥少雨。这样的地理环境使东亚大陆北部地区为茫茫草原,西北地区也多干旱的沙漠戈壁,形成了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的对立。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长城与明长城的差异,并对长城的功能予以阐释。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依据材料“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D项正确;安东都护府是唐朝六个主要都护府之一,排除A项;护乌桓校尉,汉武帝始置,掌内附乌桓事务,排除B项;北庭都元帅府是元朝设置的,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新疆乌鲁木齐、吉木萨尔、奇台、阜康、米泉等市县地,是西北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朝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比内阁更多的获得皇帝信任,权力增强。①协助皇帝批红 ②统领六部事务,A项正,确;③监视官民言行 ④起草机要文书,不属于司礼监的职责,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根据所学,明朝废除丞相,皇帝直接领导六部,D项正确;秦朝中央设置三公九卿,排除A项;唐朝中央设三省,六部归尚书省管辖,排除B项;宋朝中央设中书门下、三司、枢密院等机构,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依据材料“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儿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人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可以看出通过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外之间的往来增进,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明朝逐渐走向的是封闭,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外之间的往来增进,未涉及明政策的基本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内阁首付张居正出行时“六部官员相送”,大臣跪迎、藩王设宴,说明当时内阁首辅位高权重,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百官惧服”,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始终不是中央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所以内阁无法统领六部,B项出现史实错误,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内阁首辅位高权重,没有涉及“中央集权”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依据材料“兰州安宁堡以西至肃州,是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明朝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西行都司统辖……稳定当地藏族部众”,可以看出明朝时期在西北边疆地区采取了卫所制度,扶持当地人等措施,来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西北地区的控制,未涉及对外交往,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笼络藏族部众,为管理边疆服务,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朝廷借鉴了元朝对藏区的统治经验,分别设置了河州卫、朵甘卫、乌思藏卫,后升级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和‘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官员均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当地政教首领担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借鉴元对藏区的统治经验,强化了朝廷对西藏地区的管理,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推行管理西藏的制度强化了国家统一,而不是为国家实现大一统奠定基础,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借鉴元朝治理西藏的经验,“重在继承元朝行政管理体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明代监察体系”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依据材料“关于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之名夺建文帝之位的记载”,结合表格可以看出在《明太宗实录》中记载明成祖是为扫除奸凶,为了宗庙社稷的安危才平定了祸乱。而清朝时期记载的确是戕杀忠臣,记载截然不同,是出于政治立场的原因,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政治立场对历史叙述的影响,不能得出私人编撰的史书叙事更为客观,排除B项;年代越晚的记载不一定接近历史事实,排除C项;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但是两者的记载却不同,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科举考试方法让儒生长期接受洗脑教育,儒家思想沦落为对君主绝对忠诚的教条,适应了专制皇权的需要,A项正确;明朝科举考试陷入桎梏,排除B项;明朝科举考试并不利于儒学思想的重建,排除C项;宋朝入儒学复兴,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评价的是郑和下西洋,学者的这一评价体现了郑和下西洋和平外交、友好交往的特点,进而反映出学者重在强调明朝秉持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推行薄来厚往的贸易政策,排除A项;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指的是认为自己处于天下的中心,自己所代表的文明是最优越的,由此来判定华夏与夷狄,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郑和下西洋传达了和平友善的中国精神,并非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倭人入寇山东海滨郡县,掠民男女而去”“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傍海之民”可知,明代倭寇不断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了防御倭寇骚扰,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封锁日本经济、限制海外贸易、打击走私活动,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明太祖废行中书省,改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三司地位平等,但互不统属,分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说明明朝初年对地方政府进行事权分化,地方分化事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地方机构布局更加合理,排除A项;代表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不是明朝在地方设三司,排除B项;地方事权一分为三,且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在处理地方行政事务时,需要分种类、分批次奏报处理,不利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题干,明代司礼监和内阁辅助专制皇权的运行,皇帝赋予内廷某些宦官机构参与决策过程,反映了中枢运行机制的异化,C项正确;题干所示现象的根源并非监察权的削弱,排除A项;内阁无法威胁皇权,排除B项;宦官协助批红与内阁制衡,强化皇帝决策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提到的君臣关系主要指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君权与相权的变化反映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项正确;中央集权的日趋强化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非日益腐败,排除C项;丞相在明朝已经被废除,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和清朝都属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且南下征服了中原,符合模式三,两朝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D项正确;两宋时期,少数民族和中原政权之间并非一直紧张,排除A项;北魏符合模式二,但是其并未统一全国,排除B项;北魏时期,经济重心并未完成南移,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根据“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职,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可得出这反映的是明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皇帝直接掌管六部事务,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皇权的加强,而不是内阁的膨胀,排除B项;军机处和废除宰相制度内阁权势膨胀军机处的设立是在清朝,排除CD项。故选A项。
17.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D项正确;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称帝,之后逐渐统一南北方,排除A项;明朝定都应天府,位于今江苏南京,排除B项;皇太极将女真族改名为满洲,排除C项。故选D项。
18.A
【详解】宪宗时期刘大夏对于郑和下西洋导致的国家财政耗费提出疑问,引发热议,这说明明朝宗藩外交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并非为了防范西方殖民者,排除B项;明朝大部分时间实行的是海禁政策,外贸税收并不是国家重要财源,而且材料本身并未提到外贸税收,排除C项;刘大夏的疑问并非保守陈旧,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根据材料“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力再大,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决策机构,没有自己的衙署,他的权力是伴随着君权的加强而增大的,所以,内阁权力增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A项正确;内阁不是明代的法定机构,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内阁首辅代帝摄政,不能得出中央中枢机构成熟的结论,排除C项;内阁首辅并不是丞相,排除D项。故选A项。
20.A
【详解】据题意可知,葡萄牙是逐渐占据了我国的澳门,而在这个过程中澳门的地方官没有进行制止,反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说明明朝时期主权观念淡薄,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政府主权观念淡薄,并不是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也不能说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排除BD项;材料反映的内容和闭关锁国政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2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以政治目的为主,不计较经济利益,极大地消耗了明帝国的国力,因此在明仁宗统治时期终止了,C项正确;“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与意味着对外交往受阻,并不能传到和平交往理念,而且与民族交往无关,排除A、B项;明仁宗的做法主要是恤民,而非实施海禁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2.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理,明朝借鉴元对藏区的统治经验,强化了朝廷对西藏地区的管理,A项正确;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归六部,与元朝不一样,排除B项;卫所制度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排除C项;明朝推行管理西藏的制度强化了国家统一,而不是为国家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23.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乡谊、年谊、婚谊、恩师之谊等现象的出现,容易形成一定的裙带关系、官僚集团,不利于专制皇权的强化,A项正确;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给自主小农经济,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各种现象的“谊”,是社会关系,不是基层行政效率,排除C项;各种现象的“谊”容易形成一定的裙带关系,出现小集团,不利于内部凝聚力,排除D项。故选A项。
24.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代宦官身份的根本转变,表明宦官可以参与决策,皇帝利用宦官来牵制大臣,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A项正确;宦官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是表面原因,排除B项;材料的现象主要是强化君权统治的需要,而不是完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明代废除丞相后处理政务的需要,这是表面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25.(1)目的:
抵御瓦剌和鞑靼威胁北部边防;抵抗女真族的侵扰;为保证明朝统治的合法性。
(2)评价: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北部边疆的和平与稳定;但是没有完全抵挡住瓦剌和鞑靼以及女真族的掠边活动;被动防御的政策强化了民族崇尚和平保守的心理,限制了汉族及其权益向长城以外发展;是明王朝明确“华夷”边界,强化族群认同的体现。(答出三点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的“修筑长城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进行被动防御”可得出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抵御瓦剌和鞑靼威胁北部边防”;根据材料一中的“在这一时期,后金的军队不敢跨越辽河大肆进犯”可得出“抵抗女真族的侵扰”;根据材料二中的“面对‘北虏’之患的加剧……保证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延续性”可得出“为保证明朝统治的合法性”。
(2)评价历史事件要答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材料一中的“在这一时期,后金的军队不敢跨越辽河大肆进犯”可得出“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北部边疆的和平与稳定”;根据材料一中的“这种城墙……其基本特征就是崇尚和平、知足、保守以及中庸”和材料二中的“中国的政治家们在阻止少数民族自长城之外的攻击时,也十分努力地阻止汉族及其权益向长城以外发展”可得出“被动防御的政策强化了民族崇尚和平保守的心理,限制了汉族及其权益向长城以外发展”;根据材料二中的““华夷之辨”的思想在最大程度上能够满足明朝现实政治的需要……明王朝选择修筑长城来维系“华夷之辨”的政治格局,并始终坚守这一界限”可得出“是明王朝明确‘华夷’边界,强化族群认同的体现”;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消极作用“没有完全抵挡住瓦剌和鞑靼以及女真族的掠边活动”。
26.差异:汉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到河西地区,在长城以南修内层防线。明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防御蒙古旧部;对原有长城修补,在东北新修边墙,在长城沿线设置军镇,形成完整防御体系。(从目的、范围角度作答,其他角度言之合理可酌情赋分)
阐释:
角度1:从军事防御线的功能看,能从汉武帝、明朝修筑长城并设军镇的角度,分析汉长城对匈奴、明长城对东北少数民族及蒙古族后裔南下的防御作用;能从明朝长城防御效果并不理想角度作答也可以。
角度2:从地理分界线的功能看,能从地理位置、气候因素分析长城(明朝)以南主要是农耕文明、以北为游牧文明,是一条农牧业分界线。
角度3:从促进民族交融的功能看,能从互市、和亲、移民、屯田、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分析,长城文化带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走廊,所设军事重镇也是南北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带。
(任答2个角度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如长城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等,可酌情赋分)
层次要求:
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
层次2:能表述成文,逻辑不够清晰,叙述不够完整。
层次3:能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叙述完整、条理,语言流畅。
【详解】差异:根据汉长城图和“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许多游牧民族南下长城”等信息,说明汉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到河西地区,在长城以南修内层防线。根据汉长城图、明长城图和“长城由夯土变成砖石,城墙更加坚固”,结合所学可知,明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防御蒙古旧部;对原有长城修补,在东北新修边墙,在长城沿线设置军镇,形成完整防御体系。
阐释:角度1:从军事防御线的功能看,根据“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防御效果并不理想”,从汉武帝、明朝修筑长城并设军镇,分析汉长城对匈奴起到一定防御作用,明朝长城防御效果并不理想角度作答。角度2:根据“东亚大陆东南面临太平洋……形成了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的对立”,从地理分界线的功能看,长城(明朝)以南主要是农耕文明、以北为游牧文明,是一条农牧业分界线。角度3:从促进民族交融的功能看,长城文化带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走廊。(任答2个角度即可)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