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编写人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 忆读书 》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1.熟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将生字词弄明白。 2.查阅资料简要了解冰心奶奶,并使用圈画法对冰心的读书经历和感悟有大致的了解。 拓展性目标: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作者的读书经历、当时的感受或评价、好书标准等。 挑战性目标: 1.结合自身读书经历,从时间、书名、感受或评价等角度谈谈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最大 的快乐”的理解。 2.从心底生出对冰心读书经历的认同,和对阅读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教材分析
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 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要求: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选取了三篇课文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的读书态 度、方法、经历和感悟,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前人的宝贵经验,崇尚阅读人生。语 文要素则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 重点”。双线并进,加强单元整合,提高内在张力。 学科思想:立德树人,以学为本。落实语文要素,深化核心素养。
单元重难点: 1.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重点1) 2.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重点2) 3.在落实单元要素的基础上,渗透“素心阅读经典,崇尚阅读人生”的语文素养。(难点) 课时教学重难点: 1.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作者的读书经历、当时的感受或评价、好书标准。(重 点 ) 2.结合自身读书经历,从时间、书名、感受或评价、原因等角度,和冰心奶奶谈谈对“我水 远感到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的理解。(难点1) 3.使学生从心底生出对冰心读书经历的认同,和对阅读人生的向往和追求。(难点22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普遍形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生字词和基础感知练习基本能够轻松完 成,无需教师着力分配时间进行教学。在认知风格和思维方式上,探究性思维活跃,同时倾向于 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但还不够成熟,因此常常需要教师提供感性信息支架加以引 导,才能完成认识形式的转换。但要注意个别同学出现基础掉队的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和倾斜照 顾 。 因此,尤其适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前 推送线上导学作业。(见导学单—— 自主 学习,初步感知) 学生在电子书包中根据教师的引导按要 求学习课文。
课中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联系生活引入。 二、问题导学,渗透素养 问题组 一 : 1.冰心奶奶知多少 2.提问有关冰心的课前了解内容,随 后出示冰心简介进行补充说明。 问题组二: 1.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是怎样的 2.创设情境,将课文假设为冰心奶奶 的谈话记录整理手稿。请同学们以小记者的 身份完成采访记录。 3.教师开启收集信息通道,随机抽选小 组展示,相机出示课文相关段落,请学生以 冰心的口吻朗读,(重点生字词标记,检测 学生课前学习效果)。 4.点评小组展示成果,并引导同学们注 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问题组三: 1.你能和冰心奶奶谈谈对“我永远感到 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的理解吗 结合自身 读书经历,从时间、书名、感受或评价、原 因等角度写一写。 2.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限时小练笔,并 巡视指导。 3.教师随机点评。 1.猜出谜底:冰心 1.学生分享有关冰心的了解成果。(基 础性练习) 1.小组合作,完成导学单问题组二表 格。(拓展性练习) 2.各小组拍照上传,小组成员分享讨 论思考成果,朗读段落,并在教师引导下 修正、补充答案,其他小组二次补充。 1.学生在导学单上完成问题组三练笔 (挑战性练习)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经由教师 指导加以改进。
三、小结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冰心奶奶的一生阅读 经历,激发同学们对阅读人生的向往和追 求 。
课后 布置线上作业,并线上+线下批阅点评。 (见导学单——分层布置,面向全体) 学生按学力要求选择性完成练习,并将 成果上传。
板书设计
26.忆读书
课后反思
本课时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自居,从时间、感受和评价、好书标准等角度梳 理冰心奶奶的阅读经历,再结合这些要素,请学生提取自己的读书经历,实现和冰心奶奶的跨时空 交流对话,采用问题导学,层层递进,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阅读的精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