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二中2022一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
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城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
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主要命題范围: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4单元。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进人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石器时代的进步性表现在
A.使用打制石器
B.用火烹饪食物
C.从事原始农业
D.从事渔猎采集
2.距今约5000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文化代表有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北方辽河
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这些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较大规模的祭坛和
神庙。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世界各区域文明中我国最早
B.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特点
C.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D.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
3.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某项革新,有学者认为“有了它以后,大规模耕种土地,即田间耕作,从而
使食物在当时条件下无限制地增加,便都有了可能”。该项革新最可能是
A.铁器使用
B.刀耕火种
C.石器锄耕
D.耒耜石斧
4.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A.“仁”
B.“相生相胜”
C.“道”
D.“非攻”
5.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
期的阶段特征是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时代
B.思想解放的时代
【高一期中·历史第1页(共6页)】
8051A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6.有人曾风趣地说:秦始皇以为杀了儒生,烧了书,天下就太平,一劳永逸了,结果是…陈胜、
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的主要
原因在于
A.为读书人抱打不平
B.秦朝暴政,民不聊生
C.六国贵族暗中引导
D.战乱频繁,社会动荡
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
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家国同治,皇权至上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8.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
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西周卿大夫
B.秦朝御史大夫
C.明朝锦衣卫
D.宋代参知政事
9.汉文帝于公元前178年和前168年两次发布“除田租税之半”的政策,使得税率降到了三十税
一,到了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更是全免田租。此举旨在
A.彰显皇帝的仁政
B.系统反思秦朝的暴政
C.促进经济的恢复
D.抑制土地兼并的行为
10.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
央。这一措施
A.改变了抑商政策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抑制了农业生产
D.实现了国家统一
11.观察下面的朝代更替示意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魏
I六国
北朝
罚吴
东背
的朝
A.东汉
B.西晋
C.北魏
D.前秦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13.某学者提出,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
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变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的论述意在说明
A.传统儒学思想的僵化和局限
B.制度变化和创新的思想渊源
C.对外交流促进思想文化转变
D.民族交流对隋唐盛世的影响
1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反映了唐
朝哪一位皇帝统治时的盛世景象
A.唐玄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高宗
15.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一思想的是
A.虚心纳谏
B.善于用人
【高一期中·历史第2页(共6页)】
80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