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篮球-行进间运球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11-18 19:4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小篮球与游戏-行进间运球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在10米—15米的距离内不失误并能较为流畅的完成。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奔跑能力,提高协调能力。
健康行为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有效控制情绪、安全有序的进行练习,感受协作互助的快乐。
体育品德 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团结友爱,提高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手触球的正确部位
教学难点 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跑动时的脚步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内容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要求 组织形式
开始 部分 2′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与练习要求 3.安排见习生 4.强调安全问题 教法: 1.用语言、手势、哨声指导学生集合,清点人数,检查服装,向学生问好。 2.合理安排见习生 3.强调学生注意安全事项及注意力集中 学法: 整队集合快、静、齐。 向老师问好,检查服装以及身上是否有尖锐物品。 3.认真听教师讲解本堂课的目标和要求。 4.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组织如图:
准备 部分 6′ 一、准备活动 1.热身跑 在老师的指挥下围绕篮球馆进行热身跑,跑步过程中跟着老师口哨进行口号,增加学生的整体精气神。 专项准备活动 1.篮球热身操 2.球性练习 3.原地高姿运球 4.原地低姿运球 教法: 1.教师口令清晰、声音洪亮。 2. 1.教师提示动作要领、学生积极参与。 2.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不断提高要求。 学法: 1.学生认真听讲,积极主动。 2.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热身跑的练习。 3.动作到位,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 4.养成安全意识,注意在热身活动中的自我保护。 5.认真专注,反应迅速。 6.积极练习,勇于展示。 要求:积极热身,防止受伤 组织如图: 组织如图:
基本 部分30′ 原地运球进阶版 运球提放标志桶 运球绕圈 二、学习篮球行进间运球 1.学习行进间直线运球 重点:手触球的后上方、球落在侧前方。 难点: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跑动时的脚步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2.双人绕标志桶行进间运球 3.行进间运球练习 重难点:手触球的侧后上方 4.游戏:曲线运球 游戏规则:在行进间运球过程中以“S”型通过标志桶的方式锻炼学生行进间运球的能力。 5.游戏:行进间运球接力 四、体能练习 伴随音乐,所有同学在篮球上完成俯卧支撑,俯卧跳换腿、俯卧支撑开合腿等动作。 教法: 教师讲解并示范2次(前后各1次) 集体练习若干次,教师口令指挥,纠正错误动作(集体纠正); 学生两人一组围绕标志桶,慢走体会行进间运球。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总结行进间运球和原地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的不同。 通过优生示范、对比展示,总结手触球部位对行进间运球的影响。 学生自主练习,强调运球时手的触球部位。 运球往返跑。引导学生总结球的落点对运球的影响。 运球接力跑,强调球的落点和运球的高度要适当。 教学要求:学生的动作,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 1.跟随音乐律动,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体能练习的内容。 2.口令提示,言语激励。 学法: 1.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方法,观察老师示范,并记住正确的动作要领。 2.跟随老师的口令、语言示范等,进行练习。 3.学习积极、认真,努力完成练习任务。 4.在感觉略有疼痛的时候,能够坚持做动作,但不蛮干。 5.及时改正老师所指出的错误动作,积极练习,头脑机智,身手敏捷。 6.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反馈,并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7.认真听取游戏方法,仔细观察。 8.游戏过程中,认真遵守游戏规则,勇于参与,并拥有自我保护意识。 9.体能练习过程中做到克服困难,坚持不放弃。 要求:1.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认真练习。 2.听老师口令,统一练习。 3.老师示范仔细观察。 原地运球组织如图: 双人行进间运球组织如图: 曲线运球组织如图: 接力组织如图: 体能练习组织如图:
结束 部分 2′ 1.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 3.宣布下课 4.师生再见 1.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一起进行静力性牵拉 2.小结总评本节课堂情况 3.整队下课 1.老师带领下进行放松练习 2.认真听老师总结 3.师生再见 4.帮助老师收拾器材 组织如图:
教具 标志桶30个,篮球30个。
教学 反思 本周教研主要以行进间运球练习为主,整体课堂呈现效果初步达到预期,在言语方面略有改善,学生们掌握情况也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现针对此次课不足及反思如下: 在整体讲解过程中学生队形较为分散,易出现讲解过程中学生注意力跟不上,示范动作看不清等现象,在以后讲解动作要领时应注意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动作。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多注意强调学生练习动作的规范性,需要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相关运动专项的知识。 注意言语的准确性,精准、有效性评价。 注意课堂松弛状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自主练习的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