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9 07:1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 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古代世界不同区域商贸活动的史实,认识商业贸易的起源、发展和古代的商贸活动及贸易通道。
2.了解古代世界不同区域、古代中国不同时期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发展概况,认识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学习重难点
1.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是如何发展的?
2.货币、信贷与商业契约是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
探学新知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
1.时间:原始社会后期
2.原因: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
3.目的:通过商业贸易,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
(二)商业贸易的发展
1.古代中国
(1) “市”的出现:在古代中国,交换物品的场所称作“市”,通常设在人们经常聚集的地方。
(2)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的概况
①商朝:商朝出现独立商人,商业贸易范围广泛,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②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③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④隋唐到两宋: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出现了纸币。
⑤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
2.古代世界
(1)古埃及:金字塔壁画上有交换产品的场景;国家控制了对外贸易。
(2)古希腊:各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3)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4)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上的贸易。
(5)阿拉伯商人在欧、亚、非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广。
3.东西方贸易:
(1)路线:
①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的重要贸易通道。
②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红海和红海沿岸地区。
(2)商品:
①中国出口商品: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
②输入中国的商品:欧洲和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
(3)管理
①唐宋以后,官府设立“市舶司”;②清政府在广州设立公行。
(4)贸易方式
①朝贡贸易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
②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政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
(三)影响
1.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通道,与国外进行物种和物品交流。
(1)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等;
(2)中国丝绸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3)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生活。
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1.货币
(1)含义: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是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
(2)产生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货币产生。
(3)发展表现:
①中国在商朝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②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③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了金属铸币。
(4)意义:
①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使用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
②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2.信贷
(1)含义: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特殊形式,是债权人贷出货币,债务人按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
(2)特点:偿还性;增殖性;流通性。
(3)原则:①以流动性为基础;②以安全性为条件;③以收益性为目标。
(4)世界古代各地区信贷的发展
公元前22—前21世纪
公元前16—前11世纪
公元前4世纪
①公元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
②公元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还要履行担保等程序,受到法律保护。
③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商业迅速发展,货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专业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维形。
(5)古代中国信贷的发展
春秋时期
唐朝
宋代
明朝中期以后
清朝
①春秋时期: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货币信贷出现。
②唐朝: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当铺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
③宋朝: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④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⑤清朝:除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货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
3.商业契约
(1)含义:在经济活动中交易当事人双方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借贷、租赁等事项的文书或条款,有口头商业契约和文书商业契约,契约实际上就是合同。
(2)特点:①契约关系的双方是平等的;②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③契约主体要诚实守信,善意履行契约内容;④契约要保障主体双方的公平性。
(3)发展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已广泛使用。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
两河流域 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契约除明确规定当人双方在所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利以外,在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证人的签名。
中国 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契约。汉朝以后,凡是涉及财产关系及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
(4)作用:
①有利于维护契约关系双方的利益;
②有利于促进商品交换活动的有序进行;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初,全国设置榷货务管理机构6个,山场13个。种茶的百姓为园户,官府向国户提供种植本钱,园户则将所制之茶除租外全数交由政府收购。政府榷货机构根据收购茶叶的数量向商贾出售茶券(亦称茶51),商贾凭茶券到茶场提货(称为交引)。由于政府向客户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又以较高的价格批发给商贾,政府获取了丰厚的利润。至嘉祐(公元1056—1063年)中,由于主管官吏的官商作风,对园户的茶叶压级压价收购,影响了园户种茶的积极性,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导致产销脱节。加之管理不善,成本上升,使整个官卖制度经济效益下降。为了克服和改变这一情况,遂将全国茶的专卖改行通商法:茶商园户交易,则按质论价。这样既提高了园户生产的积极性,又减少了官府收购及调拨的环节,使茶叶交易趋于优质优价的经济原则,也减少了交易程序。《宋史》记载,行禁榷(即官卖法)时平均每年从茶利得到的财政收入109.41万贯,改行通商法后平均每年得117.75万贯,可见改通商法财政收入有了增加。
——屠振林:《我国古代茶叶专卖政策和茶税征收办法》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指出宋朝茶叶管理政策经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概括宋朝茶叶管理政策改革的积极影响。
答案:
(1)变化:从专卖制度转变为通商法。原因:专卖制度下政府垄断茶叶贸易,与民争利,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主管官吏的官商作风,挫伤茶农的积极性;管理不善造成经济效益下降。
(2)积极影响:激发了园户生产茶叶的积极性,有利于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高了茶叶管理的行政效能;促进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1)变化:由材料“将全国茶的专卖改行通商法”得出,宋朝茶叶管理政策从专卖制度转变为通商法;原因:由材料“由于政府向园户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又以较高的价格批发给商贾,政府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得出,宋朝茶叶管理政策变化的原因是专卖制度下政府垄断茶叶贸易,与民争利,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材料“由于主管官吏的官商作风,对园户的茶叶压级压价收购,影响了园户种茶的积极性,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得出,主管官吏的官商作风,挫伤茶农的积极性;由材料“加之管理不善,成本上升,使整个官卖制度经济效益下降”得出,管理不善造成经济效益下降。(2)影响:由材料“将全国茶的专卖改行通商法:茶商园户交易,则按质论价这样既提高了园户生产的积极性,又减少了官府收购及调拨的环节,使茶叶交易趋于优质优价的经济原则,也减少了交易程序”得出,宋朝茶叶管理政策改革激发了园户生产茶叶的积极性,有利于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高了茶叶管理的行政效能,促进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材料“《宋史》记载,行禁榷(即官卖法)时平均每年从茶利得到的财政收入109.41万贯,改行通商法后平均每年得117.75万贯,可见改通商法财政收入有了增加”得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随堂训练
1.明清时期“义利相和”的主张渐成主流,商贾“聚财货”的行为被认为与“百职居官”“学者进德”“农成佳禾”,是值得肯定的,“都须一段识见、一段包涵、一段勇气方做得去”。此现象体现了( )
A.社会经济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朝廷放松基层治理 D.格物致知影响扩大
2.明清时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传统手工业从耕织结合的状态下解放出来,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行业,其中以棉纺织业为典型。此外,在传统技术条件下,手工业者对政府的人身隶属有所削弱,以民间市场为销售对象的专业性手工业兴起。这表明明清时期( )
A.雇佣劳动生产方式成为主流 B.封建经济基础趋于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加速产业革新 D.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弱化
3.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若干份唐代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这种租佃契约( )
A.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 B.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削
C.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 D.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4.山陕会馆是山陕商人集资修建的会馆与神庙相结合的建筑群,会馆的正殿供奉着关羽。关公雕像前的石雕檐柱上,刻有楹联:“伟烈壮古今,浩气丹心汉代一时真君子;至诚参天地,英文雄武晋国千秋大丈夫”。这反映出山陕商人( )
A.宗族色彩浓重 B.受儒家重义轻利观念影响
C.资金实力雄厚 D.养浩然正气追求诚信经营
5.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 )
A.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 B.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
C.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 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
6.《礼记·王制》中记载了西周市场的相关规定:“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据此可知,西周的市场( )
A.商品质量高于前代 B.管理规则蕴含诚信原则
C.商品交易规模巨大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义利相和’的主张渐成主流,商贾‘聚财货’的行为被认为与‘百职居官’‘学者进德’‘农成佳禾’,是值得肯定的”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对工商业的认识发生转变,社会经济多元发展,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直到甲午战后才松弛,排除B项;材料不属于基层治理的内容,排除C项;格物致知影响扩大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C
解析:从“耕织结合”向“耕织分离”演变和众多面向市场生产的专业性手工业的出现,表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加速了产业革新,C项正确;明清时期占主流的生产方式是封建租佃关系而非雇佣劳动,排除A项;直到鸦片战争后,封建经济基础才开始逐渐解体,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B
解析:A.租佃契约涉及的是地主与佃农的关系,不能说明它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B.依据题干“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可知,说明契约对地主剥削奴役有限制,故B项正确;C.租佃契约减弱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故C项错误;D.是无关项,应排除。故选:B。
4.答案:D
解析:材料“至诚参天地,英文雄武晋国千秋大丈夫”体现的是山陕商人重视诚信经营,D项正确;材料与宗族色彩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重义轻利的说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资金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给鄂君使用船只的通行证,不能体现官营工商业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可知,这些免税通行证适用的路途远历时长,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国家控制商品买卖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免税的运输船只和车辆的数目规定,不能体现水路交通设施完备,故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可知,西周的商品交易中不符合规格的产品,不得出售,也即市场管理蕴含着诚信的原则,B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无法得出商品质量是否高于前代,排除A项;材料只能看出市场交易的品种,无法看出交易的规模,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无法得出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是否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