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三年级上册 立定跳远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三年级上册 立定跳远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11-18 20:2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校名称 执教教师
课程内容 《立定跳远》 学科 体育
一.教学主题
《立定跳远》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立定跳远是低中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为儿童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 2.学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学情分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各种方式的跳跃,如模仿小兔子、大青蛙、袋鼠等动物的跳跃动作。对跳跃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这些为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教学重点应放在协调用力和落地轻巧上。 近二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已经熟悉学习环境,能通过合作,共同参加身体练习,能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并相互交流。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活泼地参与体育,并表现出全身性的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掌握两脚同时起跳和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跳跃能力,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动作总括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预摆动作要领: 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 要点: 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动作要领: 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迅速蹬地,向上方跳起 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起跳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1、上肢与下肢的不能够协调用力: 纠正方法:小幅度的摆臂直体起跳练习。 2、起跳慢: 纠正方法:蹲跳起的练习、纵跳摸高、收腹跳练习等等。 腾空起跳要有一定的高度,充分蹬伸髋、膝,踝关节向前跳起,使身体在空中成一斜线。 腾空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起跳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纠正方法: 1、采用从底处向上跳的练习,培养滞空能力。 2、采用从原地向高跳起练习,体会腾空阶段收腹举腿练习。 落地由腾空然后收腹,屈膝,小腿前伸,两臂从上向下后摆。 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仍保持前倾。 落地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落地是脚前掌或脚全掌着地 纠正方法:采用在接近个人落地点附近放置标志物等手段,培养主动两腿向前提举,然后小腿前伸落地意识 落地后屈膝缓冲压腿不充分 纠正方法:落地后迅速屈膝,降身体重心两臂迅速前摆使身体重心移过落点。 动作示范视频演示分解动作和完整动作 正面演示和侧面演示 要点总结三快、一高、一伸、一压 三快 一是最后起跳时摆臂要快,再一点就是起跳要快,三是起跳瞬间的摆臂制动要快。摆臂越快幅度越大获得的向上向前得力才越大,起跳越快获得的向前的加速度才能越快,摆臂制动快才有利于将摆臂产生的都能转化为整个身体的动能,提供初速度 一高 起跳要有一定的高度,有很多学生看起来起跳速度也很快但却跳不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身体滞空时间短,初速度不变,身体前进的距离就短,成绩就低了。 一伸 正确的落地方法不仅能提高和保证有效的良好成绩,也能避免往后坐和减轻身体对脚跟的撞击力。落地时脚正确的着地部位应是脚后跟,但有很多同学却是脚前掌或脚全掌着地。 一压 落地后的屈膝缓冲压腿动作。
六、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目的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本节课使用了演示文稿组织教学内容,并采取了多媒体演示法进行动作教学。 视频演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此方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象直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和操作技巧,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