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五年级上册 行进间直线进球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五年级上册 行进间直线进球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11-18 20:3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校名称 执教教师
课程内容 《行进间直线运球》 学科 体育
一.教学主题
《行进间直线运球》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与艺术的生成》,第六单元小篮球与游戏。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行进间直线运球技术动作简单易于掌握,但是也比较枯燥,学生容易失去练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增加闯关游戏以及改变运球的节奏、线路、方向、速度等要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能够运用技能,为发展学生运动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掌握运球方法的重点在于正确的运球手型以及运球时手按拍球的位置。通过学生自主体验和教师诱导来掌握运球的正确手型和触球位置。利用游戏与比赛情境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竞争意识。
三.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具有一定的奔跑、跳跃、投掷能力和篮球技术基础,适合学习动作较为复杂、接近实战的技术。他们善于模仿,对新鲜的事物接受能力强,享受在群体中展现自己能力的感觉,这对实现学习目标极为有利。但同时,他们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并且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好胜心强,喜欢对抗,安全意识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注意课堂常规,尤其需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在练习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运球速度而导致运球动作脱节和变形,不能很好地控制球,有时篮球会成为课堂教学隐患,因此人球合一不丢球是非常重要的。
四、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行进间与原地运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学生能够由慢到快的完成行进间直线运球,努力做到手型正确。 3.学会比较和探索,乐于助人,体验篮球带来的快乐。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课前准备(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检查服装 3.师生问好 4.宣布任务 (二)篮球热身操 1.上肢运动(4╳8拍) 2.体侧运动(4╳8拍) 3.体转运动(4╳8拍) 4.腹背运动(4╳8拍) 5.踢腿运动(4╳8拍) 6.下蹲运动(4╳8拍) 7.活动指、腕、踝关节基本部分1.情境导入 最喜欢哪个篮球球员呀?为什么? 运球是篮球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对个人来说,运球能摆脱大个队员的防守获得投篮得分的机会,对集体来说,运球是球队协调配合的“润滑剂”,那么运球重要不重要呀?你们想不想学呀? 2.简单复习原地运球 教师伸手指让学生边运球边报数。 尝试高低运球和不同方式的运球 3、教师讲解示范行进间运球动作要领 行进间运球姿势: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前侧方;跑动的步法要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的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视频指导演示动作 4.教师组织不同形式练习行进间直线运球 讲解分组练习方法,组织与指导练习学生分组依次沿地上直线做组织展示并进行评价 1、按拍球的部位 2.体会球的落地点 3.注意球的高度 4.人球移动协调一致 运球接力比赛 1.排成八路纵队依次进行行进间直线运球接力 2.每四人一组开始往前运球至终点标志物在返回,依次进行 3.八人一组合作,同时运球 小组获胜的同学交流经验,教师表扬! 结束部分1.放松 2.集合整队 3.师生点评总结 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5.回收器材
六、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目的
本课选用的信息技术为:用演示文稿组织教学内容,并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进行动作指导演示。 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插画和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兴趣的引导下让学生真正地在体育中受益;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可以把体育由抽象到具体化,在传统的体育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很多肢体动作较快,学生理解起来较抽象,会成体育课程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状态,而将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步一步的分解动作,掌握重点要领后再实践会让体育课教学进行的更加顺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