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五年级上册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五年级上册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11-18 20: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校名称 执教教师
课程内容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学科 体育
一.教学主题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此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各方面素质一般,有较强的独立性,但自控能力较差。 篮球原地肩上投篮是小学六年级水平三的课程,是篮球基本技术动作之一,也是篮球比赛得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它是用全身各个部位协调用力来完成的。
三.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许多学生开始用单手投篮,但大部分学生的投篮技术动作不稳定命中率低。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将注重学生投篮技术动作的规范。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说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模仿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基本动作,主动热情地参与课堂学习中,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 情感与价值观: 在练习过程中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敢于表现自我,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规范。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要点介绍复习握球方法 准备姿势 投篮动作解读 易犯错误及纠正握球方法投篮手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掌外沿和指根以上部位拖住球的后下方,手心空出手腕后仰,球的重心落在食指和中指之间,肘关节自然下垂,置球于同侧肩的前上方。 准备姿势 两且脚自然开立,膝关节微屈或半蹲,右脚稍领先左脚,眼看投篮方向。投篮动作解读 动作详解力量的运用 由下肢蹬地发力,然后随着投篮出手方向伸展身体,使下肢、躯干、上肢连贯协调配合,最后手腕的抖屈以及手指的弹拨将球投出。 出手的用力顺序:蹬、伸、拨。 出手的角度 球的旋转 投篮时,球的旋转是依靠手腕前屈,手指拨球动作所产生的力作用于球体,使球产生一种有规律性的旋转。(后旋) 一般中、远距离投篮:使球围绕其横轴向后旋转。篮下低手投篮: 使球围绕横轴向前旋转。 投篮的抛物线 抛物线的高与低,对命中率有重要影 中 响。投篮的抛物线归纳起来有低、高、中三种。通常4米距离的原地投抛物线最高点距地面3.5米左右。5-6米距离的原地投篮抛物线最高点距地面3.8-4.2米左右。7米以外的原地投篮抛物线最高点里地面达4.5米以上动作演示播放动作演示讲解视频 易犯错误动作1.持球手法不正确。用手心托球,另一手扶在球的正面。这种错误的持球动作容易导致手控制球不稳定,投篮时影响发力,而且会引起投篮伸臂前持球后摆的错误动作。 2.肘关节外展,这种错误动作最容易致使上肢各关节运动方向不一致,影响协调用力和球出手的力量、速度和方向。 3.投篮时抬肘伸臂不够充分,这种错误动作最容易导致手臂前推,影响出手点的高度,致使抛物线弧度偏低,降低投篮命中率。 4.低弧线球。这种是学生力量不够或发力不协调,影响出手的力量和速度;其次是伸臂不充分,未达到最高点出手,使出手角度变小,从而使球在空间的弧度偏低。 5.高弧线球。这种是学生对出手力量和速度没控制好,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持球后摆和双手投篮,是因为学生为了增加出手的速度和力量。纠正方法重复讲解和示范动作要点,建立明确的动作慨念。 采用不同的而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如做徒手投篮练习,体会投篮用力过程、压腕、手指拨球。 借助外部条件、信号刺激等手段。如让学生靠近墙壁徒手做持球投篮纠正肘部外展,用“蹬地、压腕、指拨球”等语言来提醒学生用力的先后顺序。 多做徒手练习,体会协调用力和掌握动作节奏。
六、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目的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本课程选择了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来为学生呈现动作操作视频,达成了以下教学目的: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3、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4、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课章节目录